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昨天 14:48

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在非标设计有个屁用


https://s3.bmp.ovh/imgs/2025/04/15/f87802c0f00c56be.jpg
https://s3.bmp.ovh/imgs/2025/04/15/52a1f13c170c6aa8.jpg
https://s3.bmp.ovh/imgs/2025/04/15/3cbeac8f749b23f3.jpg



我把楼主自适应切葱的问题分别输入给通义Qwen-QwQ-32B和deepseek满血版。
为了实现大葱切根机械结构的自适应深度调节,可以结合传感器反馈和机械结构设计,以下是一个分步骤的解决方案:

1. 核心设计理念
通过实时感知大葱根部位置并动态调整切割深度,确保切割深度始终适配不同长度的大葱根部,避免损伤葱白或残留根须。

2. 关键机械结构设计
(1)浮动式刀具支架
原理:利用弹性元件(如弹簧或气囊)使刀具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浮动能力,根据接触阻力自动调整高度。
结构:
刀具安装在浮动支架上,支架通过弹簧或气缸连接到主机械臂。
当刀具接触地面时,弹簧压缩或气缸压力变化,使刀具自动下压至预设深度。
优势:无需复杂控制,成本低,适合连续作业。
(2)主动式高度调节系统
原理:结合传感器实时反馈和电动/液压驱动,主动调整刀具高度。
结构:
传感器:在刀具前方或侧面安装压力传感器或视觉传感器,检测大葱根部位置。
压力传感器:通过触地压力判断根部深度(简单但精度有限)。
视觉传感器(如摄像头+AI):识别大葱根部高度,计算切割深度(精度高但成本高)。
执行机构:电动推杆或舵机驱动刀具升降,根据传感器信号实时调整高度。
控制逻辑:预设切割深度范围(如葱白保留2-3cm),通过PID控制算法动态调整。
(3)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构
原理:采用四连杆或铰接结构,使刀具在行进中自动适应地面起伏和大葱根部位置。
结构:
刀具安装在可摆动的连杆末端,通过地面接触点的位移自动调整角度和高度。
优势:无需传感器,依赖机械联动实现自适应,适合复杂地形。
3. 系统集成方案
方案一:低成本浮动式结构
组成:
浮动刀具支架:弹簧+导向杆,允许刀具在垂直方向浮动。
限位装置:设置最大下压行程(如2cm),防止过度切割。
动力系统:拖拉机或电机驱动横向移动,带动刀具沿行进方向切根。
工作流程:
刀具接触地面时,弹簧压缩至预设行程,切割深度固定。
适用于根部长度差异不大的场景。
方案二:智能主动调节系统
组成:
压力传感器阵列:安装在刀具前方,检测根部触地压力。
电动推杆:根据压力信号调整刀具高度。
控制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如Arduino/STM32)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控制推杆。
工作流程:
传感器检测到根部压力变化时,控制器计算目标高度。
推杆驱动刀具上下移动,确保切割深度恒定(如始终保留2cm葱白)。
方案三:视觉+机械联动系统
组成:
摄像头+AI识别:实时识别大葱根部位置和高度。
舵机/伺服电机:根据AI指令调整刀具角度和高度。
机械臂:多自由度结构,适应不同方位的大葱。
工作流程:
摄像头扫描大葱,AI定位根部深度。
机械臂自动调整刀具位置,精准切割。
4. 优化设计要点
刀具材料:采用锋利的不锈钢或硬质合金刀片,减少切割阻力。
防堵设计:刀具后方设置清理刷或气流装置,避免泥土堆积。
速度匹配:机械行进速度与刀具调整响应时间匹配,避免滞后。
冗余保护:设置最大压力阈值,防止刀具过载损坏。
5. 应用场景选择
浮动式结构:适合根部长度较均匀、地形平坦的种植区。
主动调节系统:适用于根部差异大、需精确控制的场景(如商品葱种植)。
视觉联动系统:高端自动化农场或科研场景,追求高精度和适应性。
6. 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明确大葱种植密度、根部长度分布、作业环境等参数。
原型设计:选择浮动式或主动调节方案,绘制机械结构图纸。
传感器选型:根据预算选择压力传感器或视觉系统。
控制算法开发:编写PID控制程序或AI识别模型。
测试与优化:在实际环境中测试,调整参数以平衡精度与效率。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机械装置能够根据大葱根部的实际高度动态调整切割深度,实现高效、精准的自适应切根作业。通义Qwen-QwQ-32B
针对大葱自适应切根深度的机械结构设计,可以通过以下纯机械方案实现,无需依赖电子传感器,确保结构简单、可靠且适应性强:

‌核心设计思路‌
通过‌机械仿形+浮动刀架+弹性反馈‌的联动机制,让刀具根据大葱根部的实际位置自动调整切割深度,适应不同土壤条件和大葱尺寸。

‌具体机械结构方案‌
1. ‌仿形压板+浮动刀架‌
‌功能‌:利用大葱茎叶部分作为参照物,通过仿形压板接触茎叶,联动刀架调整切割高度。
‌结构组成‌:
‌仿形压板‌:位于刀具前方,与大葱茎部接触。压板通过弹簧或配重块施加轻微下压力,确保始终贴合大葱茎叶。
‌浮动刀架‌:刀片安装在可上下滑动的刀架上,通过连杆机构与仿形压板连接。当压板随大葱高度变化时,刀架同步升降。
‌限位弹簧‌:刀架与机架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提供弹性缓冲,避免硬性碰撞损坏刀具。
2. ‌土壤阻力反馈机构‌
‌功能‌:根据土壤硬度和根须阻力,动态调节刀具切入深度。
‌结构组成‌:
‌阻力感应板‌:刀片后方安装倾斜的阻力板,切入土壤时阻力推动板面,通过杠杆放大阻力变化。
‌滑轨+弹簧组‌:阻力板与刀架通过滑轨连接,土壤阻力越大,推动刀架向上抬升(切割变浅),反之则下沉(切割加深)。
3. ‌自适应刀具角度调节‌
‌功能‌:刀具角度随根部深度自动倾斜,减少切割阻力。
‌结构组成‌:
‌旋转刀轴+活动铰链‌:刀片安装在可旋转的刀轴上,通过铰链与机架连接。
‌重力平衡块‌:刀轴末端设置配重块,利用重力使刀片自然贴合根部曲线,避免切入过深。
‌工作流程‌
‌大葱定位‌:大葱茎叶被导向装置引导至仿形压板下方,压板贴合茎叶确定初始高度。
‌深度联动‌:仿形压板通过连杆带动刀架下降,刀片接触根部。
‌阻力反馈‌:土壤阻力通过阻力板反馈至刀架,动态调节切割深度(硬土则浅切,软土则深切)。
‌角度调节‌:刀具随根部形状倾斜,完成平滑切割,避免损伤葱白。
‌关键部件优化‌
‌刀具材质‌:采用高碳钢或陶瓷涂层刀片,减少磨损。
‌弹簧预紧力调节‌:设置可调螺丝或配重块,适应不同大葱品种和土壤类型。
‌仿形压板柔性接触‌:压板表面包裹橡胶或软塑料,避免划伤茎叶。
‌优势总结‌
‌纯机械自适应‌:无需电子控制,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动态调节‌:仿形+阻力反馈双重机制,精准匹配实际需求。
‌兼容性强‌:通过更换弹簧或调整限位螺丝,快速适配不同作业场景。
该方案特别适合中小型农业机械,可集成到大葱收割机或切根流水线中,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和切割质量。
Deepseek满血版
看似有根有据,其实全不对。因为当人面对“切葱深度”这个问题时,他会想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大葱根部?
大葱的根部指的是植物地下部分,负责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固定植株。大葱(Allium fistulosum)属于百合科葱属的植物,其根系为线状须根类型,这些根着生于短缩茎的茎节上。随着大葱植株的成长,新的根不断从茎盘处长出,通常一株大葱可以有50到100条根,长度大约在30至45厘米之间。
此外,“葱白连根”是指大葱靠近根部的白色部分,包括了白色的假茎以及连接的根部(即葱须)。这部分在一些食疗或者传统医学中可能会被用到。而在日常烹饪中,葱须一般不食用,但在某些菜肴中会保留一部分作为装饰或者增添风味。
https://s3.bmp.ovh/imgs/2025/04/15/d8f31074ba2494fb.jpg

当提到“大葱切根深度”时,通常是指在收获或处理大葱时,从根部切除的具体位置。
在收获大葱后,为了便于清洗、储存或销售,通常会将大葱的根部和顶部的一部分进行修剪。切根的深度会影响到大葱的外观以及保存时间。如果切得太深,可能会伤到葱白部分,影响美观并且可能导致病菌侵入,缩短保存期限;如果切得太浅,则可能残留泥土,不利于清洁。

理想的切根深度一般是在尽量靠近根尖的地方切割,同时确保不损伤葱白部分。这样既能保证大葱的美观,又能有效清除根部土壤,利于后续的处理步骤。

然后再了解人工切葱流程有什么不足?

使用人工保证大葱切根深度的过程虽然直观且灵活,人工操作速度较慢,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大葱时,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
长时间进行重复性切割工作会导致工人疲劳,增加身体负担,降低工作效率。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分散、技能水平差异等,很难保证每个大葱的切根深度完全一致,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那显然自动化切葱应该是要弥补人工切葱的劣势,那自动化切葱现在有什么不足之处?
自动化设备工作最佳状态是基于输入物料的一致性,与人力操作相比,自动化设备在应对不同规格或特殊处理需求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如果大葱的大小、形状差异较大,肯定会影响切割质量,甚至导致设备堵塞或其他问题。
还有其它诸如初期投资高,维护成本高,占地面积和能源消耗等。

如果不去研究如何保证大葱一致性,而是设备去自适应大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来保证切葱深度呢?
这时就需要这两个推理模型给出的方案了,但是柔性机构啊,深度学习啊,智能传感器啊,什么视觉识别啊。
这是切葱吗,这是切割晶圆吧。
需要较高的技术研发成本,以及对于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等。此外,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可能也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
半导体行业可以接受,但农产品加工是绝对不可能的。
从整体效率和成本角度来看,提高大葱生产的标准化是更为合适的方法。
标准化生产能够使种植、收割、加工等环节更加流程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高整个生产链的效率。
标准化有助于确保每一颗大葱的质量稳定,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一致性,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方便了后续的加工处理。
当然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农业实践中实施一系列改进措施,什么优良品种、什么优化种植技术、什么改善田间管理和采后处理流程等。同时,还需要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支持,这就跟机械设计没什么关系了。

本身楼主的问题就是缘木求鱼,这是个系统性问题。AI能解决的吗,现阶段的基于大模型架构的生成式AI它就是个猜文字生成概率模型。
之前就发现大模型AI会把滚珠花键和滚珠丝杠相混淆,因为在大模型的训练数据中,滚珠二字更多是与丝杠组合在一起的。丝杠杆有外螺纹啊,所以一问大模型关于滚珠花键的花键轴问题,大模型AI就告诉你,花键轴有外螺纹,花键套有内螺纹,滚珠在其中。
你说大模型有对传动件的实物概念吗,没有的。
它什么都没有,它只对物理世界的文字描述,而文字描述并不能涵盖物理世界的全部。
要不然人长五官干什么,五官可以突破文字对物理世界描述的局限。
https://s3.bmp.ovh/imgs/2025/04/15/9335e92d7603fb9c.jpg

刘嵩 发表于 昨天 15:27

肯定有用啊,以后肥膘工程师都下岗了,然后用软件设计,老板们喜闻乐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在非标设计有个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