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998 发表于 2025-5-5 11:39:28

数学模型必须严格依托于数学,不能去拼凑小片段

我聊过大量数学模型?可以人家感觉有些放肆,问我能不能完整说一套数学模型的例子?我说当然可以,随便!下面就完整说一个加热炉的数学模型!

玩加热炉需要具备啥专业呢?首先是热工,因为燃烧属于工程热力学,不同热值燃料、不同的助燃剂混合形式最终形成的火焰模型差异很大,你需要首先建立火焰模型!之后才能确定温度场的梯度关系,火焰模型定了,就是扩散问题,进入传热计算,而热传导有三种形式,同时附之以流动计算,

上述问题总结一下,你需要有非常好的热工计算能力,还要传热与流动的解算水平,很不幸,阿拉大学时代专业课基本都是最高分!哈哈,就是模型概念方面绝不会有一丝含糊,一句话,我玩这些,最不济就是精度问题 ,断然不会出现技术方案设计的错误!

初始模型框架起来之后!就是各种工况的“适应性”,因为火焰模型不是你家煤气炉,煤气炉调节范围很大,而工程烧嘴都是大嘴子,就是调节范围比较小,不能剧烈改变工况,于是,设定好各种工况之后 ,建立“稳定时间”,也就是你改变燃烧特征之后,系统属于“大滞后”,不可能随你燃烧器而立即稳定下一个热场,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热扩散,稳定下来,进入下一个工况!

谈事情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扯淡,各种煤气,包括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混合之后热值波动范围,每一种烧嘴都有嘴子自身特性,热值改变、流量变化都产生新的火焰模型,新火焰模型对应新的扩散模型,必须是数学关系!

于是,一步一步玩出分成四个或者五个温度场大一个炉子,前面一大片显示器,分别显示几十个烧嘴的特性,入口热值,混合配比,过量系数,火焰自身梯度,大温度场的变化过程!几个温度场过渡衔接区域的温度,最终就成型了,

当然 ,李爷炉体结构设计本身很棒,我就玩耐火材料,高温砌筑,炉子步进是液压的,当然天然就是我长项,

哈哈,他们想不到的是,阿拉自己就能完全玩了,当然,现实世界是不会这样的,阿拉画图很贵,欧洲人才用李爷的侉子画图,老汉人成本无力负担,

最终 ,卖出整套热力模型,包括烧嘴布置、温度场监测,大滞后模型的前馈调节 ,需要编程李爷提供完整PLC程序,

随后人家自己上侉子画图,李爷转入“工程咨询”,就是炉架子钢结构设计,耐火材料吊挂与砌筑,液压系统配置,汽化水冷系统的布置,就是指导画图了,

讲完了吗?我觉得完全说明白了!当然 ,你马上就问。椅子多少钱?当然是过了100万 ,尼小目标达到了吗?

李爷的齿轮椅子现在推到了100万,哈哈 ,液压椅子还有差距,大致明年有人达到,而这个炉子模型你要精通了,当然一步就迈过去了!,

记得一定玩完整模型,切忌不要去“拼凑经验小片段”,那样你一辈子就停留在那里了,老汉人特别喜欢“拼凑经验小片段”,思维当然就是汗逻辑,所谓的“就事论事”,李爷一辈子都不会如此,凡事走数学,这样,你30岁之前就融入世界了,

changkongceyi 发表于 2025-5-5 15:40:57

展会看拉力试验机...
展方解释高温拉伸测试...
说他家的精度比进口差点儿...
俺说那因该是温度那块控制不够...
老哥笑了,说拉力传感器大家都一样...
现在问题就是加热时候PID过冲没法解决...
吹完拿本资料接着溜达,得多看看没见过的...

wf2725864 发表于 2025-5-5 11:50:12

热力学好难啊

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5-5-5 12:40:40

于是,一步一步玩出分成四个或者五个温度场大一个炉子,前面一大片显示器,分别显示几十个烧嘴的特性,入口热值,混合配比,过量系数,火焰自身梯度,大温度场的变化过程!几个温度场过渡衔接区域的温度,最终就成型了,那媒体上吹嘘的是什么冶炼AI,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识别哪些条件组合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产品质量问题,并提前发出警告或自动调整工艺参数以避免这些问题。都不一定用的上多层神经网络,仅仅依靠决策树就可以做到了吧。

大色猫 发表于 2025-5-5 12:42:32

现在的作坊,没有八爷这种高效的计算,前期数学指明大方向准确范围,后面再测试调整,效率很高成品也好

但是其他人就没这么好运了,要多次测试,成品率达到一个程度之后,不敢改也不敢动。

这就是数学的巨大威力,直接影响效率和利润,也直接决定生存能力

辰宇 发表于 2025-5-5 13:56:48

再问一下 你这段数学模型 多少行程序

我得算算 一行程序值多少!

米兰的小铁匠 发表于 2025-5-5 20:15:33

这个模型够复杂,长见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模型必须严格依托于数学,不能去拼凑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