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3-8-28 19:36:27

为了不走西方那一套 所以不能给国民发钱

不愿给老百姓派发福利,对鼓励人们减少储蓄、增加支出的政策变化,例如扩大医疗和失业救济金,也一直持抗拒态度。
“在扩大需求的具体措施方面,北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世界银行前中国区主任说,“主要是意识形态上的不愿意,***一再表示中国不应该建成一个西方式的福利国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Bert Hofman告诉《华尔街日报》,中国家庭从社会保障体系中获得的现金福利仅占该国GDP的7%,这一水平约为美国和欧盟的三分之一。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知情人士透露,对为什么不象美国在疫情期间那样给民众发放补助金,官员向跨国机构做了如上解释。


在这些会议上,中方官员还强调要避免经常项目赤字,以免加大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依赖程度。
知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北京接下来会继续专注于促进投资和自身的供应来源,它们可能不会采纳类似于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
知情人士称,中方官员告诉跨国机构的同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历了很多苦难——当时他住窑洞,挖沟渠——这帮助他形成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观点。
“中方传达的信息是,西方的社会支持只会助长懒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了解北京想法的人士表示,***早在2016年就曾表达过他对促进百姓消费的看法。
当年***在启动扩大工业改革后不久发表讲话说,中国不应该优先考虑需求,而应该解决“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更多的工厂和工业,以免过度依赖从海外购买西方供应的商品。
在后续讲话和著作中也警告说,如果北京采取过多措施支持家庭促进消费,将会带来风险。
在2022年《求是》的一篇文章中,他警告地方政府不要做出“过度保障”,这可能使国家陷入“福利主义”。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表示,北京的政策制定者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将资源转移到国有部门比把钱交给人民能够更快、更可靠地促进经济增长。
他说,北京认为消费者比国有企业更善变、更难控制,即使人们有了钱,也不一定会花更多的钱。
近期,中国的经济前景继续黯淡。制造业活动萎缩,出口下降,房价疲软,消费者价格指数陷入通货紧缩,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家庭消费自201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38%的水平上。美国的这一比例是68%。
投资银行瑞银(UBS)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家庭将可支配收入的33.5%用于储蓄,高于2019年的29.9%。中国家庭储蓄率一直位居全球前列。


在重要刊物《求是》8月16日发表的讲话中表明,北京有意避免采取更多西式刺激措施。他敦促“耐心”,并强调需要避免追随西方增长模式。
北京应该遵守财政纪律,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沉重债务问题。
熟悉北京决策的人士表示,***和他的团队认为,他们必须谨慎对待刺激措施,以免破坏限制债务和抑制投机的努力,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
知情人士透露,***的文章是有意在这个时候发表的。
他们说,借由公开这次讲话,意在回击国内外敦促北京采取更多措施帮助经济的声音,特别是那种针对家庭而不是政府项目的财政方案。
经济学家和熟悉北京想法的人士表示,北京接下来的经济措施要么是让政府在促进增长方面发挥核心作用的项目,要么是在投资基础设施,或是将资金引导到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可以推进共产党目标的特定行业。
当然,北京更不太可能发生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大变化,或者多年来向更加集中的经济控制转变的巨大逆转。
另一家党刊《学习时报》8月16日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反对向消费者发放现金。
该刊物称,“虽然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但这样做的成本太大,在中国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行的。”
《学习时报》的文章强调了长期投资拉动模式的好处,称“投资不仅能产生即时需求,而且是增长的真正动力”。
但许多经济学家担心,要让中国再次恢复活力,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等待的时间越长,陷入长期停滞的风险就越大,有可能使该国从全球增长的可靠来源变成世界经济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北京提供的刺激措施都是零零散散的,而且效果有限。

yinalan 发表于 2023-8-28 20:01:14

不能发钱,但可以给你放贷,居民有钱了,银行钱撒出去了,又赢麻了。。。

cc果冻 发表于 2023-8-28 21:12:40

50年代出生的人,非常拧巴,扭曲的可怕,根本就讲不清楚,我爸就这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了不走西方那一套 所以不能给国民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