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17-2-4 21:39:48

共享单车的梦幻盈利:豪华造车

资本寒冬带给整个创投行业的一大好处就是:去泡沫化后的冷静,在资本寒冬之后将一个创业者描述为天才的傻事越来越少发生了!但最近又有死灰复燃的苗头,近日一篇名为:《估值从0做到100亿,阿里巴巴用了6年,滴滴用了3年,这个85后女生创办的公司只用了2年》频繁出现在朋友圈中;此文以: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胡玮炜为主角,讲述这位85后女神如何只用了2年时间成为一家百亿公司的掌门人,如此成绩瞬间将滴滴和阿里都秒成了渣!此文槽点甚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自己搜来看看,而从文章整体来看:虽然写的不好,但不得不承认:作者跪舔的还是非常卖力的,只差没有改口叫胡玮炜女士为圣母玛利亚了;P
过往对于摩拜单车商业模式的分析,多基于传统的分析框架,在进行成本及收益计算,但对应:摩拜高昂的造车成本(3000一辆)+低廉的收费模式(1元半小时)+除开押金之外难以想象更多变现方法的窘境,算来算去都是得出一个:没有盈利模式,无法持续经营的结论。这种:基于对方是长线经营的假定,从而接受一个得过且过,勉强说的通的商业解释,这是目前市面上看待摩拜模式时的普遍心理。各种猜测一应俱全;直到某个投资界朋友说:他们接触过摩拜后得知,其完全没有上市计划!原来摩拜模式的关键就在摩拜单车的高造价上!此前有媒体报道:摩拜上线半年,共享单车拿到的投资已经比滴滴前半年多了几十倍了!在还没有盈利模式产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就如此看好,是因为共享单车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吗?共发展空间,并不比滴滴“三蹦子”事业部大多少,之所以投资机构如此趋之若鹜,说到底是出于:创业项目一级市场的公司估值没有监管也没有标准,是可以共同快速推高,再套现获利,反正这一轮有下一轮接着,下一轮后面还可以有股市接着,投的越早就意味着越低的成本及越高的套利机会!如果摩拜单车是像滴滴这样的长期经营者,它的管理团队不用考虑融资过多,创始人股权被稀释的问题吗?在融资的过程中,他们不需要挑选,不需要谈判吗?而这么急的融资节奏,当真有这么紧迫的资金需要?还是在冰山之下另有玄机!摩拜所接受的都是短期性融资!正是出于没有要打滴滴这样的持久战的准备,所以就可以快速融资,迅速将市值吹大,并从中获利,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摩拜单车的高造价成本!曾经有一个故事在金融界流传甚广:银行家的儿子问银行家,为什么开银行能赚钱,银行家让儿子把猪肉拿起又放下,让他看手上是不是沾上了油——这些油就是利润!银行赚的就是成为资金管道的钱,而同理摩拜现阶段要赚的就是成为车辆管道的钱——通过入股单车制造公司,就可以把一个毫无利润率可言的共享单车生意,变成一个一辆单车卖3000块的暴利制造业生意。此次接受富士康的投资,只是让这种利润关系正式的出现在财务报表之上了,而行业都知道,早点与富士康合作之前,摩拜就早已经开始进行了类似的操作;而早期入股的自行车制造公司,所入股份究竟是属于创业人个人还是属于摩拜单车公司就不得而知了。但很明显只要将整个项目的估值做大,有足够多的单车出产量,就会有一笔及其丰厚的造车利润产生,而摩拜单车的高造价就搭通了:摩拜单车作为共享单车头牌的项目高估值 到 自行车制造巨头的高利润之路!这才是摩拜模式的核心商业逻辑所在,市面上所有其他的相关说法都只是隔靴搔痒!总体来看,摩拜单车的模式确实不错:烧钱模式相比滴滴,更“理智”,公共自行车这种市场模式又有很多人踩过,有“验证”,又适合媒体报道,有“报道造势”们还能给汽车行业点燃下一把火,交接力棒……其作为新兴事物实在太符合投资机构的需求了,再接上自行车制造的地气,拿着融资输血造一本好看财务数据出来,在资本市场上可玩的招术就多了去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享单车的梦幻盈利:豪华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