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昨天 19:25

乌克兰最新战况:无人艇使用空对导弹击落战斗机案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夫妇周日周一到访捷克,随着日期临近二战欧洲战场停战纪念日,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了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等纪念活动期间停火三天,泽连斯基再次表示:普京的这种停火措施“毫无意义”,俄乌战争可以“在任何时刻实现停火”,而且至少应持续30天才能为外交和谈提供机会。
捷克总统帕维尔(Petr Pavel)与夫人在布拉格城堡以隆重仪式迎接乌克兰总统夫妇的来访。布拉格城堡的仪队身穿传统军装、步伐整齐,边行进边演奏乐器,从马塞亚斯门(Matthias’Gate)进入城堡,现场气势磅礴。现场约有200位民众手持乌克兰与捷克国旗,在布拉格城堡外广场迎接泽连斯基,并以欢呼与掌声表示热烈欢迎,欢迎仪式隆重热烈。
随后两国总统进入城堡内,展开正式会谈。据报道:双方元首对持续援乌、捷克弹药倡议、俄乌停火协议,以及捷克企业参与乌克兰重建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捷克政府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以来,一直是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并领导一项军事倡议,运用其外交与产业资源,从全球寻找大口径弹药并运送至乌克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于2023年7月访问捷克,寻求捷克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组织。当时,捷克政府重申对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并承诺持续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武器供应、军事训练及装备维修,以及参与乌克兰在基础建设、能源与医疗的重建项目。
捷克总统帕维尔也曾在今年3月20、21日访问乌克兰,并在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与乌克兰副总理库列巴(Oleksiy Kuleba)及各地区代表会晤;之后前往基辅参观儿童医院,并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总理什米哈尔(Denys Shmyhal)会谈。
在布拉格城堡周日记者会上,泽连斯基赞扬由捷克主导的“弹药倡议”,已为乌克兰提供大量弹药支持。帕维尔总统表示:如果按计划进行,乌克兰在2025年底前可再获得多达180万发大口径弹药。这项倡议不仅获得11个国家的支持,也是欧洲对乌克兰持续军援的核心计划之一。
据捷克国防部提供的数字,截至2025年4月底,捷克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40万发大口径弹药。2024年捷克提供了约150万发各种口径的弹药,凸显捷克在援乌行动的关键角色。
在军事议题领域,双方还讨论设立F-16战机飞行员训练中心的可能性。由于乌克兰本土仍频遭攻击,因此训练基地将设于乌克兰境外,目前正与多方合作推动。这之前的5月2日,五角大楼表示,美国国务院已批准一项对乌克兰潜在军售案,包括F-16战机训练与维护服务及相关设备,总额达3.1亿美元。此前,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政府授权的战机转让安排,乌克兰已从美国盟友处获得F-16战机。
乌克兰和美国川普政府的关系最近发生积极转变,几天前,乌克兰与美国刚签署一项由美国总统川普推动的矿产协议,内容包括美方可优先获取乌克兰新矿产开发案的权利,并出资协助乌克兰重建。
捷克总统帕维尔明确表示:在达成和平协议前,不考虑在乌克兰部署外国军队。他补充,即使签署协议,应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层面保障乌克兰的和平。
帕维尔总统还指出,如果俄罗斯在这场战争成功达成战略目标,不仅对乌克兰,对整个欧洲是灾难性的讯号,这将让俄罗斯认为使用武力是正确的,因此,确保俄罗斯无法从战争获益是欧洲的共同利益。
帕维尔总统强调:捷克会继续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与北约,泽连斯基对此表示感谢,并批评部分欧洲政客为了私利,阻碍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并形容他们只想“在红场看台上有更好的座位”,暗讽某些国家讨好俄罗斯政府。
在重建议题上,泽连斯基还提到,重建遭俄军破坏的医疗设施是当前优先任务之一,许多乌克兰医院因俄军袭击而受损,部分地区甚至需从零建立新的医疗网络。
捷克总统帕维尔还指出:“如果有人真正掌握结束战争的所有筹码,那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他只需要一个决定就能做到。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表现出任何真正的意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强调:除非对莫斯科施加更大压力,否则俄罗斯不会采取任何实际行动结束战争。他指出,目前俄方已无视美国全面停火提议长达54天。他指出:“我们相信,如果不加大压力,俄罗斯将不会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措施来结束战争。”
泽连斯基也透露,他4月26日于梵蒂冈在教宗方济各的葬礼期间,与美国总统川普进行交流,双方讨论了防空系统与对俄制裁。他表示,两人一致认为,为期30天的停火是迈向结束战争的正确第一步。
泽连斯基指出,普京不该在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中展示坦克,而应思考“如何真正结束他发动的战争”。他强调,实现停火需具备三项条件:“更多对俄制裁、持续支持乌克兰,以及欧洲防务合作的显著提升。”“俄罗斯必须明白,欧洲人会捍卫自己。”
此次访问持续到周一,泽连斯基总统在周一会见捷克总理Petr Fiala,捷克的弹药援助计划预计将列为会谈重点之一。
乌克兰总统周一还会见捷克众议院议长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参议院议长Miloš Vystrčil及党团领袖、军工企业负责人、学生与在捷克的乌克兰社群。
泽连斯基夫人欧伦娜则出席“乌克兰医疗倡议”会议开幕式,捷乌双方将签署卫生合作备忘录,以协助乌克兰人的心理健康重建。

俄乌战争进入新一轮激烈对抗,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多个战线展开反攻,并于克里米亚等俄占地区发动空袭与无人机打击行动。政治评论员 Alex Chen 指出,乌军已在库尔斯克地区成功开辟新战线,突破米拉耶夫卡与库切罗夫之间的俄军阵地,并稳守别尔哥罗德的既得领地,持续对德米迪夫卡展开空袭。
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Oleksandr Syrskyi)表示,部队在过去一个月内共收复 115 处阵地,战果显著,并计划筹建太空部队以提升整体军事能力。
根据“OSINT technical”报导,乌克兰无人机密集袭击俄军控制的克里米亚,萨基空军基地附近传出多起爆炸,俄占塞凡堡全夜警报不断,克里米亚大桥一度封闭,紧张情势不断升高。
另据“Noel reports”指出,乌克兰军情总局(GUR)旗下特种部队“PRYMARY”日前摧毁俄军多项高价值军事设施,包括S-300V地对空导弹系统、“Obzor-3”、“Kasta-2E2”、“ST-68”与“Imbir”等多种雷达设备。GUR亦公布相关攻击画面,显示对克里米亚俄军防空系统造成严重打击。
“Noel reports”同时指出,乌军特战单位“Wings of OMEGA”使用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成功摧毁一门俄军D-30榴弹炮,削弱俄军前线火力。
据 Alex Chen 援引统计指出,仅在过去24小时内,俄军伤亡人数即高达1230人,总损失人数已逼近95万,反映乌军近期攻势猛烈,对俄方造成实质重创。

美国军事媒体《战区》(The War Zone)网站报导,美国空军证实已从亚利桑那州的“飞机坟场”调拨多架退役F-16战斗机,运往乌克兰以支援欧洲盟友捐赠的F-16战机,被用以俗称“杀肉”的提供关键零组件。这些战机因缺少引擎、雷达等核心部件且机身已被部分拆解,处于“无法作战状态”,无法重返战场。报导指出,随着F-16在乌克兰军中广泛使用,其任务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社交媒体上周流传的照片显示,至少3架被封存的F-16战机(已拆除机翼、尾翼、引擎及雷达罩)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国际机场装载至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公司的安-124运输机。这架运输机隔天飞往波兰东南部的热舒夫机场,该地为西方援乌军事物资的重要中转站。美方未透露具体型号与数量,但机身敌我识别天线显示,这批可能是早期Block15防空型(ADF)F-16,过去隶属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
报导称,欧洲多国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约85架可作战的F-16,包括荷兰24架、丹麦19架、挪威12架(另10架供拆解零件)及比利时30架。然而,部分战机被送往罗马尼亚的欧洲F-16培训中心(EFTC)用于培训乌克兰飞行员,而非直接交付。此外,备件短缺问题导致交付延迟,如比利时因库存不足推迟供机。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卡沃利向参议院透露,更多F-16正准备交付,但未说明来源。
虽然美国提供的退役F-16无法直接作战,未增加乌军战机总数,但其零部件支援间接提升了乌克兰空军战力。据悉,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截至去年秋天储存342架F-16A/B/C/D,多数无法复飞。分析指出,维持前线战机运作是后勤挑战,乌军在整合西方新战机与维修老旧机体间面临双重压力

为了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许多西方国家以提供军事援助的方式,试图加强乌克兰抵御俄军侵略的能力。其中,美制 F-16战机被视为协助乌军争夺制空权的重要指标,受到许多军事爱好者重视。就在此时,有网友爆料称,又有新一批 F-16战机被转交给乌克兰的运输机运载,预估乌军战力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X推主“Keystone Intel”发布推文指出,美国极右翼保守派网红 Laura Loomer于当地时间26日发布照片称,多架经过收缩包装的飞机正被装载至乌克兰空军的安东诺夫 An-124运输机上,疑似是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项目。
X推主“OSINTtechnical”也引用该篇推文并发布分析表示,照片拍摄地点疑似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预估 An-124的目的地应为波兰东部的城市热舒夫。“OSINTtechnical”也进一步指出,该架 An-124在此次运输过程中,至少运输了3架 F-16战机,推测美国可能在没有对外公布的情况下,直接向乌克兰捐赠 F-16战机。
有网友发现,此次运送的 F-16战机疑似有 IFF天线,推测其可能为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封存的老式 F-16ADF。
“OSINTtechnical”也在仔细观察照片后表示,由于机身受到严密的包裹,无法透过辨识外部特征的方式,确定这批飞机究竟是已经遭到封存的 F-16A型,还是较新款的 F-16C型。“OSINTtechnical”认为,该批 F-16战机可能来自美军的“飞机坟场”,并在美军第309航空航天维护与再生大队的修复、翻新下得以重生,并被转赠给乌克兰。

在短暂停火结束后,俄罗斯部队于近日再次对乌克兰军队发动猛烈攻势,交战最激烈地区集中于康斯坦丁尼夫卡外围。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消息,随着战事升温,乌军每日伤亡人数已重新回升至逾1,100人。
此次攻势的主力由俄军第150摩托化步兵师、第20近卫摩托化师,以及来自阿瓦丁顿河方向的六个旅共同发起。第150摩步师率先在战场上取得突破,连续两日内相继攻占苏哈巴尔卡与达赫内两处定居点。达赫内为连接康斯坦丁尼夫卡与乌东地区的战略铁路要道,尽管乌军第42与第28旅曾驻守此地,仍难以抵挡俄军在兵力与火力上的双重优势,最终被迫节节后撤。
相比之下,苏哈巴尔卡方向的乌军防线相对稳固。在通往康斯坦丁尼夫卡的漫长定居区间中,第93与第53旅分守正面与侧翼,并有第12亚速突击旅顽强抵抗。尽管俄军在此已建立初步立足点,短期内全面突破仍面临不小阻力。
随着战事升温,乌军每日伤亡人数已重新回升至逾1,100人。图:翻摄自X账号@NOELreports
战局的转捩点可能来自南线。第20近卫摩托化师在康斯坦丁尼夫卡南部战场表现抢眼,战线长达20公里,面对乌军六个旅的防守仍持续推进。由于乌军兵力不足,俄军得以反复突穿薄弱点,迅速扩大战果。更棘手的是,南方地区村落稀少,乌军惯用的巷战与拖延战术难以发挥效果。
据最新战况显示,第20近卫摩托化师已抵达通往红军城的西南道路,意图自公路路线包抄康斯坦丁尼夫卡后方,对乌军防线构成严重威胁。

尽管整体冲突规模仍属“局部交火”,但目前在康斯坦丁尼夫卡东南北三面,俄军集结四个师、十二个旅及车臣与瓦格纳共计近十万人,对抗乌军十七个旅、约五万人兵力。
此外,在东北方的恰索夫亚尔方向,俄军也部署重兵,包括第98空降师、第6师,以及至少六个作战旅,并有车臣与瓦格纳部队参战,保守估计集结兵力已达五万人。
尽管整体冲突规模仍属“局部交火”,但目前在康斯坦丁尼夫卡东南北三面,俄军集结四个师、十二个旅及车臣与瓦格纳共计近十万人,对抗乌军十七个旅、约五万人兵力。预料全面战役可能于夏季爆发,康斯坦丁尼夫卡的战局将成为乌东情势的关键转捩点。
俄军试图利用摩托车灵活性发动突击,尤其在库皮扬斯克前线显著,但遭到乌克兰第14机械化旅的有效抵抗,俄军多次进攻受挫,乌军还成功收复部分失地,稳住战线。
近期乌克兰东部战场持续激烈交火,俄罗斯侵略军在攻势战略上展现出一股“步兵摩托化”的趋势,从重型战车、装甲车逐步转向使用四轮摩托车、全地形车,甚至出现轻便的摩托车作为机动工具。俄军试图利用摩托车灵活性发动突击,尤其在库皮扬斯克前线显著,但遭到乌克兰第14机械化旅的有效抵抗,俄军多次进攻受挫,乌军还成功收复部分失地,稳住战线。
据智库战争研究所分析,俄罗斯可能准备在2025年夏秋两季系统性地将摩托车融入其在乌克兰的进攻行动中,旨在抵消乌克兰无人机操作员的专业技能,期望以此提升步兵的机动与突袭能力。
在空中力量方面,乌克兰空军的战力明显提升。扎波罗热州战场上,一架米格29战机搭载美国提供的 GBU-39精准导引炸弹,成功轰炸俄罗斯战壕。乌军空军持续打击敌方阵地与指挥中心,甚至在库尔斯克成功发射 HAMMER导弹摧毁俄军指挥部,显示乌克兰空中作战能力的显著增强,成为战局转折关键。若早年反攻阶段乌军空军亦有此战力,或许战场格局将大不相同。
此外,乌克兰第92突击旅调整攻击重点,将目标转向俄军后勤基地,力图切断敌方补给线,削弱俄军持续作战能力。而在前线战斗中,俄军甚至有士兵选择躲藏于坦克底盘下方、附近散落反战车地雷,以规避乌军无人机空中侦察与攻击,反映俄军战场压力日益增大。
乌克兰第61机械化旅的炮兵部队也持续发挥火力支援作用,给予前线作战部队强大后援。整体来看,乌军透过空中、地面与炮兵多重协同,逐步遏制俄军进攻态势,为战局带来积极转变。

在乌俄战场上最常看到的主角除了能实施精准打击的无人机外,还有威力强大的坦克。近日有网友分享乌军豹-2破坏俄军 T-90M的相关视频。
X账号“愚蠢的精卫”4月23日分享的影片显示,俄军 T-90M率先开火,但没击中乌军豹-2,紧接着换豹-2展开攻势,成功打中 T-90M,令其剧烈爆炸。
X账号“Cloooud”也分享俄军战车被摧毁的视频,视频中俄军战车在库尔斯克行驶时,因经过反战车地雷而发生爆炸。
乌军还接连使用 AASM Hammer轰炸俄军。X账号“Special Kherson Cat”表示,乌军派出米格-29战机用 AASM Hammer袭击俄军2次。一次是在赫尔松,另一次具体地点不明。
相关视频显示,米格-29投掷 AASM Hammer后,现场发生剧烈爆炸。等烟雾散去后,显示出化为残骸的建筑。
另外 X账号“躲猫猫5.0”说,准德国总理梅尔茨称将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达500公里的金牛座重型巡航导弹。根据国际法,除非德国直接参与操作或瞄准导弹,否则乌克兰用德国的金牛座导弹攻击俄罗斯,德国并不能视为直接参战。

英国官方4月24日宣布,全面禁止向俄国出口游戏控制器,借此限缩俄军使用无人机对乌克兰进行攻击的能力,同时也针对军工企业使用的软体实施禁令,期能加速俄乌战争的终结,减少乌克兰民众所面对的威胁。
路透报道指出,英国负责欧洲、北美与海外领地事务的国务大臣道蒂(Stephen Doughty)24日发表声明,表示英国政府“已全面禁止向俄罗斯出口游戏用的手把,避免该项产品被前线俄军用于操控无人机,亦即不会再有任何游戏主机被改装为杀害乌克兰百姓的武器”。
在今年稍早,欧盟就已宣布对俄国祭出游戏以及控制手把的出口禁令,在俄军24日发动对乌克兰新一波无人机与飞弹的攻势之后,英国也跟进欧盟的脚步,限缩俄方由外部取得无人机控制手把的能力,借此加速俄乌战争的落幕。
报道表示,除了控制手把与游戏主机之外,英国也同步对军工企业所需的设计软体,以及能源产业用于探测新油井以及天然气井的程式出口发出禁令,进一步削弱俄方持续侵略战争的能力。

在白宫提出一项饱受争议的乌克兰和平方案、被批图利俄罗斯之际,乌克兰领导层起草一份反提案,试图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实现和平之间寻求平衡。 根据纽约时报取得的文件,这份反提案虽在军事安全与战后重建上提出明确要求,却也在领土与北约问题上释出模糊空间,显示基辅政府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亦为谈判留下回旋余地。
根据纽约时报取得的乌方草案内容,乌克兰未来的军力将不受任何限制,并将在美国支持下部署欧洲安全特遣队以确保国土安全,此外,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也将用于修复战争对乌克兰造成的毁损。
尽管上述3点几乎可预期会遭到克里姆林宫强烈反对,但草案中的某些内容也显示出乌方寻求妥协的迹象。 草案未提及完全收复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也未坚持乌克兰必须加入北约,这2点过去一直是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公开声明中无法妥协的底线。

川普4月25日飞往罗马,准备出席26日举行的教宗方济各葬礼; 泽伦斯基原定一同前往,但其发言人表示是否成行仍取决于乌克兰国内局势,特别是俄军近日对首都基辅与其他城市的攻击已造成数十人死伤。
川普抵达罗马后在社交媒体表示,俄乌双方“非常接近达成协议”,并呼吁两国高层直接会晤“完成这场谈判”。 稍早川普曾表示,有可能在葬礼期间与泽连斯基场边会面。 一名不具名的乌克兰高层官员透露,若泽连斯基亲赴罗马,将考虑亲自向川普递交乌方新提案。
泽伦斯基25日罕见乐观表示,“接下来几天,可能会有几场非常关键的会面,将使我们更接近让乌克兰获得宁静。”若双方会面成行,将是泽伦斯基自今年2月访问白宫、在公开直播中遭川普与副总统范斯当面斥责以来,两人首度碰面。
该提案也正值华府与基辅针对和平协议轮廓意见分歧之际。 泽伦斯基日前拒绝白宫提出的协议草案,该案要求美国承认俄方对克里米亚的主权,而这片乌克兰领土在2014年被俄罗斯非法吞并。 川普24日指责泽伦斯基“煽动对立”,并警告其不让步将“拖长杀戮战场”。
尽管争执不断,华府与基辅间仍有妥协空间。 例如,乌方提案未强调北约入盟权利,而是指出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取决于联盟各成员国是否一致同意,与泽伦斯基本人长期主张略有不同。
美方官员近期在伦敦与巴黎的会议中,重申川普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立场,但也私下告诉乌方,未来其他总统若持不同意见,该立场不具约束力。 参与巴黎会议的一位人士表示:“下一任美国政府可能会同意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与此同时,美方也明确表态不会支持限制乌克兰军力的提案,这是俄方一直以来的要求。
尽管川普与范斯公开支持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美国官员多次向乌方保证,华府不会要求基辅跟进承认俄罗斯的领土要求,也不会要求欧洲国家照办。
不过,尽管川普强调协议已非常接近,各方距离实质停火仍有长路要走。 就算和平谈判展开的前提是停火,俄乌两国目前仍激烈交火。
目前最大争议点仍是领土问题。

自2022年2月全面侵略以来,俄军占领包括东部顿巴斯与南部通往克里米亚的大片乌克兰领土。 普京宣称这些地区如今已属俄国版图,并拒绝归还。
乌方最新提案仅写道应全面恢复乌克兰主权,但未明言是否包含克里米亚或1991年独立后的全境。 提案中仅提及:“领土问题可在全面无条件停火后进一步讨论。”
川普政府对于泽伦斯基提出的“收复所有领土”目标则表示“不切实际”,美方提案主张接受俄罗斯目前实际控制的区域,但遭到乌克兰与欧洲盟友批评为“奖励侵略”。
尽管如此,美方目前仍拒绝接受俄方提出的全面撤兵要求。 川普政府一名官员表示:“那是个不合理且无法实现的要求,美国不会支持。”
美国副总统万斯本周警告,若俄乌双方不接受“就现有战线冻结”的提案,美国将退出谈判。 美方后来澄清,尽管俄方控制的领土范围可能不再扩张,乌方仍计划提出领土交换以强化防线。 美国官员私下保证会协助乌克兰争取交换条件,但坦言难以保证俄方会接受。

莫斯科附近一辆停放的汽车今天遭爆炸装置炸穿,造成俄罗斯一名高阶将领丧生。负责重大犯罪调查工作的调查委员会(Investigative Committee)已对此展开谋杀调查。
法新社报道,当局表示,遇害者是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Yaroslav Moskalik)中将。
调查人员说,停放在莫斯科以东的巴拉什卡(Balashikha)一栋公寓大楼外的一辆福斯(Volkswagen)Golf小轿车被引爆后,他们已针对谋杀和走私爆炸物启动调查。
调查新闻网站Agentstvo引述外泄情资报道,莫斯卡利克住在巴拉什卡,不过这部福斯小轿车并非登记在他的名下。
“消息报”(Izvestia)上传的监视器画面显示这是一场巨大的爆炸,碎片飞向空中,威力之大可见一斑。爆炸发生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人正朝这部汽车走去。
根据克里姆林宫官网,莫斯卡利克是2015年针对乌克兰问题进行“诺曼第(Normandy)模式”会谈时的俄罗斯军方代表,当时基辅和莫斯科支持的乌东分离主义势力正处于冲突中。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1年将莫斯卡利克升为中将。
这起爆炸与先前发生过的一些攻击类似,其中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达利亚(Darya Dugina)2022年8月遭汽车炸弹炸死;极具影响力军事部落客塔塔尔斯基(Vladlen Tatarsky)2023年4月在圣彼得堡一间咖啡馆被炸死,真名为佛明(Maxim Fomin)的塔塔尔斯基坚定支持普京。
4月27日,乌克兰安全局(SBU)公布两名随俄军作战被俘的中国公民照片与护照资料,并汇整出155名为俄军效力的中国人详细信息,引发国际高度关注。美军退役外事官员、现任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吉耐狮(Guermantes Lailari)在自由时报撰文指出,大量证据显示,中国共产党正秘密派遣解放军部队支援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以汲取未来攻台战争经验。

尽管中坚称未派兵援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月18日公开表示,中正向俄方提供炸药、火炮及武器零件,早在4月9日,乌军便俘虏了两名与俄军并肩作战的中国公民,并掌握168名相关人员资料。相较之下,印度总理莫迪得知俄方招募印度人后,迅速要求普京遣返。而习则对中方人员参战置之不理。
据《金融时报》披露,这些中国战斗人员多为退役军人,担任步枪兵、无人机操作员、狙击手、炮兵、侦察兵等职务,甚至包含下士、指挥官等军阶。依照《兵役法》规定,服役超两年的人员可转为士官,因此推测其中多数人具有解放军背景。
吉耐狮指出,习多次要求解放军备战,特别强调2027年前完成对台作战准备。2023年4月,习在南部战区海军强调深化实战化训练,研究战争与作战问题,创新战法与训练方式。
更早在2021年,中俄“西部·联合—2021”军演中,解放军与俄军首次实现三级联合双语指挥。此次演习后,中俄部队深度合作,乌克兰前线也发现曾参与该演习的中俄联军单位。
此外,路透社4月爆料,解放军军官频繁赴俄军前线考察实战,旨在深化战术理解与改进作战理论。部分解放军现役官兵还直接参与使用无人机、远程火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对乌作战实测并调整战术。
根据情资来源,中要求在乌克兰作战的解放军若被俘,必须隐瞒军人身份,否则面临死亡威胁。所有被捕者均声称是“志愿者”,与军方无关。这种做法,与朝鲜战争时期毛泽东将正规军伪装为“志愿军”的套路如出一辙。
吉耐狮分析,中一贯在军事事务上隐瞒真相,例如1979年中越战争、2016年南苏丹朱巴事件、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皆有刻意淡化或隐瞒伤亡事实的纪录。
吉耐狮进一步指出,自2022年起,解放军持续从各战区抽调部队赴俄,累计约1.8万人轮流上阵。目前大约6000名解放军部署在俄乌前线或指挥中心,专职学习实战经验。
其中,包括解放军最精锐的第127中型合成旅、驻新疆第11摩步师、第80集团军等单位,都有人员前往参战。这些部队擅长无人机、反坦克导弹及远程打击武器,正是未来台海战事中的关键力量。
吉耐狮警告,解放军在乌克兰的实战经验,正被用于修正台海战术布局,包括:
学习心理战与信息战手段;
准备对抗未来可能施加于中的经济与军事制裁。
吉耐狮强调,台军虽在美国支持下加强训练,但解放军透过乌克兰战场获得实战刺激与经验,形成了明显优势。若国际社会继续低估这一威胁,将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他最后指出,官方虽极力否认参与乌战,但根据现有信息,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俄乌战争的共同交战国,盟国应重新审视对中政策。

X账号“Special Kherson Cat”3日发文表示,5月3日傍晚1艘装备 R-73空对空导弹的乌克兰无人水面舰艇,在距新罗西斯克以西约50公里处击落1架俄罗斯 Su-30战斗机。
俄罗斯消息人士分享的地图显示,被击落的俄军 Su-30战机从克里米亚的萨基空军基地起飞,执行搜寻和摧毁海军无人艇的任务。
X账号“NOELREPORTS”指出,此事件是已知的第一起无人艇使用空对导弹击落战斗机案例,对俄罗斯来说称得上历史性的屈辱。
对此网友纷纷留言说:“杰出的成就!”、“乌克兰必胜!”、“非常精采的表现。”、“乌克兰就是如此机智且厉害。”、“某方面来说,这历史性纪录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一同创下的。

29岁化名“麦可”的中国男子向CNN透露,他在俄军服役1年,期间因与上级争执防护装备被囚禁铁笼21天。此经历摧毁他为俄国作战的意志,他警告其他中国人勿参战,批评俄军装备落后、后勤混乱、贪腐严重,称其“全球第二军力”是“笑话”。麦可曾服役于中共解放军,2018年退伍,2023年受俄军宣传吸引赴俄,持旅游签证抵莫斯科,初被拒后加入瓦格纳佣兵集团,半年后签约俄正规军,月薪约24万卢布,另有攻占乌克兰领土每公里5万卢布的奖金。他表示,许多中国佣兵来自社会底层,为钱参战。
乌克兰本月俘虏2名为俄作战的中国人,他们称至少155名中国人加入俄军,实际人数可能更多。CNN追踪发现,中国人佣兵在俄占区活跃,常在“抖音”等平台发布战地影片或直播,乌方公开俘虏后,这些账号多被封锁。中外交部否认涉入,强调公民不应参与战事。另一匿名中国男子服役俄军1年后返国,称参战动机是“寻找人生方向”与“英雄情结”,非为钱。
同时,少数中国人选择为乌克兰作战。27岁在美长大的“杰森”2023年放弃硕士学位,加入乌克兰国际军团,申请突击队,部分因担忧中对台动武。其高祖父为国民党士兵,死于国共内战,他希望为乌克兰作战能给台湾带来希望。中顶尖大学博士生“苏菲”也申请加入乌克兰国际军团,接触未审查信息后转变观念,摆脱亲俄误导,欲为乌效力。
麦可与杰森分属交战双方,却均坦言战场残酷超乎预期。麦可直言:“这场战争的残酷程度,任何人都无法想像。”中国人卷入俄乌战事,不仅凸显战场残酷,更暴露俄军弊端与中在国际冲突中的复杂角色。

乌克兰特战部队日前释出最新作战视频,证实朝鲜士兵现身俄罗斯库斯克地区战场。乌军第6游骑兵团仅以8人兵力,成功歼灭多达25名朝鲜士兵,并拍摄下朝鲜士兵携带的护照及学习俄语的笔记,以确认证据。
画面显示,乌军先在战壕中埋伏,待目标现身后发动火力压制,尽管敌方人数为己方三倍,并以火炮猛烈反击,乌军仍依靠掩护推进,最终完成歼灭。
韩联社报道指出,这次战斗依托无人机支援,乌军以寡击众大获全胜。KFN新闻则补充,一名遭击毙的朝鲜士兵面部图像已模糊处理,同时发现其身上有俄语学习资料。
尽管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于26日宣称俄军已将乌军逐出库斯克州,并获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赞,但乌克兰方面则予以否认,强调仍在库斯克及贝尔哥罗德州数地持续作战。
根据BBC援引西方匿名官员数据,估计朝鲜已向俄罗斯派遣约1万1000名士兵,目前约4000人伤亡,伤亡率近40%。其中约1000人于1月中旬前阵亡。CNN援引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报告指出,仅在今年1至2月,朝鲜又增派3000兵力赴俄。
据商业内幕、RBC-Ukraine等媒体分析,战争研究所推算,朝鲜军自2024年12月起加入重大战斗,每日平均伤亡92人,驻库斯克的朝鲜兵力恐将在2025年4月中旬前消耗殆尽。
前英国陆军坦克指挥官布雷顿戈登直言,朝鲜士兵未受基本训练,无法理解俄军指挥,只被当作“炮灰”,且俄军官对朝兵关切远逊于本国士兵。
朝鲜方面大规模援俄,引发国际关注。据CNN报道,朝鲜除提供大量短程弹道飞弹,还交付约220门170毫米自走炮、240毫米多管火箭系统,并且支援持续增加。乌克兰《防务快报》指,3月26日在克里米亚北部拍到一列军用列车运送朝鲜M1989“谷山”自走炮与中国产卡车,疑为配套朝鲜火箭系统使用。
然而,朝鲜对俄罗斯的期待远超现有援助。据《云霄武堂》报道,3月25日朝鲜驻俄大使申洪哲公开要求俄方尽快兑现经济援助与军事技术支持承诺,包括能源粮食供应及先进防空、导弹、战斗机、卫星技术。朝鲜特别希望借俄国技术突破“两弹合一”实战能力,完善其战略威慑体系。
尽管如此,俄方对军事技术转让始终保持谨慎,援助多集中在经济物资层面,令平壤不满。
派兵俄罗斯引发朝鲜内部极大民怨。据DailyNK今年1月24日报道,咸镜北道会宁市流传出派俄士兵死亡、伤残的消息,令士兵家属陷入恐慌。传闻中,有士兵遗体面目全非、睁眼而死。家长们纷纷表示,宁愿冒连坐制风险被处决,也希望孩子能逃命。
两江道惠山市亦有大量父母因担忧子女命运而焦虑失眠。消息人士指出,越来越多朝鲜百姓对金正恩政权的不满正在扩大,社会不安情绪急速蔓延。
中在朝俄军事勾连中扮演重要幕后角色,使东北亚局势更趋复杂与动荡。

《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等媒体、社群媒体于28日报导指出,乌克兰的“海王星岸舰导弹系统”于当地晚间约21左右正中俄罗斯“南方之都”新罗西斯克的炼油厂,现场熊熊烈火、乌云笼罩。
在炸弹爆炸前,俄罗斯的媒体及民众都目睹了导弹划过天际,随后正中油厂,并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此外,一名政治评论家 Lawrence of Gobi在其 X上补充,就连俄罗斯的罗斯托夫,也受到轰炸,蘑菇云清晰可见。
一连串的爆炸、一片片的蘑菇云可见美国总统川普所谓的“调停”并未见效,乌俄和平协议看似漫漫无期。
3日,俄罗斯黑海重要港口城市诺沃罗西斯克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多座谷物储存设施和民用住宅受损,至少5人受伤,当地随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据路透社报道,诺沃罗西斯克市长克拉夫千柯通过Telegram发布视频显示,乌军无人机袭击造成多栋建筑和路边车辆受损,建筑物玻璃被震碎散落地面。当地官方消息称,至少一名女性重伤,两名儿童受伤,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救治。克拉斯诺达边疆区行政首长康卓叶夫证实,三座谷物储存设施被坠落的无人机击中受损,该市因此进入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报告称,2日晚间,俄军动用无人机对北部边境重镇哈尔科夫发动大规模袭击,造成至少47人受伤。据美联社报道,哈尔科夫市长泰芮可夫表示,俄军攻击了该市12处地点,并使用搭载热压弹头的弹药,引发猛烈火灾和浓烟,显然意在造成重大伤亡。乌克兰空军统计,俄军此次出动183架自杀无人机,其中77架被拦截,73架疑因电子干扰坠毁,另有两枚弹道导弹袭击了哈尔科夫地区。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2日表示,基辅愿意配合美方提出的30天停火计划,并随时准备展开谈判。然而,他同时强调,乌军将对俄军攻击作出强硬回应。当前,俄乌双方均未展现出搁置敌对的意愿,短期内难以实现特朗普期望的停火目标。交战双方的持续对抗,使和平前景蒙上阴影,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这场战争已持续超过3年,彻底改变两国命运,也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战争初期,俄罗斯原本期望以“闪电战”迅速夺下乌克兰首都基辅,却遭遇乌军顽强抵抗与西方军援迅速介入,导致攻势受挫。随后莫斯科调整战略,转向凭借人口与资源优势展开长期消耗战,企图拖垮仅有约4,000万人口、兵员储备远不及自身1.4亿人口的乌克兰。
目前战场呈现拉锯状态,双方在东部地区多次交战,付出巨大代价。2023年的巴赫穆特战役即是典型案例,俄军虽最终夺下该市,但死伤惨重,乌克兰精锐部队也大幅损耗,显示持久战策略初见成效。
根据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统计,截至2025年2月,已有逾1.26万名乌克兰平民在战争中丧生,另有近3万人受伤,包括至少2,400名儿童。战火造成基础设施毁损,超过10%的住房被摧毁,逾200万家庭流离失所,教育系统也遭重创,3,600多所学校与大学受损,数十万学生被迫转向远距教学。
随著冬季接连受能源攻击,乌克兰多座城市长期断电、供暖中断,民生陷入危机。OCHA指出,目前全境仍有1,270万人急需人道援助。
兵力方面,乌克兰面临人力短缺困境,大量年轻人被征召入伍,导致劳动市场萎缩,经济承压加剧。乌克兰抗战高度依赖西方援助,但国际支持正面临不确定性。
美国至今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1,000亿美元援助,为其最大国际支持者。欧洲方面,虽然大多数国家仍支持援乌政策,但亲俄的匈牙利等国已表明反对持续无条件援助。
在外交层面,乌克兰于2025年与欧洲多国在伦敦提出停火方案,盼与俄罗斯展开谈判。然而,俄方提出的条件包括要求承认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的归属及乌克兰保持中立,遭基辅当局拒绝,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尽管未来战局仍难预料,但俄乌战争已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持久战例证,展现出现代战争的残酷与大国博弈的复杂。其影响早已超出地区范畴,成为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关键变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乌克兰最新战况:无人艇使用空对导弹击落战斗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