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1铝模加工大平面时的变形
问https://s3.bmp.ovh/imgs/2025/08/19/7a56ab29c7c08a50.jpg
答
铝板轧制、切割过程中存在残余内应力,加工时去除表层材料后,内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弯曲 / 翘曲(长条形工件更明显)。
铝导热快但局部切削高温会导致材料热膨胀不均,冷却后收缩变形(尤其是大平面连续切削时)。
30mm 厚度的铝板在 1800mm 长度下刚性较弱,加工时受切削力(尤其是径向力)易产生挠度变形。
加工前对铝板进行低温时效处理,工艺为:加热至 120-150℃,保温 2-4 小时,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目的是消除轧制 / 切割残留内应力,减少加工后变形。
优先选择经过 “预拉伸处理” 的 6061 铝板(T6 状态),预拉伸工艺可大幅降低残余内应力,变形风险比普通铝板低 50% 以上。
传统压板装夹易导致局部受力、工件 “被压弯”。
若机床有真空平台,用 大面积真空吸盘 吸附工件(覆盖≥80% 底面),配合边缘等高垫块(高度 = 工件厚度)辅助支撑,确保工件底面完全贴合,无悬空。
无真空平台时,用 可调等高支撑钉(每隔 200-300mm 布置一个)支撑工件底部,顶部用 弹性压板(如聚氨酯压板)轻压边缘,避免刚性压迫导致变形。
若已知变形趋势(如中间向上翘曲),可预先在支撑点施加反向力(如中间垫 0.1-0.2mm 薄片),加工后去除装夹,回弹后平面度更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