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3-10-21 19:45:02

A股跌到高管们都疯了

本帖最后由 寂静回声 于 2023-10-21 19:47 编辑

近期,东方雨虹的董秘发了朋友圈,直接对着A股大骂,说他不理解明明公司业绩那么好,股价可以跌成这样。
甚至连发了11个为什么?这条朋友圈很快刷屏。


先科普下,董秘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漂亮女秘书,在上市公司中这个职位属于级别非常高的高管,门槛很高。
东方雨虹被称为“防水茅”,是一家做建筑防水的公司,高峰期公司估值1000多亿,现在跌了很多,只剩下600多亿。
跌成这样,难怪这种级别咖位都忍不住破口大骂。


然而东方雨虹搞防水,跟房地产有关,现在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未来很差,你这种下游公司能好到哪里去。
既然那么看好自家公司,为什么不真金白银回购注销股票,让投资者看到决心呢?
说白了,口嗨呗。
不过也证明市场真的差,把一个曾经千亿市值公司的董秘搞崩溃,可想而知。


10月12日,辽宁大连发生黑天鹅从天而降、砸碎汽车车窗的事件,引发热议。网民惊呼:“黑天鹅出现,是股灾的象征!上一次黑天鹅事件发生在2021年9月,一只黑天鹅突降到天安门广场,被围观一个小时不飞走。


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IMFC)在摩洛哥召开年会,央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发表讲话,对包括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内的全球经济领导人回应中国经济放缓等问题。
潘功胜声称,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金融稳定、风险可控;下一步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
而西方媒体几乎没有提及潘功胜所说的只言片语,集体冷落释放的虚假经济利好消息。
潘功胜讲话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A股就跌到了低谷。股民的信心也跌入了低谷。


10月16日,中国A股大盘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创业板指跌2%至1956.72‬点,创下3年半新低。半导体芯片股全线下挫,包括存储芯片、氟化工、光刻胶、锂电等新能源赛道板块跌幅居前。
号称中国电池大王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宁德时代,是电动汽车的电池等设备的供应商龙头,当日股价跌超3%,创2年半以来新低。而在8月,该股曾因被外资买入而价格上升。
个股也是跌多涨少,共有1523只个股上涨,3566只个股下跌。不少个股已经创出年内新低,除了宁德时代,还包括五粮液、海天味业、中国中免、金龙鱼、洋河股份等。这部分股票是很多外资长期持有的,也是多为中国公募基金所持有的重仓标的。其中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阳光电源、金山办公等,是公募前十大重仓股。
16日A股惨跌之后,再次出手救市。当日晚间,有中国石化等十八家上市央企宣布回购公司股票,或发布增持公告。
有近20家A股上市公司称,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相关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超过40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及董监高等相关股东“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
央企到民企龙头的一致行动,显然来自高层的部署,以期达到控制金融风险、避免市场信心崩塌的目的。
旅美财经评论人士张经纶10月16日表示,现在中国经济萎靡不振,房地产爆雷引发的金融危机一触即发,股市时时有不可测的风险。、
要保金融稳定,控制风险,包括避免股市崩盘,就是利用这个制度,强力介入和干预债务和股市。A股是权贵圈钱的地方,他们会用一切手段维护这个赌局外在的门面,以便吸引外资和散户拿钱进入。
但是,外部大环境已经改变,外资大规模逃离,自己关起门来玩股市,早晚会玩不下去


这两天还有一个瓜,也是类似。
有个不太出名的私募基金,发了一篇给投资者的报告,用词可以说是极度悲观,看得出来他们比东方雨虹的董秘还崩溃。
他们觉得这次的危机比97年和08年那会还严重,认为中国有能力走出来,但需要5-10年。
甚至他们建议顾客全部赎回,感觉下一步就是要清盘了...
具体内容太悲观我就不晒出太多,加上他们公司现在也发了公告,说这不是他们写的,这个私募叫鼎泰。
这时候发表如此悲观言论,好听点叫被市场跌怕了,难听点就是技术不行,给自己找个台阶。
但可以确定,他们也崩溃了...
像今天,经济数据公布,其实是非常好的。
从数据看,前三季度国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即便是三季度,市场一开始悲观预期为4.5%左右,想着要靠第四季度拉一下才能达到今年5%的目标,但目前数据超预计都去到4.9%了。
挖深去看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增长的不错,甚至连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名义同比增长了6.3%。
这都在说明经济复苏苗头明显,一切都在向好的趋势。
结果,A股收盘下跌达到4732只.....


在中国,投资股市的散户多数都赔了钱。中国股市原有两亿多散户小股民,由上班族、公务员和其他普通民众组成,他们是中国A股市场的主力军。
但现在散户对中国股市普遍绝望,目前仍然活跃的已不到5000万。也就是说,1.5亿左右股民已经被套牢,或者是逃离了市场。
一些散户通过公开平台留言批评说,股市疯狂IPO(首次公开募股)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疯狂收割小散,这是别人制度上故意设计的。
美国散户可以T+0(可当天买入和卖出),可以跟量化大户对冲做空,但是中国散户的所有的这些权利被剥夺。而量化大户,却可以绕道进行T+0。


2023年,监管部门允许上市公司在上市首日通过转融通业务,用融券卖出限售股份。
股民认为,卖融券抛限售,打压股价获利,这种制度就是明摆着要吃股民的血汗钱。
缅北诈骗集团曝光后,中国股市被股民看作是缅北,有的干脆称A股市场为“缅A”。还有人说,比缅北还厉害啊。缅北现在家喻户晓,老百姓都知道要保护自己。
沪深股市可是国家级的宣传,骗你没商量呢!
有股民精辟形容中国股市现状:管理层把它当成融资市场,抽血不止;里面的大股东以上市变现为目的,减持为上;各类大鳄胆大包天,瞒天过海;小散把它当赌场,火中取栗,刀口舔血。
外资也忍受不了了,全球最大资产管理集团贝莱德9月宣布,将于11月7日关闭其在中国的主题基金。过去20年来,贝莱德在各国投资几乎无往不胜,唯独在中国遭遇亏损。


美国彭博社10月20日报道称,随着全球投资者大举撤离中国股市,外国基金管理公司正在抛售中国科技行业的一些大公司。
EPFR Global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数据显示,美国和欧洲基金管理公司本月迄今已净卖出16亿美元的中国股票,此前9月份净卖出35亿美元。
由Gilbert Wong和Laura Wang领导的大摩策略师团队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科技公司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包括腾讯(Tencent Holdings Ltd.)、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和京东(JD.com Inc.)在内的公司遭到的抛售最多。
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措施,经济数据也有所回升,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股市仍在苦苦挣扎。
反映中国内地股票的沪深300指数本月迄今已下跌逾4%,周四跌至11个月低点。
而反映中国公司美国存托凭证的纳斯达克金龙指数10月份至今也已经重挫7%。


以Laura Wang为首的大摩策略师团队在周四的另一份报告中写道,投资者情绪“可能会保持脆弱,而如果没有有意义的宏观经济改善、政府刺激措施的加强和/或额外的持续市场流动性支持,外国资金外流可能会在短期内持续。”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其他遭到大量抛售的公司包括美团和携程集团,而TAL Education Group是唯一录得可观净流入的公司。
周一A股开盘,三大指数全线低开,上证指数低开0.33%,跌破3000点,刷新2022年11月以来新低。创业板指低开0.72%,刷新2020年4月以来新低;深成指低开0.52%,为2020年3月以来新低。
对于市场的加速下行,市场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四方面因素所致:一是资金面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二是大量权重股都出现了调整;三是情绪面市场信心受到一定程度打击;四是海外相关不确定性。


美国共同基金发行人先锋集团10月17日表示,已出售与马云投资的蚂蚁集团的合资企业的股份,加速退出中国共同基金市场。
先锋集团出售了与蚂蚁集团在一家机器人咨询合资企业中所持的49%股份。先锋集团表示,将优先考虑可提供自己的投资产品和服务的地区。
先锋集团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Malvern,该公司在给彭博新闻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先锋集团将(在该合资企业的)占少数的股权出售给蚂蚁集团,从明年开始,蚂蚁集团将保留该公司的全部所有权。
这家机器人咨询公司名为先锋领航投顾(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拥有超过300万用户。截至2021年初,其管理资产为69亿元人民币。
这家美国资产管理巨头今年早些时候决定关闭在华业务并退出咨询业务,距离完全退出中国又近了一步。
红杉资本等其它公司也正在剥离在中国的业务,以应对美中之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周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揭示了该问题的严重性。
首先,尽管中国公布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幅达到4.9%,强于预期,但中期前景已明显恶化。
IMF认为,中国未来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仅为4%,低于一年前预测的4.6%。这使得中国摆脱债务泥潭的难度比10多年前经济增长率为10%时要大得多。
其次,IMF还提高了对中国政府赤字的预测,认为到2028年,该国赤字与GDP之比将从今年的7.1%升至7.8%。
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接近这一水平,这一情形当然不能令人放心。
问题不在于中国的中央政府,而在于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融资平台大举借款、为城市发展项目提供资金。
目前,这些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与GDP之比为45%,如果将其计入中国的政府债务,到2027年,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将升至149%,高于意大利的141%。
随著作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土地出让金已经枯竭,中国地方政府在偿还债务方面困难重重。
事实上,IMF估计,30%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就无法生存。
这对中国的银行来说是个大问题,毕竟这些银行持有大约80%的地方政府债务。
IMF估计,仅这些债务重组成本的一半,就将使中国的银行背负4,650亿美元的减值支出,使吸收损失的资本与资产之比下降1.7个百分点。
与全球同行相比,中国的银行资本本来就不是很充足。IMF对全球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表明,如果发生经济衰退,将会大量消耗这些资本。
IMF为中国模拟了一种不利情景,即三年内平均年增长率为1%而不是5%,且房地产贬值。
结果是:2025年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将从去年的11%骤降至7.1%,是压力测试的所有地区中最差的。


这种可能性有多大?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危机以及21世纪头十年的欧元区金融危机都因外国资本出逃而大大加剧。
相比之下,中国是世界的净贷款国,严格控制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中国的债务是向本国人举借的。
中国的银行也大多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拥有或控制,估计政府不会让这些银行倒闭,从而会防止出现银行挤兑和恐慌。
在20年前中国上一次银行业危机中,不良贷款按面值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接收。
但有时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因为本地投资者的逃离,而不是外资出逃。
金融危机也不总是像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样迅速而剧烈。
有些危机是经年累月,如20世纪70年代的西班牙、80年代的美国(储贷机构)、以及90年代的瑞典和日本的金融危机。


中国巨额债务的源头在很多方面都是典型的道德风险案例,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借到这么多钱,是因为贷款人认为中国政府会出手相救。
但这种假设是建立在隐性的保证上,而不是明确的担保,这种模糊性可能会破坏稳定。
研究公司荣鼎集团的中国市场研究总监Logan Wright称,中国的金融危机不会源于外部冲击,或是反映市场价格下跌的资产突然重估。在投资者认为政府会支持他们的资产,却发现政府并非如此时,危机就会发生。Wright表示:“金融市场需要迅速对这些风险重新定价。”
例如,“房地产行业以前被认为大到不能倒,直到中国政府自己的政策重点突然被认为有所不同。随着越来越多开发商的财务状况日益受到怀疑,信贷风险很快就出现了。”
Wright说,随着政府的隐性支持从外围资产中撤出,投资者也许会认为这种支持不再适用于小型银行、房贷和地方政府等核心资产。他表示:“这就是通向危机的潜在道路。”


不过,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Martin Chorzempa说,中国的债务规模太大,经济增长速度太慢,不可能像20年前那样将不良贷款问题掩盖起来。
他还担心,在习近平治下,治理的质量已经恶化。
他说:“我担心人才外流、公布的经济指标减少、中国经济辩论的空间缩小。这些都让我担心他们可能不了解全貌。”
这对世界其他地区意味着什么?如果金融困境持续数年,会削弱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将抑制进口需求,同时导致出口大增,对外国生产商造成压力。
虽然中国的金融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有限,这会限制危机的蔓延,但就绝对规模而言,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十分庞大,一旦开始出现动荡,国外似乎肯定会以某种方式感受到冲击波。


10月18日,王毅在记者会上回答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同其它各国相关倡议机制的关系时声称,“我们不妨在国际上比一下,看看谁能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更多的公路、铁路、桥梁,谁能为低收入国家的老百姓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体育馆。我们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底气。”
王毅此番话是针对美国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倡议(PGII)”。去年6月,拜登在七国集团(G7)峰会上宣布,PGII正式启动。该倡议被指意在对抗“一带一路”。
今年9月,拜登在G20峰会上提出连接南亚、中东和欧洲的经济走廊项目。


IP地址显示在加拿大的网友“边城蝴蝶梦”发帖说:“有这么多钱,为啥不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我实在想不通。”
“kuukig”说:“用了中国老百姓的钱,在国际上做大佬,还要比阔气。”
“啊呢543210”嘲讽:“真有本事!自家人都富得流油了?赶上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了?”
“西红绿柿”说:“比下哪国韭菜好割。”

大色猫 发表于 2023-10-21 20:21:22

我的很多合同都是董秘签的字。没见过女的当董秘。哈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股跌到高管们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