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17-7-5 22:36:08

由胖五说到围城外人们曾设想的航天待遇与现实的反差

这次胖五失利,说来说去,竟然是让互联网公司来背锅,言下之意,人才流失是互联网公司造成的。论据呢?
运载火箭研究院也有自己的家属区,现在跟贫困地区县城一样,一堆50、60年代的老破小房子,都快塌了,不仅不管新职工,很多70、80岁老员工都住在危房中。领导们10年前拆了几栋老楼给自己都解决了,从此不再管群众死活。

让30几岁的人拿着几千块、一两万的工资,做着最尖端的航天研究,然后还指望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去奉献所有青春和家庭。真心是太强人所难。房价可以涨上天,但是对其他行业的冲击,慢慢会显示出恶果。 多数国有科研单位,985大学高材生一个月拿几千块钱工资,还没地位,长期得不到提拔,连清华的都是如此,机关里坐满了三本甚至连三本都考不上的关系户,拿着高薪,科研队伍士气可想而知然而待遇和房价是唯一原因吗
北京航天某所工作四年的一名员工正准备离职,在网上详述自己想溜的原因。除了众人所说的待遇问题,最主要的是厌倦了航天工作作风。
“尤其年轻人…互相坑杀…工作没有一点责任感,科研作风一点都不严谨,写个报告错误百出,不愿意干活,特别喜欢指使人,还喜欢自已为是眼高手低,看不到什么上进心,上进心!这无关薪酬的问题,真是素质问题,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
“从业人员水平江河日下,同样的试验,八几年时候老一辈的试验报告,手写的,那真心是好,内容描述清楚,理论分析到位,结论下得合理。反观现在我们这帮人出的报告,测试数据自己都不敢信,分析靠瞎编,结论一定要下得模棱两可。”
人才得不到激励,混子得不到鞭策。”在航天院所,“闲人很多,子弟很多,搅和事的也很多。” 没有背景基本就等于没有升职空间,尤其85后为甚,与能力相关度不大。 ”
对于“混子”来说则确实一个“非常好”的单位。“不用干啥,不用学啥,大家一起扯扯淡混混事日子就过去了,福利一样不少,美滋滋。”
在他们单位,想走的并不少,很多是由于户口、福利房、专业什么的原因在犹豫,犹豫犹豫着就体制化了。
吃老本?“逆淘汰终于来报应了!”
还有网民称:“到了该还账的时候了,老一辈那种严谨工作态度留下来的红利吃不了多久了…逆淘汰终于来报应了!不光航天口其它从院所转制后的企业很多都存在这个问题,好多关键部件其实就像帖子中说的外协单位是买美国货顶过去的,不少类似国企很多已经没有科研了。”
“也不能全怪年轻人,单位风气也不允许你踏踏实实搞科研啊,你踏踏实实搞科研短时间没有收益,领导早把你工资降到最低了,无语哎…”
“我们厂过去也就是十多年前,技术部曾有400多人。现在的技术部搞机械这块只有不到20人。十多年没开发过新产品了,就今年才搞出来个不成熟的新产品(主要拿来参展)。图纸设计至今还没应用上三维CAD软件,而我们厂还是国内行业龙头…”
“现在就是这样一种很不好的风气,体制内眼红体制外的发财了,不能安心工作,体制外追求短平快,没有核心竞争力,风口上吹一吹猪会上天,风口一变就掉下来变成死猪。现在整个的社会风气有问题,太浮躁,都不能安下心来做点实事。能安下心做事的企业是越来越少了…”



云摧123 发表于 2017-7-5 23:24:46

这个说的就有点太可怕了哈,完全断层啊,

月下刀魂 发表于 2017-7-5 23:40:54

某些方面还是说的挺中肯的。我在的国家项目,投资也上了千万级别(部分公司自筹,部分国家拨款)(当然原则上鼓励国家贷款,但......哪有银行会给科研项目贷款?)

其实就是企业把项目预算调高一点,然后希望国家的拨款就把项目做完了,然后最好还能剩一些(居然想靠科研项目盈利!!!)

然后项目都开始了,领导都不知道到底整个项目(一套设备里,十几个工具吧)到底有多少种工具,结构大体是什么样子的。项目开始半年了,招了我们几个小白进去。这年头真是......

反正后来补项目的立项研制任务书,当然这源自于国外设备商的资料翻译。然后再结合别人的工艺,推导出我们这个项目应该做哪些工具来保证安装工艺过程

反正期间各种蛋疼就不说了。最后项目都快做完了,副总工开始关怀起项目进展了。个人估计是因为项目有最后的结题时间要求,催的。然后呢,做了几年了。最后其实不在于整个工具造的怎么样,而是具体的试验和海试。但是都没有了.......(海试租艘船好像最低20万每天,估计如果真做的话算上来回可能得一周多......但更蛋疼的是国内找不到能支持海洋试验的场地和平台........)

有些时候在车间装配着也在嘀咕,耗了几年了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呢?认真做完这套东西的意义是什么?是一条行业内新闻,还是做一堆摆那给来企业的领导参观,说我们做了神马神马,填补国内空白?

我们这些参与研发的人员对整个东西一开始不了解这个我认,说我水平低我也认。但几年中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的事情的。设计也设计了,图纸出了,东西做出来了。但真的没什么意义。
所谓的产学研联合,简直就是个笑话。本来是大学出设计,企业生产,研究所提供实验场地。但最后情况就是大学根本不管研制单位的生产,他们的说法就是:我们最后只要出研究报告和分析报告就行了。反正一共几年时间,我们只要有报告就行。问题是企业需要的是实际的设计图纸和生产图纸。这他们不管。他们着重于所谓的产业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有限元分析报告,什么海浪摇摆力学模型等等高大上但屁用没有的东东。一堆研究生(可能还转手一两届学生,以为一般都是研二的做,但研三毕业了,那么换新的研二学生接收)学校副院长级别导师负责跑项目,然后分给具体的博士老师,老师转手给所带的博士,博士再带几个同一博士老师的学生......最后项目还没做完,人导师带的博士快毕业了,还直接因为相关的经验出国交流去了.......

各种你想象不到的事情都能发生。最后我感觉整个项目怎么样,还就我们这几个做设计的小兵最关心。学校只关心学校该分的研制费能不能分到,能具体分多少。企业只关心成本,最后能不能尽量多剩下点钱钱。研究所反正也没做什么,挂个名还能分一点,也是happy.......

还好现在看来不管实际是不是要去使用,整套东西是做完了的,原理能说通(虽然是外国二三十年前的东西)。总归有那么点成就感。但回想整个体系和相关的单位......一股甲午战争前的既视感。一个国家每年有多高的GDP没有任何意义。最终决定国家在国际上地位的,就是这个国家的科技和军事实力。科技水平不行,军事装备就瘸腿。而且完全没法补。

-------------------------

回到上面的航天领域,我觉得应该也是一部分的。毕竟能进这些航天单位的,都是985和211里面的顶尖程度。聪明程度有保证。至于说在学校学得扎实不扎实。在工作岗位上想合格总有办法补。和面向市场的企业不同,我想航空航天领域的传承应该还是高些的。起码应该有人带着几年。

至于领导岗位,只要不捣乱,插手具体的研制或者生产,问题应该也不大。

--------------------
其实看网上喊衰制造业的,喊待遇如何的。普通工程师和技术员心底都有杆秤的。其实你要是真有本事,走哪都能吃得饱。但怕就怕毕业一晃三五年过去了,水平没涨多少,还面临更年轻技术员的冲击。本事没练足。待遇低又接受不了。成家养孩压力一上来。估计真要去想能让很多人午夜辗转吧......

比烂还是算了,虽然毕业的新人靠谱度逐年下降。但其实老腊肉和新人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水平足够,根本犯不着去提防或忌惮什么。藏着点,掖着点曾经犯过的错误和小经验,其实细想没什么意思的。

-----------------

虽然吐槽,但在制造业里,还是希望起码航空航天这些领域能出成绩。至于说文中提出的因为人员素质导致的什么可能的一系列潜在风险,其实决定性因素反倒是80后能不能真正练好内功,努力去学习和钻研来决定的。自身的强大永远是最硬的真理!

wwfs0z 发表于 2017-7-6 04:41:10

上面的好像是旧文吧

青画 发表于 2017-7-6 08:11:31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engine 发表于 2017-7-6 10:38:42

会突然断层吗,上一辈就严谨吗?难道这一辈都是自个蹦出来的,不是上一代人养育的?

英雄寞1991 发表于 2017-7-6 12:58:21

有许多事情我们虽然不想去看见,不想让它发生,但它就这么发生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前几天跟车间一个老师傅聊天,听他一讲,感叹机械层面人才的断档与无奈:以前的公司厂长级别很多是清北毕业的,干机械设计干的比较一般的才会跳槽去南车;公司虽说是做纺织机械,但自己做的电机风机质量声誉也是不错的;老师傅当年评八级工都是市长来给颁发证书;看看现在,研发设计的图纸许多方面自己都搞不懂,公司里的年轻人要么混子,要么红旗手,办公室中老年大妈盛行,那些电机风机分公司全部都外卖,现在开始卖地了。许多事情让我想起了高中时背的《 阿房宫赋》中的那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毗陵驿 发表于 2017-7-6 16:52:55

老大难问题啊。。。

Hyperion 发表于 2017-7-6 17:49:54

8爷说过,补贴不可持续,个人只能勤能补拙了。

月下刀魂 发表于 2017-7-6 19:10:41

engine 发表于 2017-7-6 10:38
会突然断层吗,上一辈就严谨吗?难道这一辈都是自个蹦出来的,不是上一代人养育的? ...

反正差一些的国企里面已经没有之前学校毕业生进去有老师傅带一两年的情况了。不知道军工和高端一点的央企情况怎么样。毕竟头半年到一年是做不了什么的,企业现在都算当下的 成本,而且也担心培养了会跳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胖五说到围城外人们曾设想的航天待遇与现实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