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影响黄铜材料导电性的表面处理工艺
问https://s3.bmp.ovh/imgs/2025/07/05/ceabd16bcdb19137.jpg
答
钝化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在黄铜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如BTA-PVA化学转化膜),防止氧化和腐蚀,但不会改变黄铜基体的导电性。
无铬钝化剂:如JYM-106钝化剂(文档),不含重金属,符合RoHS标准,钝化后导电性不变。
导电性表现:某些钝化工艺(如BTA+PVA混合液处理)形成的膜层具有准金属行为,导电性良好。
化学镀锡在黄铜表面通过化学沉积形成一层光亮锡镀层,锡镀层本身导电性优异,且与黄铜结合紧密。
锡的导电性接近铜,镀层薄且均匀,不影响整体导电性。
物理钝化(如喷涂/溅射)通过物理方法(如纳米涂层、溅射镀层)在黄铜表面形成保护层。
保护层致密且附着力强,避免氧化导致的导电性下降。
不影响导电性的核心原因:
钝化膜或镀层本身具有导电性(如锡镀层、BTA-PVA膜)。
处理过程不改变黄铜基体的导电特性(仅表面改性)。
清除氧化层和杂质后,反而可能提升导电性(如酸洗钝化组合)。
机械抛光通过物理去除表面氧化层、瑕疵及污染物,恢复黄铜的原始金属表面。抛光后,表面粗糙度降低,接触电阻减小,导电性显著提升。
不改变材料成分,仅优化表面形貌,对导电性无负面影响,甚至改善接触性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