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3-2-8 19:08:09

继续举债基建

多地近日举办了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活动。如沈阳市于2月4日宣布重点项目开工956个,其年内计划总投资超过3.3万亿元。然而各项数据显示,沈阳城投企业的到期债务规模巨大,政府的财政压力严峻。
新年以来,河北、四川、广东、福建和山东等省陆续公布了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并举办了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的开工和签约活动。如1月1日是福建省福州市,1月3日是四川省和上海市。即便是被批烂尾的雄安新区,也已于1月28日举行了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涉及项目43个,总投资416亿元(约合62亿美元)。
沈阳市于2月4日举办了2023年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活动,共涉开工项目956个、签约项目494个,投资总额为5,329亿元(约合800亿美元)。2023年,沈阳拟推进重点项目3,500个,总投资金额超过3.3万亿元(约合5000亿美元)。其中,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0个,总投资1.05万亿元(约合1580亿元)。
国内重大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是地方政府发行的专项债,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分为普通专项债和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其中,前者的还款来源是土地出让收入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后者的还款来源是来自投资项目的收益。


2022年以来,政府加快了发行专项债的速度,并且投资重点向基建领域倾斜。中国银行研究院(中银研究)于2022年4月22日发布的“宏观观察”曾称,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房地产低迷,土地市场遇冷,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放缓,地方政府专项债偿还压力增加。
依据财政部国库司于1月30日公布的2022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7.38万亿元(约合1.1万亿美元),比2021年下降21.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9万亿元(约合1.0万亿美元),比2021年下降23.3%。沈阳也不例外,土地市场2021和2022年均走低。


沈阳土地市场在2021年的成交量已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尤其2021年12月的第三次集中供地,流拍率高达70%,媒体报导称沈阳2021年土地市场的最后一拍为“惨淡收场”。
2022年,沈阳的土地市场仍然低迷。克而瑞研究中心对2022年房地产市场的总结认为,沈阳等弱二线城市供需两淡;不少城市城投公司的拿地金额占比超过五成,而沈阳、无锡城投托底拿地的比例甚至超过九成。
城投是城市建设投资的简称,城投企业的官方定义为: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简而言之,城投企业就是地方政府投资融资平台。
城投业务广泛,包括机场、地铁、公共汽车、轻轨等城市交通设施投资,以及市内道路、桥梁、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电信、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和城投企业的债务风险研究报告显示,沈阳市、大连市和铁岭市的城投企业,未来三年到期债券规模大。


沈阳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于2022年8月刊登的文章称,“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投资的‘压舱石’”,有助于稳经济。为保障项目投资。辽宁省已提前发布了2023年新增一般债务的限额,支撑因疫情而遭受打击的经济。但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已饱和,甚至是过剩。房地产企业不断爆雷,叠加三年疫情封控影响,经济已是摇摇欲坠,大举投资使中国经济结构更扭曲,政府债务更严重。
2022年12月30日,贵州省遵义市最大的城投公司“遵义道桥”发布了关于重组银行贷款的公告,成为中国首家重组银行贷款的城投公司,也被专业人士称为“正式赖账”。
此重组有国务院和财政部的文件撑腰,涉及债务规模达155.94亿元(约合23亿美元)。重组后银行贷款展期20年,刷新了债务展期的纪录,且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才分期还本。


财经自媒体“BT财经”的文章《地方基建欠债六十多万亿》在金融圈内引发不小的关注。文章说,中国的城投债规模已达65万亿(约合10万亿美元),相当于30个恒大。
若按14亿人口来均摊,婴儿刚出生就得背负城投债4.6万多元(约合6,900美元)。
“BT财经”对城投债务做了分析:城投公司“烧钱”多、收益少,但背靠地方政府,所以仍以各种渠道进行融资或借贷,并且这种借贷几乎都是非公开债务,即通常所称的隐性债务。
65万亿的估值是基于财政部预算司发布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月29日发布的“2022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声称,截至2022年12月末,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为35万亿元(约合5.4万亿美元)。
“BT财经”解释,“城投债务的余额通常为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的两倍左右”,因此推测出城投债务已达65万亿。“BT财经”还说:“当然这些算法是基于统计已经公开发行的正式城投债,城投债的总额应该是远大于正式债务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月初发布的研究报告《固定收益:遵义之外哪些城投仍存在贷款展期》表示,基于发债城投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累计有31家城投主体(含子公司)存在银行贷款的逾期、欠息或展期现象。这31家城投公司分布于中国的12个省,其中有2家的风险贷款额超过60亿元(约合9亿美元),6家超过20亿元(约合3亿美元)。
该研究报告还表示,“债市观点方面,基于理性假设下,贷款展期意味着相关主体债务违约风险已兵临城下,在债券品种违约风险暴露之前已无更多缓冲空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继续举债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