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里面一些比较经典的证明
有的很古老,简单,但是我觉得很精巧很漂亮,富有启发性1,√2是个无理数
据说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发现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是不可公度量(incommensurable)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比不是一个有理数。所谓有理数,就是形如p/q的数,其中p,q是整数,q≠0。
证明用反证法(proof by contradiction):假设√2是有理数,那么√2=p/q,p,q是互素(即没有公因数大于1)的整数,q≠0。两边平方,得到p^2=2q^2,可知p^2是个偶数,进而得到p也是个偶数,因为p是奇数的话,p^2就是奇数了。设p=2m,带入p^2=2q^2,得到4m^2=2q^2,化简,得到q^2=2m^2,可知q^2是个偶数,进而得到q也是个偶数。p和q都是偶数,与p,q互素的假设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2是个无理数。
2 素数(primes)有无穷多个
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素数。将自然数(即1,2,3,4,...)按照因数的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只有一个因数,这一类只有一个数,也就是1;
第二类是只有两个因数,这一类就是素数,它们唯一的两个因数就是1和它们本身;剩下的为第三类。
前面几个素数是2,3,5,7,11,13,17,等等。
据说下面这个证明是出自欧几里得。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证明的时候,我被反证法的强大深深折服了。竟然能够攻击无穷!
用反证法。假设素数有限,不妨将它们按从小到大顺序编号,q1,q2,q3,,,, ,qn。考虑这个数A=q1*q2*q3*...*qn+1。明显A>qn,所以A不是素数,那么A就有除了1和它本身的因数,可以设为p。p≠q1,否则p既整除A又整除q1*q2*q3*...*qn,则p整除两数之差,也就是1,这是不成立的。同样的,p≠q2,q3,...,qn。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素数,与假设矛盾,所以素数无穷。
3e是个无理数
这里的e是自然对数的底,也叫欧拉数(Euler Number),定义为一个无穷级数:e=1+1+1/2!+1/3!+1/4!+...
这个证明据说是最初来自傅里叶(Charles Fourier)
e-irrat.dvi (upenn.edu)
这个证明的关键是eq!既是整数又不是整数,从而导出矛盾。过程可以稍微简化一下,在将eq!分成两部分的时候,后半部分可以直接与几何级数1/(q+1)+1/(q+1)^2+1/(q+1)^3+...比较
4,pi是一个无理数
圆周率pi历史悠久,源远流长。pi比3大一点,可以用有理数22/7等等来近似。据说祖冲之用113/355来近似。但是证明pi是一个无理数是比较晚的事情了。第一个证明pi是无理数的人是17世纪的兰伯特(Johann Heinrich Lambert),用的是连分数的方法,这里分享一个加拿大籍美国数学家Ivan Niven的证明。个人觉得这个证明初看不明所以,但是越想越觉得巧妙。
A simple proof that $\pi$ is irrational (projecteuclid.org)
后三个,我都看不懂。 本帖最后由 数学有啥用 于 2022-7-13 18:38 编辑
5, 最大公约数与欧几里得算法
顾名思义,最大公约数(the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GCD),就是两个(或者多个)整数的公约数里最大的那一个。找GCD有一个高效的算法,记载在几何原本里面,称为欧几里得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国内称为辗转相除法。算法是这样的,例如,要找a和b的GCD(假设a>b),先进行带余除法,记为a=q1*b+r1, 0≤r1<b; 再对b和r1进行带余除法,记为b=q2*r1+r2, 0≤r2<r1; 再对r1和r2进行带余除法,记为r1=q3*r2+r3; 以此类推,一直到出现余数为0,那么倒数第二个余数就是a和b的GCD。
a=q1*b+r1
b=q2*r1+r2
r1=q3*r2+r3
...
r(n-3)=q(n-1)*r(n-2)+r(n-1)
r(n-2)=q(n)*r(n-1)+r(n) <---GCD
r(n-1)=q(n+1)*r(n)+0证明大致是这样的
A)为何会出现余数为0?因为b>r1>r2>r3>...是一个严格递减的非负序列
B) 为何r(n)是a和b的公约数?可以从下往上看:根据最后一行,可知r(n)整除r(n-1),从而整除r(n-2),从而整除r(n-3),...,从而整除b,从而整除a
C) 为何r(n)是a和b的最大公约数?设d是a和b的任意公约数,可以从上往下看:d整除a,d整除b, 根据第一行,可知d整除r1,从而d整除r2,...,从而d整除r(n)。
6 巴塞尔问题
数学史上著名的巴塞尔问题(Basel problem),是求正整数平方的倒数的和,∑(1/n^2)。欧拉最先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pi^2)/6。
欧拉的证明是这样的,首先,
sinx=x-x^3/3!+x^5/5!-x^7/7!+...
两边除以x
sinx/x=1-x^2/3!+x^4/5!-x^6/7!+... (1)
注意到函数sinx/x的零点是x=pi,-pi,2pi,-2pi,3pi,-3pi,4pi,-4pi,...,根据魏尔斯特拉斯分解定理(Weierstrass factorization theorem),可以将sinx/x写成无穷乘积
sinx/x=(1-x/pi)(1+x/pi)(1-x/2pi)(1+x/2pi)(1-x/3pi)(1+x/3pi)...
=(1-x^2/pi^2)(1-x^2/4pi^2)(1-x^2/9pi^2)... (2)
将这个无穷乘积乘出来,可知x^2项的系数是
-1/pi^2-1/4pi^2-1/9pi^2-...=-1/pi^2(1+1/4+1/9+1/16+...)
与(1)式比较,x^2项的系数必须相等,可知
-1/pi^2(1+1/4+1/9+1/16+...)=-1/3!=-1/6
所以
1+1/4+1/9+1/16=pi^2/6
7 中国剩余定理
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孙子算经》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个整数。
定理:令n1,n2,...,nk为两两互素的自然数,b1,b2,...,bk∈Z。记N=n1*n2*...*nk。则存在唯一的x(mod N) 使得x≡bi(mod ni),其中1≤i≤k。
证明:记mi=N/ni。mi有两个性质,首先,mi与ni互素,所以mi存在一个逆(mod ni),不妨记为yi;然后,当j≠i的时候,注意到mi是nj的倍数。 考虑x=b1*m1*y1+b2*m2*y2+...+bk*mk*yk
对于任意i,1≤i≤k,有
x≡b1*m1*y1+b2*m2*y2+...+bk*mk*yk (mod ni)
≡bi*mi*yi (mod ni)
≡bi (mod ni)
最后,要证明唯一性。假设x和y同时满足同余方程组,则ni整除x-y,而ni两两互素,则N整除x-y,即x≡y (mod N)。
上面这个同余方程组是这样的
x≡2 (mod 3)
x≡3 (mod 5)
x≡2 (mod 7)
用中国剩余定理可以这么解
首先,N=3*5*7=105,m1=N/3=35,m2=N/5=21,m3=N/7=15。
再计算m1≡35≡2(mod 3), y1=2;
m2≡21≡1(mod 5), y2=1;
m3≡15≡1(mod 7), y3=1.
最后,x≡2*35*2+3*21*1+2*15*1(mod 105)
≡140+63+30(mod 105)
≡233(mod 105)
≡2*105+23(mod 105)
≡23(mod 105)
所以,满足上面这个同余方程组的最小的自然数是2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