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3-8-27 21:43:30

恒大复牌 是凶是祸

前段时间恒大爆出巨额亏损的时候就讲到,今年9月中期之前恒大若再不复牌那就得面临“摘牌”风险,夺命倒计时开始。
也因此,恒大发布了一系列审计报告,这才有了大家看到两年巨亏8000多亿的名场面。平均一天亏10亿多!这么多的钱,别说亏,就算是烧,怕也烧不完。
但上次出的审计报告,核数师表示“无法发表意见”,类似传说中的“不知道、不清楚、不晓得”,现在看样子是工作做通了,恒大表示已履行各项复牌指引,向联交所申请28日恢复股票买卖。


复牌对企业是好事,但无疑也是强行喊醒把脑袋埋在沙子里、眼不见心不烦的投资者。
要知道在中国恒大之前,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已先后复牌,But,恒大汽车复牌当日暴跌近70%,恒大物业复牌暴跌近50%!
这是真的膝斩,跑车进去、车轱辘出来,投资者心脏病都得犯了。
所以,中国恒大要复牌,恒大股民怕是再也没法装睡了。但也没任何办法,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躲不过去的。
在停牌前,中国恒大股价已经跌到1.65港元/股,总市值218亿港元。复牌之后,到底是吃大碗面还是咸鱼翻身,慢慢等吧。
好多天没谈房地产政策,最近楼市方面的政策明显有转向,压力也终究还是给到了楼市。
之前所有的政策机会都是围绕降首付、降利率等等,什么都能谈,但就是不降房价。
现在风向明显不同了,8月20号《中国房地产报》发了篇异常“大胆”的文章《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期待调整优化政策尽快落地》,提到许多业界呼声,也举了一些郑州15条、南京房票、合肥现房等案例,最后文章末尾给出重磅“炸弹”:
针对供需两端存在的问题,政策发力点应围绕“保、松、降”三个字展开。“保”即保房企资金链、保交楼;“松”即放松一切制约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行政性干预政策;“降”即降低购房成本,包括降首付、降税费、降房价。
特别是降房价,应当给予开发商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允许开发商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展开自救,以尽快回笼资金。
业界呼声,说的应该是房企,相关部门来来回回召集房企巨头们开了多次会议,国股的、纯民企的,掌握第一线情况。


《中国地产报》列出业界呼声主要集中的几点:一是取消“认房又认贷”,二是适度降低二套利率和首付比例,三是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四是适当放开商住项目的限购限售。
这四条其实环环相扣,等同于给买方和卖房同时松绑。
前两条很好理解,首先解决愿意多买几套房的人的资格问题,然后再给二套降低首付、利率。
第三条调整普通住宅标准,就好比某地以前规定3万/平以下是普通住宅,3万以上是非普通住宅,区别就在于首付、贷款利率和契税等非普通的要远高于普通的。
但经历几轮涨价之后这城市房价几乎都变成非普通的了,有人就呼吁之前的认定标准要改,以此降低首付、利率和契税等等。
前面三条是给买房人降低成本,第四条“适当放开商住项目的限购限售”就很明白了,有人买了你也得让我可以卖。
《地产报》把房企的这些呼吁直接摆在台面上着实罕见,看得出,确实是急了,楼市和房企同在一条船上,不放大招可能就等着爆大雷给你看。
不过,上面这四条呼吁更像开胃菜,文末的那段才是硬料。
“保房企资金链,保交楼,松一切制约地产的干预政策”,特别是“降房价”“给予开发商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允许开发商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展开自救,以尽快回笼资金”,这几乎已经明摆着要降价促销。
而搁以前这可是极其罕见的事,不允许降价促销几乎是底限。深圳送首付卖房被举报叫停,昆山打折卖房被举报然后给了个“擅自大幅降价卖房”暂停网签。
这家报一直以来屁股那坐的都是相当的稳和准,能发出这种文章必然是有政策面的。
从这也能明白,上面对形势已经看得清清楚楚,低谷就是低谷,不景气就是不景气,不是单靠降点利息和首付就能让楼市热起来的。
房企的呼吁和买房人的选择,视而不见只会导致数据越来越难看,7月份的融资和贷款数据大幅下降就已经表明了。
官媒吹风,是一种信号,将会有越来越多、越宽松的松绑政策出现,25号央行、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直指“认房不认贷”。
最后,其实不论承不承认你都没法否认房地产在经济上的地位,现阶段稳住房地产经济,对整个宏观都具有托底作用,包括股市。
官媒极其鲜见提到要允许房企降价促销以回笼资金自救,等于把交易量先搞起来,这是真的楼市大招。
只不过,以前房价涨损害一部分人利益;房价跌了,必然会损害另一部分人利益。
没辙,谁让赚的都是交易对手的钱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恒大复牌 是凶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