刘嵩 发表于 2018-9-28 18:00:05

[转]大明1566里的一个故事

[转载]改稻为桑是如何从利国利民到祸国殃民:

改稻为桑是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虚拟一个政策,但其脉络走向及对各阶层的影响今天看来也非常有趣。

话说嘉靖39年,国库空虚,空虚的原因历朝历代都差不多,贪墨横行,寅吃卯粮,外加沿海倭寇导致外贸不畅,内阁开会想一个解决办法。

内阁想出来的办法叫改稻为桑,因为一亩田地如果种桑树这样的经济作物产出肯定要比稻田高,当时明朝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达,《剑桥中国明代史》“纺织品和手工业生产大规模发展的时代。”,而且中国的丝绸是在国外的售价远比在中国高,稻谷却不能用来出口。

那农田改成稻田之后百姓吃啥呢,内阁的办法是从其他地方调粮食,同时农民把农田改种桑树后卖给丝绸商的钱也可以去买粮食,或者农民干脆把田直接卖给丝绸商都换钱买粮食,然后再去丝绸商那打工,总之饿不死农民,嘉靖还皇恩浩荡,改稻为桑免除三年赋税。

这是庙堂之上的政策,利国利民,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然后我们看看到了具体实施是如何的。

这政策推行的时候,先是刁民不从,不肯产业升级,依然抱着落后产能不放,农民死要种田,不肯种桑树,可这是国策啊,农民不从自然难不倒当时内阁严嵩一党,一项政策利国利民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从中牟利,国家不折腾的时候是没法上下其手捞钱的,一折腾的时候才好捞钱,国家放水的时候不也是离水最近的人获利最大。

农民支持改稻为桑的道理很简单,桑树不能吃啊,今年的稻苗刚刚插秧,就拔出来,等到桑苗长大产丝也要时辰,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谁来给稻谷,难道去借高利贷,如果把农田卖了换钱买粮食,那就一辈子做佃农了,所以死活不肯。

严党想你们这群刁民不肯推行国策,摒弃落后产能,那可是国策啊,直接派骑兵践踏秧苗,让你无法种粮食,接下来索性把河堤毁了制造洪灾,让农民彻底种不成庄稼,同时全部变成灾民,这时候才能低价兼并土地。

兼并土地的钱由一个叫沈一石的富商来出,富商一算账,这正常价格收购土地是没利润的,必须灾年收割土地才有利润,而且纺织作坊也要低价的劳动力,灾民的劳动力价格低啊,同时灾民饿死的时候,用粮食换灾民的田讲起来还算赈灾,没让农民饿死,在政策上因为嘉靖说了,种桑树免税,又可以享受政策优惠。

历朝历代的大生意,都要站在风口上才能赚钱,当然这沈一石自然也会孝敬创造风口的人,这就是该稻为桑的上半场,简称坑底层小农,富商,官僚阶层是不亏的。

接下来说下半场,当时的官场也不是严嵩一派,还有一派叫清流,就是徐阶,张居正那一伙人,他们也知道严嵩玩的啥,当知道严嵩那傻儿子毁堤淹田,导致灾民遍地的时候,浙江总督胡宗宪要向江苏巡抚借粮食,因为江苏巡抚是徐阶那一派的,故意不借。

清流也知道民生疾苦,但党争高于一切,只有流民遍地,甚至闹起民变才能去参严嵩,张居正的原话是“干脆让浙江乱起来,就当做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这块肉一烂,严党这个脓疮,就到了该挤的时候了。“胡宗宪只好叹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清流还派了认死理的海瑞去浙江,海刚峰是不要命的人,这么一闹,改稻为桑的国策就推行不下去了。

上半场结束后,改稻为桑推不下去,这国库还是要钱的呀,于是富商沈一石顶包被抄家,没想到这浙江首富还真抄出多少钱来,原因都懂的,每年赚的多,孝敬的也多,富商既然没抄出钱来,那就抄贪官的家,嘉靖也懂这戚继光抗倭的军需娘草不能断,所以就把浙江几个贪官给抄家了。
这算故事的中场,是坑富商和坑贪官,下半场就开始坑百官了。

可即使这样,国库依然钱不够啊,明朝虽然海禁,禁的是私人做外贸,市舶司是做外贸的,倭寇横行,这外贸就断了,外加打仗,一进一出缺钱啊,外贸对大明真的很重要。
于是嘉靖只要再派严党的人去收税,严党能不倒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收的上钱,去江南收了一圈盐税,国库又有了钱,古代盐税就是人头税,是人就要吃盐,垄断了盐就垄断了钱,类似现在的啥,盐税自古如尿壶,脏归脏,需要的时候最管用。

不过盐税这事的交易成本高啊,严党收的银子,也得给自己留点,嘉靖修了几个道观又没钱了,这可是皇帝要用的钱没人敢拦着啊,那这次坑谁呢,开始坑百官了,过年欠官员俸禄省下了不少银子,官员去上疏,直接打一顿,但打人这事自然有司礼监的太监背锅,皇帝还皇恩浩荡,万方有罪罪在朕恭,百官又感激涕零了。

故事细节,各位看电视剧去,不一一讲了,不过只要是存量改革,基本上坑的人都这顺序。

簖爷 发表于 2018-9-29 09:21:38

社/保吃紧,于是强制征收,导致舆论反弹,于是中堂放话,但最终基层还是被搜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大明1566里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