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5-4-3 11:14:16

设备半停机状态下维护滚动轴承润滑脂


https://s3.bmp.ovh/imgs/2025/04/03/52512aba2cb40099.jpg



轴承润滑脂通常用表观粘度或相似粘度来表示,在说明润滑脂的粘度时,必须指明温度和剪切速度。

选用滚动轴承润滑脂时,主要根据轴承的工作环境、工作温度、荷载情况等。
主要指工作环境的最低和最高温度、空气湿度、是否含有腐蚀性气体或过多的灰尘等。
例如在严寒地区室外使用时,应选用锂基低温润滑脂;在湿度较大、水分较多的场合应选用钙基润滑脂;
在干燥、水分较少的场合,适宜选用易溶于水的钠基润滑脂。
滚动轴承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另一个是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
工作温度较高时,应选择滴点较高的高温润滑脂。实际最高工作温度应低于润滑脂滴点10-20C (合成润滑脂应为20 ~ 30C)。

对重载荷,应选用锥人度较小的润滑脂。在高压下工作时,除要求锥人度小以外,还要求有较高的油膜强度和挤压性能。
滚动轴承的注脂工具有手动注脂和压力注脂两种型式,俗称为油枪;
较大的生产、使用和修理单位则可能使用带有计量装置的专用注脂机(罐或桶)。

对于密封轴承,在生产时就已经充填了适当的润滑脂;对于开式轴承,虽然设置密封装置来防润滑脂的泄漏,但在使用中仍会因少量的泄露等原因而逐渐减少,需要进行不断地补充。

实践证明,轴承中注入润滑脂的多少对其运行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注脂量过少易造成润滑不足,严重时导致干摩擦,产生较高的热量,并因磨损而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轴承报废,有可能对整个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注脂量过多则会导致轴承滚动体滚动阻力较大,轴承内的润滑脂温度较高,当达到其滴点时将化成液体而流失,最后出现上述注脂量过少的严重后果,另外泄漏的润滑脂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环境。


注脂量的原则:在能保证轴承的充分润滑的前提下越少越好。
通过实践经验总结,下述原则是比较合适的。
对开启式轴承,比较合适的油脂注入量应视轴承室空腔容积(将两个轴承盖与轴承安装完毕后,其所包容的内部空间中空气占有的部分。


润滑脂的预计寿命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例如润滑脂的种类、轴承的转速和温度、工作环境中粉尘和腐蚀性气体的多少、密封装置的设计和实际作用发挥的情况等。
对于密封式或较小的轴承,轴承本身和其中的润滑脂两者之一都决定了一套轴承的寿命。无需也不可能在中途添加或更换润滑脂。
根据经验,温度对补充油脂时间间隔的影响是:当温度(在轴承外环测得的温度)达到40C以上时,每增加15C,补充油脂时间间隔将缩短一半。


对于楼主的滚动轴承的工况,设备每两周运行半小时,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存放时间远大于工作时间。
长期静置会导致润滑脂稠度变化、基础油分离,甚至硬化。长期停机肯定会积累灰尘、水分或杂质,污染润滑脂。
每年至少一次,通过取样分析润滑脂的理化性能(如稠度、污染度、酸值等),判断是否出现硬化、变色(氧化)、污染(如混入水或颗粒物)等问题。
由于轴承转速低且间歇工作,润滑脂消耗量极少,建议每次仅补充少量(如每次0.5-1Kg),避免过量。
通过轴承座的标准加油嘴,用脂枪缓慢注入润滑脂,在轴承运转状态下缓慢注入新脂,利用旋转离心力使新脂均匀分布,并推动旧脂从排脂孔排出‌。
由于设备长期停机,建议选择锂基润滑脂(如复合锂基脂),其抗氧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设备半停机状态下维护滚动轴承润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