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17-4-23 22:13:09

让植保无人机企业焦躁不安的又是什么?

2017年1月,公安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第46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在低空飞行无人机、动力伞、三角翼等通用航空器、航空运动器材,或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升空物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这一条规定使得无人机植保企业集体联名上书,提议放开低空30米以下、可视范围内、非人口密集区的飞行区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让植保企业集体心力交瘁的事件了。事实上,伴随着无人机在植保领域的快速发展,不安全感如影随行,让这些新兴企业从一开始就如履薄冰。监管的诸多不确定性一位不愿具名的航空专家告诉记者,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民航、军方、警方都想把无人机纳入管理,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到底归属哪个部门,暂由民航局负责。无人机监管问题,一直是行业内的难题,此前发生过多起无人机黑飞事件,一度将无人机监管困局推到了风口浪尖,可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几天的热度就又销声匿迹了。而植保无人机作为大范围推广的应用领域,也更为迫切的需要面对这个问题。政府不同部门,一方面是看着无人机市场很火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一方面是真正管理上很麻烦的地方又没人愿意负责。这就导致行业管理明显滞后,大量未经培训也未申报飞行计划的“黑飞”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屡屡发生,而植保行业的无人机应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2009年,中国民航局下发了《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用于对无人机的监管。2016年修订更新为《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MD-TM-2016-004)2009年还出台过《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由于民用无人机发展势如破竹,民航局先后又先后发布《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AC-91-FS-2015-31)和《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AC-61-FS-2016-20R1) 等规范性文件,规范了无人机驾驶员的管理,但这些规定多为临时性、指导性,未形成完整的规章及管理体系。不过这两版新规对民用无人机进行了更加细化的分类,其中将植保无人机单独列出来了,作为第五类单独分类管理。这也是业内达成的共识,认为植保无人机不仅区别于娱乐航拍机,也区别于其它工业级应用无人机。“应尽快立法,更多参与国际法规的制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法律和标准研究所所长、国家空管法规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浩认为,规则的制定还需要合理引入社会团体,并加强利益相关方的互动交流。
作业环境的复杂性植保无人机在作业时,必然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人为条件的可控,很多客观情况都会对其作业效果造成阻碍。1.天气状况:植保无人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天气,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风力大于4级的天气要暂缓作业,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一定要严禁作业,雨天也要避免作业,不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2.地形因素:地理环境也是植保无人机作业过程需要考虑到的,在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空旷地带,提前规划好航线,及时避开作业区的高压线塔、电杆等障碍物,最好在田块周界或田块中间有合适飞机的起落点。3.作业时机:植保无人机作业并非全年、全天都可进行,为了达到最好的作业效果,要在病虫害发生前抓紧时间施药,避免集中爆发。而且每天在上午8时至10时,下午15时至18时为最佳作业时间,可以有效保障施药效果。4.病虫害的多变性:依据病虫害发生基数、作物布局和每年不同的气象条件等因素分析,预计2017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52亿亩次。农技中心预计,在今年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水稻螟虫、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可达偏重发生,种种不同往年且多变的病虫害也为植保机的作业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农户的刚需有待挖掘尽管很多农户已经开始接受无人机,但从全国范围讲,这一部分敢于尝鲜的人毕竟是少数。滁州定远农机服务商余培弟,对记者表示:“现今农民对植保无人机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理想,就与之前收割机刚刚入行的情况一样,农户认为无人机喷洒农药价格贵,不确定效果好不好,一年的努力都在地里的庄稼上,不愿尝试。”而目前植保无人机市场还待开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刚需并没有挖掘出来,农民朋友们对使用这项“空中助手”,内心还是有诸多忧虑的。1.技术待提升: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的植保无人机大多是攒的组合机,并不是十分的可靠。而无人机本身存在的技术难点,包括:载荷与续航技术待突破、农药研发与喷洒技术规范推进缓慢、作业稳定性有待大大提高等等,也亟待解决,这都让农民们不敢用植保无人机。2.安全难保证:快速旋转的桨叶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电池、燃油意外起火;高浓度药液引起的人员中毒;定位不准超出限定作业区域;不能定高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制约无人机的重要因素,安全问题不解决,植保机的推广会很受限。3.价位难以接受:虽然根据最新消息,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低于万元的植保无人机,但是对于农户来讲,这个价格还是高的。而很多飞防队的单亩作业价格和人工价格也不相上下,很多农户都还在持有观望态度。4.效果待考证:除了产品的技术水平,与植保无人机低空低量高效施药所配套的施药技术,也是当前市场的短板,使用者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判别标准以确定在喷雾过程中所需要的雾滴粒径、雾滴沉积分布密度、农药浓度等施药参数,这也就使得作业效果不能有效保障,农户不敢放手去用。
市场竞争乱糟糟WTO15年保护期在2016年12月结束,意味着在2017年,中国农业逐步全面开放的市场真正到了,农业关税保护即将逐步下降,农产品价格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多数会下跌。农产品靠廉价劳动力获利时代结束,农产品获利来源于生产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高是必然趋势,生产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高,将催生智能装备大面积应用的时代真正到来。这也就使得植保无人机迎来一个充满机遇的新时期,据一项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 年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 2324 架,总作业面积 1152.8 万亩次, 2016 年植保无人机的数量突破 6000 架,预计2017年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将在2.5-3万之间。这组庞大的数字使得很多企业趋利蜂拥而至,再加上这个领域技术门槛低、市场需求大,垂涎这块实打实肉饼的无人机企业不在少数,天鹰兄弟、全球鹰、极飞、天翼合创、大疆、天翔航空、高科新农、北方天途、无锡汉和、安阳全丰、珠海羽人都不约而同磨刀霍霍。众多企业的参与,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但是在看似繁华的市场竞争背后,还存在诸多的隐患。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无人机植保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跨行业领域的一件事,需要参与者真正懂无人机技术和植保知识。他表示:“接触无人机植保这个行业后才发现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多,真正参与的少;热衷于宣传的多,真正做实事的少;浮于形式的多,真正做研究的少;吹牛的多,真正大投入的少。整个行业,都是期望能从中赚快钱,只说自己好的方面,回避存在的问题,为了抢目前并不大的市场,更是肆意相互诋毁,毫无客观性可言,从技术的角度看着实让人失望。”
职业培训“一窝疯”植保无人机是一种新型农机,属于农机中的战斗机,绝对不是农机中的拖拉机。这就对飞手的操作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就目前国内的培训情况来言,还是让人觉得忧虑重重。植保无人机巨大的市场价值催生了对于专业飞手的高要求,但是短时教育,缺乏熟练的操作技巧,不懂农业知识的“早产”飞手也是层出不穷,让我们深深忧虑于当前的行业教育问题。在全球鹰董事长余景兵看来,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是不会随便就将产品投放市场的,在行业还没有培养出优秀而专业的使用者时,这是一种搅局的行为。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汽车制造商并不会开车,而且还向没有驾照不会开车的人出售汽车,这就是在给车祸制造诱因,是极其不负责任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植保是件枯燥无趣的事情,风吹日晒很是辛苦,加上药效的滞后性,很难做出吸引眼球的现场演示。无人机则不同,飞来飞去,擅长的就是“表演”,但愿这种助力智慧农业的新科技能在农田“表演”的时候,起到良好的“表演效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植保无人机企业焦躁不安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