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4 天前

希音去中国化

广州是希音产业链的大本营,希音总部就设在这里。
«世界报»特派记者在当地走访了多个加工作坊,采访了4名加工承包商,和多名工人。
报道写道,广州很多街区完全都是围绕着服装制造的节奏运转。根据包裹运输咨询公司Ship Matrix的估计,这里每天都生产上百万件服装,然后以小包裹的形式发往世界各地。这家电子商务平台起步十年,甚至不需要依赖中国国内市场,就已经成为全球服装业最大的企业之一。
一名负责将成衣叠好,放入对应品牌包装袋的女工向«世界报»记者表示,她每天8点开始工作,中午1点是午餐时间,傍晚6点到7点稍作休息后,再工作三小时,到晚上10点。也就是说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有些作坊每周工作六天,但这名女工当月没有休息过一天。她每月工资大约是六、七千元人民币,相当于735到860欧元。
她虽然对这样的工作节奏感觉很累,但也表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所以不累就没有钱养活自己。她的父亲也同在广州打工,但如此的工作节奏使得同在一座城市的父女俩也只能在过年返乡时才更可能见面。报道指出,虽然希音要求供应商员工不得连续工作超过20天,每天工作时长不得超过8小时,但要遵守这些要求,就既不能保证生产节奏,也难以让员工挣到足够的工资。
报道指出,当地服装业竞争极为激烈,因此价格一再压低。老板没有太多可以盈利的空间,员工自然也没有。一名王姓承包商表示,他在广州的加工作坊有80名工人,负责承接最紧急的订单。其它订单则交给他在湖北的另一家工厂完成。那里他雇佣着两百人,无论是员工工资还是房租都更便宜。尽管飒拉(Zara)和H&M品牌都选择了去孟加拉国或柬埔寨加工。但这位王老板认为,只有中国的生产效率足以支撑这些中国电商平台令人恐怖的交易节奏。她表示,中国的生产效率是东南亚地区的两倍。中国生产原材料,中国厂家提出款式建议。围绕广州,有数十万人在服装业工作。«世界报»报道指出,希音如此成功的一个秘诀是基本上由供应厂家提议新的款式。上述王老板表示,如果希音每月向他们订购60个新款服装,他们需要能提出600个新款建议。

但希音如今也在世界各地面对越来越多的发展阻力,«世界报»的另一篇报道写道,无论是美国的关税措施,还是欧洲联盟制定的规范,都令希音在全球的发展受阻。希音在美国有九千万客户,但自5月2日起,进口美国的中国产品的关税上涨到145%,希音的廉价生产模式失去效力。而且,每件包裹今后也需要缴纳相当于其货品价值120%的税款。彭博通讯社认为,有些产品的价格可能因此上涨377%。欧洲也准备自2026年起,停止对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包裹免征关税的措施。法国有意对让这些包裹入关的平台加征管理费。再加上将于6月10日送入参议院讨论的反对快时尚法案。倘若法案最终获得通过,希音的竞争力也将变成泡沫。
这篇文章引述«金融时报»消息指出,由于关税大战以及价值缩水,希音在伦敦上市的计划目前已经暂停。
«金融时报»认为,希音的身价已经从2023年596亿欧元的估计水平降到如今大约260亿欧元。北京当局很担心希音会转往其它国家生产,以便绕过关税措施,而这会导致作为中国经济重要支柱的服装业裁员。中国服装业就业人口有250万之多。而希音是中国最大的雇主,在中国有超过7000个供应商。

跨境快时尚Shein(希音)正考虑将美国订单的生产全部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国家,频频试水去中国化。
为了符合海外合规要求,此前Shein表态称支持美国取消“小额豁免”,并强调Shein并非中国企业。
甚至同样表态尊重法国取消“小额豁免”政策,还为了IPO率先站台英国审查收紧“小额豁免”政策。
Shein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积极站台美法英取消或收紧“小额豁免”政策,还考虑把订单转到国外。
Shein北美与欧洲战略负责人称,Shein不是中国企业,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全球企业。
这一点与Shein集团副主席克劳尔在2024年9月对外发声一致。而且Shein这个新加坡身份很早就进行了布局。

早在2021年,在中国的主要实体南京领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注销,Shein在新加坡注册的ROADGETBUSINESSPTE.LTD成为运营其全球网站的法人实体。除了企业身份变更外,另有媒体还报道,Shein创始人许仰天已拿到新加坡绿卡。
报道显示,为了推动IPO在英国审批前,Shein执行董事长唐伟在2025年3月份接受采访时称Shein希望成为一家英国本土公司。而在更早的2024年6月,其曾表示Shein是一家美国价值观的公司。Shein短短几年内,身份立场在“中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多国之间辗转腾挪。
从表面上看,Shein一再否认中国身份,是一种最大化“规避地缘政治打压”的尝试。但实际上,否认中国身份就意味着中国仅是其采购地之一,不仅后续随时可以更换,也可能会通过海外的总部身份规避中国的监管。

如今Shein不仅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企业,站队美法英取消或收紧“小额豁免”政策,还在供应链端的去中国化。先有前两年巴西、土耳其以及墨西哥的多地布局,再有今年以来在东南亚与印度的外迁试水不断。
Shein在外国布局供应链,正给广州的服装产业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让其在国内证监会审核通过难度也在增加。近期有媒体走访番禺区Shein村时发现,三位工厂老板和四家当地下游供应商表示,Shein的本地订单正在减少。多家工厂老板证实,Shein曾承诺最低订单量和延长交货时间来激励供应商转产到东南亚。当地工厂老板李先生自2006年起就从事服装生产,为中国和国际市场生产服装。他与Shein合作了五年,表示今年Shein的订单下降了50%。

两位熟悉该交易的人士告诉路透社,快时尚在线零售商Shein正在越南租赁一个巨型仓库,这是该公司首次在越南租赁仓库,此举可降低其在不可预测的美中贸易紧张局势中的风险。
上述两位知情人士说,Shein已同意在越南的商业和贸易中心胡志明市附近租赁近15公顷的工业用地作为仓库。这家在线零售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商为美国和其他市场生产服装,已陷入了中美针锋相对的贸易战的漩涡,尽管最近局势有所缓和,但这场贸易战仍有可能颠覆全球供应链。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和第三位消息人士称,Shein一直在寻求在越南南部租用更多的仓储空间,除了这个相当于约26个足球场大小的大型仓库外。该仓库还将在出口前储存来自承包商的服装和服饰。路透社无法确定上述租赁仓库中的产品将来自何处。
Shein此前曾表示计划从土耳其和巴西采购一些产品,该公司传统生产基地中国南部的供应商告诉路透社,由于一些中国制造商在越南开设了工厂,它们的订单正流往越南。
正寻求伦敦上市的Shein没有回答路透社有关仓库租赁的问题。该公司此前曾否认将产能转移出中国。胡志明市周边地区有一个国际机场、越南最大的中国进口商品港口和另一个处理大部分对美海运出口的港口。

在美国川普政府威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情况下,越南正打击从中国进口的部分产品,美方称这些产品长期以来被非法改道经越南运往美国,以规避更高的关税。
路透社无法了解仓库租赁的细节,也无法确定如果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缓和,Shein是否能够修改其计划,从而降低海外多元化的吸引力。
然而,鉴于局势的持续不稳定,分析人士认为,Shein除了减少对中国在地供应商的依赖,别无选择。电子商务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增长催化集团”(Growth Catalyst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卡普尔(Manish Kapoor)指出:“不进行多元化经营对它们来说是危险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希音去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