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菲律宾就南海问题达成临时协议
中国与菲律宾就南中国海的一起争议事件达成一项临时协议,该协议是在三中全会后达成的。一个月前,菲律宾军方报告称,中国海警使用强力水炮阻止菲律宾海军人员运送补给品。
中菲两国的协议规定,双方将“共同管理海事争端并缓解地区紧张局势”。
然而,中国声称将监控菲律宾在海上运送补给的活动,并表示这将需要“事先通知”北京,这引起菲律宾当局本周表示坚决反对。
中菲两国的不同声明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在外交上的一种平衡策略,即在缓和争端和维护国内声誉之间寻找平衡。
这种策略通常涉及搁置争端,同时在言辞上表明北京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决心。
“在有争议的地区,我们可能会看到紧张局势增加,但本质上这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主权争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扎道炯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叙事,解决方案是不太可能的。然而,努力的目标是防止争端升级为冲突。”
这种较为温和的外交和防御立场也在中国新发布的未来十年改革方案中有所体现,这一文件上周在第三次全会期间获得政治精英的批准。
“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这项涵盖经济、治理、军事和安全方面的综合改革计划,要求中国的党、政府和军队“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改革方案旨在五年内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了解中国未来参与国际事务和国内的经济战略提供了一瞥。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外交风格从温和转向强硬,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逐年扩大。
然而,中国政府近期采取较为温和的语调,将重点放在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方面。
“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外交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方案写道。
在这份两万字的文件中,北京还强调继续进行军事改革,以维护海洋权利,保护北京在南海的利益,并建立一个“高效协调”的国家安全体系,以确保主权和领土完整。
“加强落实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制度和机制,深化军队的政治建设,”文件称。
“我们需要记住,南海的局势不仅取决于北京的愿望或偏好,也取决于菲律宾的国内政治,”扎教授说道。
“菲律宾的中国政策是内政。对北京来说也是如此。双方都不能影响对方。”
三中全会和改革方案延迟近一年才推出,被认为是内部对国家未来十年方向进行了重大辩论的迹象。
其内容也反映了外交理念的重大转变,文件强调增加对国际贸易的开放,并与全球经济规则对齐,同时也希望加入超越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框架,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经济和安全是不可分割的,”扎教授说。
“没有与邻国的稳定安全关系,就没有经济机会。
“为避免未来的冲突做准备的同时,经济基础也是有必要的。”
尽管中菲两国的主权争端在1994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愈发激烈,但两国的贸易关系却出人意料地增长。
2023年,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进出口总贸易额为43亿美元,其次是日本的21亿美元和美国的20亿美元。
今年6月,菲律宾社会经济规划部长表示,尽管南海紧张局势加剧,菲律宾仍对“任何国家,包括中国”的投资和贸易持开放态度。
尽管马尼拉加入了美国总统拜登的PGI吕宋走廊,并在今年退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北京仍然承诺在未来十年进一步发展这项全球贸易计划,以促进其国内的经济发展。
中国还旨在吸引外资到其欠发达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加强国家控制的同时,对经济参与采取微妙的调控。
然而,分析师和投资者担心没有北京的直接干预,中国的经济前景令人担忧。
“随着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加速演变,局部冲突和动荡频繁,全球问题加剧,外部打压和遏制升级,中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期,”说明文件中警告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