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3-3-24 12:30:59

2022服装外贸直接趴下 近两月浙江工业增速为零

正月十六(2月6日),山东烟台一家服装外贸工厂举办了小型的开工仪式。这片区域的工厂往年都是正月初九到十二开工,但2023年拖后了几天。负责人小林说,前些年工厂在新年期间往往订单不断,但这个新年,海外客户并没有提供多少生意。
苏州盛泽镇的老沈情况略好一点。年前很多工厂都放假了,他的外贸服装厂趁机抢了几个散单。年后,工厂正月初十开工,四条生产线开了两条,剩下的还要等工人们陆续回来。
对于这些中小型外贸纺织工厂来说,2022年过得并不容易。“订单荒”的状态几乎维持了一整年,下半年尤其严重。“我们都说自己是‘订单慌’,慌张的慌,主要看心态。”
2022年,全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2.6%(以美元计),但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的高增速,而这部分订单大多是2022年新年之前接到的。随后,由于订单缺失,出口数据在下半年一路走低,尤其是四季度,三个月均录得双位数的下降。
此外,工厂每年新年后招工都是难题。2022年底放假早,节后员工到岗率更低。截至发稿,小林厂子里的工人数目仍有不小的缺口,现阶段靠工资日结的短工维持,并不稳定。他所在的厂区几乎各家都贴着招工广告。“简言之,既怕没订单,又怕订单来了没人做。”小林说道。


距离小林的工厂不远,有一家经营多年的外贸童装厂,年后正式关张了。老厂长正在抛售织机,准备安享退休生活。小林有些感叹,哪怕往前数十年,家里有个外贸纺织厂都是值得称道的事,如今,年轻一代不愿继承,甚至外人都不愿将厂子盘过去。厂长只能“把厂子拆开了,分开卖。”
在小林看来,导致老童装厂倒闭的原因是现金流吃紧,且未来的接单情况也不乐观。其他的工厂也多多少少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保守估计,2022年我损失了七成订单。”小林对《财经》讲述自己工厂的情况。据他在当地了解的情况,进入2022年12月,山东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基本全部停产,一是因为库存高企,二是因为工人感染人数众多。
“厂里库存太多了,清库存的时候有点‘饥不择食’,基本来个订单就出货,价钱都不讲了。”小林表示。即使这样,工厂依然看不到回款。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年前的应收款没收回来,年后投产的“应付款”也拿不出去。
成本上升是阻碍盈利的一大因素,上游端,2022年原材料价格高企的现状仍然延续,新年后棉价继续走高。“(2022年)10月出口额大幅下降——这还只是金额,原材料涨价了,数量上下降更多。”产业分析师杨庆生告诉记者,2022年很多中小企业都是让利出货。
杨庆生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身边有一家做纺织出海的老板表示2022年赚得最大的一笔钱是靠汇率波动——“汇率6.5的时候,他出口了大量坯布到越南,但到最后结汇的时候,汇率快破7了。”
订单量下降则是第二个诱因。下游端,2023年的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走弱,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美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只有1.4%(2022年2.0%),欧元区的GDP增长率更将仅有0.7%(2022年3.5%),而这两个地区正是中国纺织服装最大的出口市场。
国联宏观首席分析师樊磊表示,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美国仍在推进供应链去中国化,这也是今年出口面临的一个挑战。2022年11月,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量同比几乎减半,降幅达47%,进口额同比下降38%。2022年1月-11月,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的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24.1%下降到22%。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现今欧美服饰行业库存处于高位,品牌商下单节奏偏向保守。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数据,美国服装批发商及零售库存于2021年三季度见底后续持续走高,2022年9月批发库存/零售商库存同比分别增加68.3%/24.1%,明显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
受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外贸纺织企业。根据国际纺联的2023年1月的调查显示,全球纺织业平均业务状况在进一步转差,同时全球纺织业对未来六个月的预期仍为负数。新订单指数、未交货订单指数以及开机率均下降。


火力全开拼经济,浙江工业的增速0%,不免让人疑惑(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同比增速0%,指的是与去年同期持平)。
要知道,去年同期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0.7%,列全国第一。
长期以来,浙江形成了以终端消费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因此消费市场好工业就好,反之亦然。
从外部环境来看,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如何稳增长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考验。
如欧元集团日前发布关于欧盟2024年宏观经济的声明指出,通胀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上升,预计欧元区2023年经济仍将保持低迷。
即便常年的经济优等生德国,也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停滞不前,全年增长率仅为0.1%;日本也不例外,经济高度依赖外需,如果海外经济恶化,2023年日本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早已深深嵌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浙江经济,实难独善其身。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去年9月以来,浙江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连续4个月负增长,今年1-2月为-12.5%,降幅进一步扩大,企业订单缺乏的压力陡升。


即便是去年一骑绝尘的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增速也明显放缓。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7万辆,同比增长16.3%。相较于去年全年96.9%的增速,增势趋缓不言而喻。浙江也不例外。
外需不振叠加消费乏力,逐步传导至生产端,使得浙江不少终端消费品生产企业陷入困境。
最明显的莫过于纺织服装产业,出口下滑,国内服装消费意愿不景气,使得纺织服装企业日子普遍不好过。
下游不振,直接传导至上游,据省内一家化纤龙头企业反映,形势确实比较严峻,1-2月情况不好,3月份能不能好起来要看下游企业订单情况。
但目前了解到,下游的海宁经编、南通家纺等订单普遍较少。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美中经济脱钩愈演愈烈,产业链转移呈加速之势,本已不充裕的需求加速向外转移。
不少浙江出口型工业企业收到欧美大客户明示,不去海外布局产能便压缩订单,甚至不惜中止合作。
如一家绍兴纺织印染企业反映,欧洲客户已从反复劝说改为明确表示,若还不去海外布局产能,订单将逐年递减,直到为0。
另一家生产PVC地板的企业则称,公司销往美国的订单已逐步转移至越南的三家工厂生产。且考虑到降低成本和供应链安全,上游供应商也正向越南进行产能布局。
集微网3月8日引述供应链人士的消息独家报导,群创光电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宁波群志光电已经至少关闭50条模组产线,优化20%员工,并计划将TFT-LCD模组工厂迁移到印度、墨西哥。
报导说,宁波群志光电去年关闭两座模组工厂,截至目前已经有168名工程师赴印度或者墨西哥工厂就职。内部员工透露,“大老板去年就亲自发话,要优化20%人员。”
再加上绝大多数员工不愿远赴印度或者墨西哥工作,模组产线离职率已经超过40%。
群志光电随后回应称“正常经营,订单稳定”,公司目前“有海外投资计划”,但“属于正常经营策略,不影响主体业务经营”。
除了宁波群志光电,网传重庆多家电子代工厂也将搬迁到越南等国,当地许多为这些代工厂提供生产配件的企业已经连续几个月不开工,很多设备也跟着迁往越南了。
不难看出,当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0%的增速背后,呈现的是浙江工业企业在内外交困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服装外贸直接趴下 近两月浙江工业增速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