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中国钢企净利润比不上一个日本制铁
在净利润这块,中国最挣钱的四家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4年的净利润加在一起,却还没有日本排第一的日本制铁高。上世纪末,日本制铁也曾遇到过产能过剩的情况,2018年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但短短几年,日本制铁就成功扭亏为盈、大赚特赚,还出资14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钢铁(USS)。
日本制铁24年粗钢产量3964万吨,而中国宝武集团的产能则高达1.3亿吨,但日本制铁的净利润竟然如此之高,究竟是咋搞的呢?
1950年,日本制铁(现在日本制铁的前身)被美国强制拆分为八幡制铁与富士制铁两家企业。二战期间,日本制铁的八幡制铁所,是日本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说是军国主义的战争引擎也毫不为过。
到了1970年,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又重新合并成新日本制铁。
彼时日本比较强的钢铁企业共有5家,分别是新日本制铁、NKK(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和神户制钢。其中NKK与川崎制铁在02年合并为JFE,2012年,新日本制铁跟住友金属合并,后于19年更名为如今的日本制铁。
面对经营条件恶化,日本钢铁企业发了这么几招:
首先是从上游铁矿石入手,因为炼钢的成本里,光铁矿石就占了约40~50%,用量还特别大。只要能买到便宜的铁矿石,钢铁生产成本就能降下来。
日本钢铁企业的办法,是深度介入铁矿资源的投资与控股,成功以低成本搞到长期供应铁矿石渠道。
其次则是集中主要资源搞产业升级,增产诸如电工钢、镀锌板、镀锡板等高附加值钢材,减少如建筑用钢等低附加值钢材的产能。
70年代后,日本城镇化率陷入增长放缓阶段,城镇化的停滞影响了钢材的需求。对此,日本钢铁企业逐渐增加出口占比,靠出口来消化多余的产能。
还有一个就是日本政府的有形大手——先后推出的《特安法》、《产购法》等法案,帮助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
2019财年,日本制铁亏损高达406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4.5亿元)。面对巨额亏损,日本制铁拿出了“开源节流”的改革方案。
第一板斧先挥向自己,关停高炉4座、让高炉提前进入检修阶段、给员工放无薪假,还有就是调整、重组生产线与企业,从而降低成本。
在人员成本这块,1992年日本制铁共有3.73万名员工,到了2015年就只有1.43万人了。员工规模降低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上升,人均粗钢产量从约677吨/人,增加至约2000吨/人。
第二板斧还是挥向自己,即“以盈利为导向生产”,优先生产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产品订单,同时降低利润率低的钢铁产能。
举个例子,常规薄板钢材的价格是2万元/吨,而1吨厚度仅为0.015毫米的“手撕钢”则高达150万元。
2020年,日本粗钢总产量为8318.65万吨,其中含特殊钢1743.62万吨,特殊钢产能占比约20.96%;相比之下,同年我国粗钢总产量则是106476.65万吨,其中含特殊钢13107.16万吨,特殊钢产能占比仅为12.31%。
至于第三板斧,则是挥向客户,就是跟客户协商,提高长期协议销售的钢材价格。这招虽然会引起丰田等长期合作大客户的不爽,却实打实地提升了收入。
三板斧下来,日本制铁仅用了1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利润达到1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1亿元)。
到了2021财年,利润则直接起飞到84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2.75亿元),仅仅2个财年就实现了从巨亏到大赚。
日本制铁的复兴,背后其实是日本钢企在面对中国的产能优势时,着重在中高端钢材领域发力。
点评
中国钢行业都这鸡巴样了,五毛还恬不知耻的告诉我们不需要利润,我操。
五毛是既不知道当年国企大下岗的历史,也他妈不知道现实的经济问题。你国企不讲利润,你怎么活着?让全国人民养了你妈了个逼。
全国车企利润不如丰田一家!
我给五毛举例 ,你爹不赚钱!你们兄弟五个也不赚钱!大家互相推脱,没人赚钱!自然非常穷,而你老虎娘指望嫁你妹妹换钱,可外面也是不赚钱的!最终你妹妹也嫁不出去!因为没有人有彩礼钱!听明白了吗?
我们非常自豪,七月份用电等于小鼻子全年用电!哈哈,你七月份GDP能匹配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