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4-9-13 16:34:55

蒸发500亿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上半年亏损5.4亿!

近日,机器人厂商们纷纷交出上半年“成绩单”。


有的“卖机子”的厂商扣非净利润亏损幅度已显著收窄;有的伺服厂商由盈转亏;甚至还有部分厂商利润的大幅下滑,处于“寒潮”之中。
最受关注的“人形第一股”的表现,也难逃成为舆论的中心。
截至2024年6月30日,优必选实现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86.6%;毛利1.85亿元,同比增长超两倍,增幅为213.9%,毛利率为38%,相比去年有明显改善;亏损小幅收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同比收窄23.75%。
尽管4.87亿元的营收属实较2023年同期的2.61亿元有所提高,但优必选仍要直视亏损的现状。

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亏损达到5.30亿元,期内亏损5.4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48亿元减少了1.5%。

尽管亏损幅度已经有所缩小,但实际亏损数额仍然较高,优必选的压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

相比较2023年,优必选三大主营板块也有所变化。

AI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业务仍是中流砥柱,营业收入为1.6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567万元增长112.9%。

其中,来自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的营业收入为1.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500万元增长105.5%。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营业收入则出现了下滑,为5960万元,同比减少了22.4%。该业务板块的营收贡献比例也从之前的29.4%下降至12.2%。

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营业收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达到了909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220万元大增309.5%,占比也由8.5%增至18.7%。
今年上半年,优必选研发费用小幅增长1.4%,从2.24亿元增至2.28亿元。

毋庸置疑,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投入是不小的,但这也没能让其所在板块成为优必选的动力源,占比不足两成。

此前,优必选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销量仅为10台,收入共5980万元。

换算下来,Walker系列平均每台598.8万元。
国内市场上,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差异较大。

有售价9.9万元起的宇树G1量产版机器人,而它的H1人形机器人售价约65万元;

乐乐聚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定价在60万到80万元之间;

还有走“亲民路线”的众擎机器人,其面向科研教育打造的首款双足人形机器人SA01售价仅为3.85万元,以及计划开发一款体积更小、预计售价为1.85万元的双足机器人。

这样对比下来,优必选的定价可谓“天花板”。

毕竟,并非每位消费者都能对如此定价的产品报以认同,当然,这并不排除那些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买家。

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考量,追求产品的卓越品质与合理价格始终是产业链中各家企业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与历史高点相比下降了约75%,优必选总市值也缩水约73%,减少955.33亿港元。

相比于收盘价,优必选市值也相应蒸发了500亿港元。

经历了6个月的大起大落,优必选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记忆中“最熟悉”的股价。

不置可否,优必选在上市时,便处于“寒冬”中。

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3上半年,优必选分别亏损约7.07亿元、9.175亿元、9.874亿元和12.646亿元。

不仅如此,该公司的毛利率也在下滑,从2022年的39.4%降至2023年的31.5%。
戏剧性地变化或许折射了人形机器人领域正逐渐失去其神秘魅力。

人形机器人是个“烧钱”的游戏,早已不是个秘密。

赚得多,不代表不亏钱。就像薪资永远赶不上物价的飞涨,收入往往难以与支出实现对等。

同时,让不少厂商们和投资者望而却步的是一些逃不开的现状,如昂贵的制造成本、研发与生产的挑战、市场应用及销售的困境等。

沦为“一界凡人”的优必选又何时能重回神坛,值得期待一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蒸发500亿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上半年亏损5.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