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中国:辞职是宗馥莉最好且唯一的选择 l
宗馥莉的辞职已经被证实,这是她两年以来的第二次辞职。如果说第一次辞职是专门策划的以退为进的策略,那么这一次辞职可以说是她没有选择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10月11日,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在朋友圈表示:"好多朋友为宗馥莉第二次辞去娃哈哈集团的职务来问我。第一次辞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下面这样一段话:昨天宗馥莉全网霸屏,很多人到我这里求证真假。我给他们基本答复:是件好事。她最大的问题是:接班娃哈哈不应该考虑如何做大规模,如何赚钱,如何大刀阔斧改变现状。她首先要考虑是如何做好事,做慈善。让所有人都认可你,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也可以发现很多人才,自然而然让大多数人认可你的接班。她却反其道而行之,火力四开,锋芒毕露,应了古语:刚易折。第二:娃哈哈从本质上讲国家是大股东,当然是国家说了算,如果全是你自己的股份,当然你可以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国有企业你就是个职业经理人,你就必须夹着尾巴做人。"
对于现在宗馥莉第二次辞职,宗泽后表示:"上一次她辞职,我说过上面这段话,那时她听进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尽管网友或者水军把我骂翻天,但事实上都是这些人害了她,使她越走越远,已经无法回头了。不得不说在我们宗家下一代里她算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太少,过去说要德艺双修才能成正果,还是欠缺了一些。德也没修成。艺也没学成如何能承担大任?最后我要说一句:娃哈哈不是宗家的,宗家只是和许许多多娃哈哈的员工,许许多多的消费者共同创建了这个品牌,娃哈哈是陪随80、90后成长的一代饮品品牌。我相信80、90后以及他们的子女都会怀念娃哈哈曾经带给他们快乐。"
如果说宗馥莉接班以来如果有一件做的正确的事,那就是她这一次真的辞职。
宗馥莉接班以来,没有处理好任何关系,既没有处理好和娃哈哈元老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和国资的关系,更是在她父亲的私事曝光之后,暴露出她在处理家族事务方面的严重短板。
娃哈哈出身复杂,股权关系复杂,和一些和过去切割很干净的民营企业不同。这种关系在老宗时代,因为老宗不可替代的创始人的身份,他用各种办法处理,甚至直接撕毁契约(比如和达能的合作),没人敢说什么,但小宗,没有这样的权威,而权威是不可直接继承的。
如前所述,娃哈哈的股权关系是很复杂的,这既有娃哈哈自身历史方面的因素,也和老宗在这个问题上错失多次通过股改直接成为第一大股东有很大关系。宗氏家族并不是第一大股权的情况下,宗馥莉的接班本身按照现代公司治理就不伦不类,逻辑和情理上并不合理。
之所以后来她接班,也是和其他股东,特别是第一大股东对老宗对娃哈哈的贡献认可有关。但也说明,老宗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领袖人物,在公司传承方面,确实还是停留在家族企业阶段,但尴尬的是,第一大股东不是你,你按照家族企业进行传承,肯定会遗留很多矛盾,而宗馥莉又无法处理这样的矛盾。
宗馥莉不像老宗,不是不可或缺的。老宗不管有没有后面的人设崩塌,其对娃哈哈而言,确实是不可替代的。在老宗活着的时候,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老宗的娃哈哈,但在老宗去世之后,宗馥莉对于娃哈哈而言并非不可替代,甚至能替代她的人很多。
宗馥莉在继承了老宗的股权和管理权的同时,把老宗过去的一些并不符合规范的做法也继承了。
比如,娃哈哈和宏盛的关系,这在公司法上是难以想象的,这种明显的利益冲突和涉嫌侵害娃哈哈母公司权益的行为,在老宗时代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宗馥莉时代,不仅仅不收敛,反而是变本加厉,这次辞职的原因“商标使用不合规”,字虽少,但事其实不小。看如何对待了。一句话,宗馥莉没有任何权威和人设仍然像老宗一样去做一些事。如果做,必然引发矛盾。
,辞职对宗馥莉,还是对娃哈哈都是最好的选择。宗馥莉这个时候辞职,对娃哈哈的伤害最小,同时,对她个人而言,也是个体面的结果。就这两年来她处理很多事激化的矛盾而言,这个结果已经很幸运了。
宗馥莉本不应该如此,但最终却是这样的结果,她没有老宗的权威,但却权威地做了很多损害各方利益的事。尽管娃哈哈这种复杂的股权关系在民营企业是个特例,老宗的人设从高大到崩塌也是个特例,但对于所有民营企业的二代而言,如何顺利接班,如何遵守契约,如何尊重法律,如何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却是大家都必须去学的一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