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oss 发表于 2020-5-31 07:05:30

马斯克一个人又把全球航天踹翻了

SpaceX首次载人飞行发射成功,飞往国际空间站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今日首次发射载人“龙飞船”,成功地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入轨道,开启了商业航天的新纪元。https://n.sinaimg.cn/tech/transform/280/w630h450/20200531/92c3-iufmpmp5132308.pnghttps://n.sinaimg.cn/tech/transform/305/w630h475/20200531/e740-iufmpmp5132481.png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下午3点22分(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点22分),一枚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将SpaceX的“龙飞船”太空舱送入轨道。此次发射拉开了SpaceX具有里程碑意义的“Demo-2”任务的序幕,即将NASA宇航员鲍勃·贝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送往国际空间站(ISS)。DEMO-2意味着缺席近十年的轨道载人航天重返美国,也标志着太空探索新纪元的开始,还是一个由商业公司领导的新纪元。赫利通过无线电告诉SpaceX的发射控制系统:“太不可思议了。我要感谢所有相关的辛勤工作,并感谢这一次伟大的太空之旅。”除了将两名宇航员成功送入轨道,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还顺利降落在SpaceX的无人船上。事实上,今天的发射原计划在本周三进行,但由于天气原因而被迫取消。长达近10年的发射之旅https://n.sinaimg.cn/tech/transform/233/w630h403/20200531/4f3c-iufmpmp5132601.png2011年7月21日,亚特兰蒂斯号(Atlantis)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降落,结束了NASA航天飞机机队长达30年的传奇生涯。几十年来,有翼的轨道器一直是NASA的主力。航天飞机于1981年首次飞行,并一直服务到2011年,帮助建造了国际空间站,并发射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关键卫星。2010年,NASA向后航天飞机时代的未来迈出了一大步,即依靠私营公司运送机组人员往返地球轨道,并开始授予合同,以鼓励私营企业发展太空业务。2014年,SpaceX和波音公司成为这场竞争的获胜者,获得了总价值68亿美元的合同,以完成他们的航天器工作,并各自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六名人员执行任务。一旦投入使用,他们的飞行器(SpaceX的龙飞船和波音的CST-100 Starliner)将成为NASA将宇航员运送到地球轨道的主要工具。自从最后一次航天飞机飞行降落以来,美国的宇航员都搭乘了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前往太空。而如今,这一近10年的中断即将结束。Demo-2是NASA完全验证“龙飞船”和“猎鹰9号”用于载人航天之前的最后一次测试。一旦发射成功,SpaceX就可以开始定期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这一次的发射选在肯迪尼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即阿波罗11号宇航员在1969年登月的地方。在135次的航天飞机发射中,有82次也是在这里进行的。Demo-2发射细节https://n.sinaimg.cn/tech/transform/224/w630h394/20200531/e430-iufmpmp5132704.png贝肯和赫利在今天发射前大约3小时到达了发射台。他们乘坐的是一辆白色的特斯拉Model X电动汽车,上面装饰着NASA为发射而复活的旧的“worm”标志,让这次行程显得很有气派。到达发射台后,宇航员乘坐电梯来到离地面约265英尺(约合81米)的机组人员通道臂,然后爬进了太空舱。经过一系列的系统检查后,贝肯和赫利穿上了“龙飞船”的中止系统,这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这是从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中学到的教训之一,即所有未来的载人飞行器都应该配备紧急逃生系统,而这是航天飞机所没有的。https://n.sinaimg.cn/tech/transform/184/w630h354/20200531/2a06-iufmpmp5132830.jpg虽然飞行中的异常情况很少见,但NASA需要确保,如果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出现问题,宇航员仍会被安全带回家。因此,SpaceX在今年1月的一次关键飞行测试中展示了该系统,该测试故意摧毁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SpaceX在今天发射前45分钟开始用过冷液氧和煤油为Demo-2的“猎鹰9号”加注燃料。倒计时归零后,“龙飞船”踏上了有史以来第二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道路。(第一次是2019年3月,为Demo-1无人试飞。)贝肯和赫利大约需要19个小时才能达到空间站。在此期间,宇航员将测试“龙飞船”的机载系统,收集数据,以便NASA能够证明该航天器可以搭载人类。“龙飞船”是完全自动驾驶的,可以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飞行。但是,它有一个完整的控制面板,宇航员将使用它来测试手动控制模式。贝肯和赫利预计将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上午10点29分(北京时间5月31日晚上10点29分)抵达空间站,他们将在那里停留1~4个月。具体的停留时间,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下一次载人任务的时间。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估计,“龙飞船”的首次运营任务“Crew-1”有可能在今年8月底发射。Crew-1将运载三名NASA宇航员,维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迈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和山农·沃克(Shannon Walker),以及一名日本宇航员Soichi Noguchi。

黄海是我 发表于 2020-5-31 14:01:54

jiafeimao999 发表于 2020-5-31 09:30
宇宙飞船本来就是发展了几十年的老技术,龙飞船应用了新材料和现代的电子技术,做了减震增加了载员,并没有 ...

欢迎大师解释一下最近连续三次发射失败为啥,连火箭你都连续失败,还谈什么。
五毛。赶紧找你主子领钱

jiafeimao999 发表于 2020-5-31 08:50:59

本帖最后由 jiafeimao999 于 2020-5-31 08:59 编辑

踹翻?呵呵,拿几十年前的技术重新包装了个酷炫外表,就吹成花了,NASA有脸重走飞船老路吗?没脸!才有商业飞船,NASA全力支持下的结果,没多少值得吹得。等SpaceX星际飞船原型机SN4成功了再来吹,这才是新东西。我们的新一代飞船第一次测试成功了,可以重复使用十次,可以支持地月往返飞行

skyloss 发表于 2020-5-31 07:19:04

https://haokan.baidu.com/v?vid=4176937667908027284&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SpaceX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详解发射到返程13步全过程

jiafeimao999 发表于 2020-5-31 09:30:55

宇宙飞船本来就是发展了几十年的老技术,龙飞船应用了新材料和现代的电子技术,做了减震增加了载员,并没有技术性突破。我们的新一代飞船在结构上和耐热材料上进行了创新,可以重复使用十次,这才是宇宙飞船领域的新技术。美国2011年停飞航天飞机后,NASA大量的载人航天技术人才去哪里了?你细品

luyupei2010 发表于 2020-5-31 09:36:58

本帖最后由 luyupei2010 于 2020-5-31 09:39 编辑

猎鹰9最牛的是便宜,货真价实的便宜。梅林发动机最牛的是将近200的推重比,提高了一倍。这个飞船的资料还没看,只知道他的逃生系统不是单独的,而且不用固态燃料发动机。SN4刚炸了,如果成功了,那么太空旅行将不是亿万富豪的专利。

拉斯特 发表于 2020-5-31 10:23:18

@jiafeimao999,大侠,请普及一下这个先进的技术在哪里?我搬好板凳听大侠细侃,细侃不行,就稍微说点干货,比如横向与纵向的对比,最好有点数据,咱别的没有,就是稍微有一点点的常识,在咱国家,骗子忒多;

373527271 发表于 2020-5-31 10:38:19

jiafeimao999 发表于 2020-5-31 09:30
宇宙飞船本来就是发展了几十年的老技术,龙飞船应用了新材料和现代的电子技术,做了减震增加了载员,并没有 ...

胸弟,下这么大的结论,好好给说说,天朝创新在哪里,马斯克的老套在哪里,越细节越感兴趣,洗耳恭听。

数学有啥用 发表于 2020-5-31 11:01:24

这标题有点吓人啊,哈哈
一个人,肯定不是的,后面的那个默默无名的团队以及NASA的支持功不可没
但是创新很明显有这么几点
1,能把大量发动机捆绑在一起并且成功控制它们。这个的难度8爷也多次提过了,可以参考前苏联(俄罗斯?)的那段历史
2,筒子能半空停留,还能落回发射点或者船上(虽然失败多次)
3,大大降低了载人航天与载物航天的成本,价格。我觉得这是未来星际移民的基础。这点非常重要。
中国航天,能发射卫星,能登陆器登月,当然也值得尊敬。但是个人观点,spaceX VS 中国航天,前者活力大潜力大,更胜一筹。

2266998 发表于 2020-5-31 11:41:20

看这个东西,这么看,首先是运载能力,再就是安全性,入轨精度,

1,马斯克是现在运载能力最大的,没有不服的,

2,马斯克是可以在火箭上升段逃逸的,谁行,

3,其数学模型系统,连NASA自己都没这个东西,全新的东西,

4,火箭回收,谁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马斯克一个人又把全球航天踹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