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3-1-14 20:12:28

公务员接盘地方债


事实上,让公务员在地方债之外,向当地财政或城投公司注资做债主,早已有之。


哪怕浙江这样的发达省份,我知道有个县以前很穷,通过向公务员高息借债,盘活了一批土地,借着离杭州主城距离近的优势,这些土地都卖了好价钱,不但还了债,还有大量财政盈余,成为发展明星。


在山东,这种做法当然也不新鲜。李红有个公务员朋友,看到上面那个科级干部摊派200万元的公告说,这种事之前很多,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就向职工融资,只是额度没现在这么大。


上世纪90年代,他任乡镇公务员的父亲曾被摊派500元,相当于一个月工资。2000年后,财政把任务压给单位,每人交5万元,抵招商任务。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经济繁荣,财政宽松,这些摊派款也都还回来了。


到了2008年后,面对金融危机,地方要扩大投资,财政又开始向公务员定向募集资金。2013年时年息高达12%,很多公务员走后门才能存进去。


但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财政就来者不拒了。年息也从12%一路降到10%、8%,如果存款额不足100万元,可能只有6%。但在实际上,现在存100万的年息还有8.5%,差不多2倍于银行利息。


2015年后,地方债被纳入监管,地方政府遂改以城投、城资等国有平台公司名义融资,除了拿土地向银行抵押贷款,也有相当部分是向公务员借贷。


但很多公务员一看收据上盖的公章从财政局变成了城投公司,觉得城投是企业,有风险,就撤出了资金。但绝多大数人认为城投是政府的影子,实质未变,因此继续理财。


李红是2006年考进去的公务员,她入职的时候就有这种理财方式,利息很诱人,身边的公务员绝大多数都是政府的债主。也就是说,除了正常收入,他们还能从政府获得10%左右的理财收入。


在她的印象中,有位同事之前存了30万元,融资主体从财政改为城投后,不放心取出来了。


另一位同事共存了十几万元,分别是2023年4月和5月到期。最近听说城投负债70亿元,担心风险,就问同为公务员的父亲,得到的回答是本金到期后取不出来,只允许先取利息。


她现在很矛盾,如果现在就一定要支取的话,会损失8.5%的利息,有些舍不得。但如果捱到明年四五月份到期后支取,万一像她父亲一样取不出来怎么办?


不过,她也没什么好后悔的。2021年时曾计划取出买房或者商铺,但是房市冷淡,所以依然选择存在城投。现在房市也不好,财政也不好,放在哪里都不安全。


李红也听另一位同事说了,到期的本金取不出来,但利息可以正常支取。


一个很寻常的认知是,如果城投项目有市场价值的话,是不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成本也会远低于向公务员个人融资。


问题正在于,城投所拥有的一些土地并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卖不掉;他们投的一些项目,比如农村路面硬化、自来水工程,根本没有市场前景,只是为了拉动投资,甚至有些钱直接被拿去发了工资。

用一位行家的话说,城投是表相,本质是城投债形成的资产效率太低,甚至是负资产。一些地方将支出项转为资产,再举债套现,最后债务货币化,形成了一个掠夺民财的闭环,就看何时爆雷。

李红自己没有购买任何政府债,因为她家已经被爱人所在的银行套住了。

地方银行多半受制于地方政府,经营自主权更小,在为财政输血上压力更大。前些年,银行自己转不开了,要求员工按级别购买银行内部发行的债券。李红爱人作为中层干部,大概投了160万元。


没有钱?银行按低于基准利率的标准贷给你,年息大约3.5%。没担保?同事相互担保。


一开始,每年也能分红8%,与财政贷款差不多。但李红发现,最近5年,先是分红时间往后拖,到最近3年干脆停发了。


但退股是不可能的,贷款还得还,年年搭利息。有些已经辞职的员工也退不了,不想持有的话,只能等有人升职后要扩大持有量时,你再找他私下转让。


李红觉得,她家已经被银行拖下水了,千万不能再被财政拖下水。


向“自己人”公务员下手举债,应该是实在没办法了。有些地方土地卖不出去,干脆让城投等国企买,然后抵押给银行贷款。2022年10月13日,《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


于是,既是财税重地、又是举债大户的江苏,有些城市让国企与民企联手拿地,实际上还是国企拿地去贷款。


至于山东,民企怕一报价就真的成了买家,干脆不敢参与,于是连这种作弊的机会都没有。


李红说,这两年财政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最近年底,最多的上访竟然是农民工讨薪,而且多数是政府投资项目,可见连强制性的项目保证金都没有交。


至于工资,没有明着降,但通过发放方式的调整,年收入实际上降了。


一个县里的科级干部,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房子两套、车子两部,标准的中产生活。但若碰到财政融资,两套房子的价值根本抵不过200万元的贷款,实际上马上就风雨飘摇。


至于她那位同事,自己是中级职称,工资七千多点;老公也是体制内副科,工资差不多,实际上没有风险承受能力。


一个好消息是,1月8日,国家公务员笔试顺利结束,共有194.8万人缴费确认,又创历史新高,为国接盘的优秀青年又增加了一大批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23-1-14 20:54:28

让医院贷款,去接地方债

2266998 发表于 2023-1-14 21:10:22

哈哈,小地方花样多了,发‘专向债’修水库,挪钱发薪发补贴,哈哈,你让公务员掏钱?天方夜谭,

崇祯帝,哭诉哀求贵戚掏钱未果,最后掏给了李闯,涡糙,隆裕太后哭诉‘孤儿寡母’哀求掏钱,谁都不肯,最后请袁大人救命,把椅子给了袁大人,

wwfs0z 发表于 2023-1-14 22:12:33

鲁迅有个“开窗理论”,他说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你觉得屋子里太暗,需要开一扇窗户,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接盘地方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