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中国:疫情管控又回来了
广东江门爆发基孔肯亚热疫情,重启封控防疫措施。许多市民抱怨“十一”假期要加班,参与灭蚊防疫,而且还被限制出城,施工工地也被迫停工。近日,江门市感染基孔肯亚热病毒的患者激增,连续两周新增病例超过2000例。江门市已重启封控措施,公园、菜市场、部分小区都被封锁,禁止营业和人员随意出入。
现在正是“十一”长假期间,许多江门网友贴文抱怨,“十一”不但没有放假,还要参与灭蚊防疫,家人都开始抱怨了。
有参与防疫的江门网友贴文诉苦:“我都连续奋战16天了。真想休息。”
还有网友透露,“(一家人)被限制出江门了,十一假期哪里也去不了了。”该网友展示的聊天截图显示,“医院已经不批外出江门了。”
最近几天,江门到处都能看到防疫人员扛着消毒喷烟工具消杀,整个城市笼罩在刺鼻的烟雾中,很呛人。
不少市民哀叹:“蚊子没有死,人都快没了。”
“我闻了感觉头晕恶心想吐,结果我们领导说那里面喷的是敌敌畏。”
“一早看到那些义工在那里排队准备出发灭蚊了。”
疫情已导致江门全城的施工项目停摆。网友“搬砖人”10月1日发布视频称:“基孔肯亚热病毒在江门肆虐,工地都搞瘫痪了,今天去社区帮忙完成点政治任务,争取工地能早日恢复正常!”
视频中,一群工人聚集在某社区内,等候安排防疫工作。
还有视频显示,江门正在加大力度清理绿化植物,一小区内出现大批装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绿化带。
江门重启封控引发外界关注,“现在好像是有点失控了。之前是2000多例,现在是一下子去到4000例。有被咬了的话就会被抓去那个了⋯⋯隔离!(不知能不能讲的。)唉,太可怕了。”
江门市民王先生证实:“那个基孔肯亚热是很多。我们这边的县城里面的医院,那个病人被那个蚊子叮了,发烧,住都没地方住了。”
这种强制“销毁”绿植的运动,早前已在广东佛山市等地发生过。有的城市甚至将部分路树整排地砍伐。
而江门市抢夺绿植的行动还要更进一步,甚至开始撬门入室。该市会城街道的居民在网上控诉,自己母亲家里没人,社区人员破门而入,强行抱走家中的花盆,把两道门都给撬烂了。他们报警后,上门的公安说,这个街道有十几户人家被撬了,都是社区干的。
今夏以来,广东为防治基孔肯亚热,掀起轰轰烈烈的“灭蚊运动”。网民嘲讽这是一场“表忠心”的政治表演,加上官商勾结大发“防疫财”的黑箱运作。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居民晓言(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天台种植的中药材在灭蚊行动中被毁坏。“光了,草都没有一条,就剩下土,干脆把土都清完算了,看着就心疼。”
他透露,他离家出门一个小时的功夫,回来一看天台种植的各种药材“全军覆没”。
他介绍,他种植的药材包括杠板归(治蛇皮肤病和麻风病)、狮子草(治肿瘤)、龙珠草(治风湿痛)、金银花、蒲公英和山柚子等。一棵治疗肺炎和白肺病的珍贵药材树已两米高,也被连根拔起。
“这些药材准备11月拔了晒干入药的,现在啥都没有了。损失没估计过,都是难找的药材,让人专门从大山里采回来的。”
他说,他的天台没有锁门,实际上锁不锁门都于事无补,工作人员会运用吊机进行清理。
他抱怨说,“现在就是每天早晚叫人到处喷药,熏死了,早晚都喷,然后点蚊香。不知道啥药,闻到了咳半天,蚊子没看到,蟑螂出来好多。”
广东的灭蚊防疫运动引发网民不满,一位网友在X平台发帖称,江门市防疫人员大范围喷药,整座城市笼罩在刺鼻烟雾中,“喷的杀蚊子的药,人是受不了的”。有网友称灭蚊队伍穿戴防护装备,如同“生化危机反应部队”。
10月16日,广东江门的胡先生向浪潮新闻记者反映,他在家里睡觉时,相关“灭蚊”工作人员突然闯入他家,拿走了多盆绿植。“我睡醒后发现阳台上的好几盆绿植都不见,剩下几盆被胡乱丢在地上。”胡先生调取监控,发现有相关工作人员上门拿走了3盆绿植,“我的绿植大多是土培的,个别水培植物也是定期换水,他们有什么权利擅自拿走?”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不少江门网友反映遇到了和胡先生类似的遭遇,部分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以灭蚊为由,擅自拿走或破坏居民家中的绿植。一位网友发布的监控显示,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翻墙进入他家院子,砍伐、捣毁了院子里的树木和绿植,留下一地狼藉。
据江门市官方发布的信息,近期该市正大范围开展灭蚊行动,推动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近日,广东江门开平市一小区业委会发布公告,称“为杜绝因犬只饲养引发蚊虫滋生、病菌传播等问题”,要求小区内饲养犬只的业主在三日内将犬只彻底清理完毕。该公告引发网友讨论。该小区附近一宠物店工作人员称,15日,有多名养狗的居民来店内询问过寄养宠物情况,称小区不让养狗了,当天下午业主们又称公告撤销了。16日,江门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正式回应,该公告由海怡园业委会自行发起,街道方面已经要求业委会更改、作废公告,业主不需要清理犬只,相关公告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广东佛山基孔肯雅热病毒迅速传播,当地政府掀起“运动式”灭蚊,部分村子要求清运所有农作物及农用工具,铲除绿化带,连荒地都不放过。还有村子要求村民晚上六点一起点蚊香灭蚊。网友评价说,“又搞运动了”。
佛山当地居民在网络发信息反映,7月24日,东村集团通知称,7月25日前清运所有农作物及农用工具,平整土地。
该居民说,连无人打理的荒地都被提到工作日程,附近的绿化带都被“剃光头”。该网友解释说,荒废的土地成片的杂草,附近的居民清理了后种菜了,现在要求所有的都平整掉,到处是横幅,喇叭一天到晚都在播放宣传,规定统一每晚准点全部集体点蚊香灭蚊。
与此同时,据南方都市报报导,7月23日,佛山顺德北滘镇莘村村委会发布通知,要求全体村民配合于今天(23日)下午6点一起在家中点燃蚊香灭蚊,村委会同时消杀。
广东顺德一村子要求晚上6点全村一起点蚊香!翻盆倒罐清积水,齐齐动手灭蚊虫,广东佛山已累计公开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
为防止基孔肯雅热病毒传播,广东佛山掀起大清理活动,拆掉鸡棚、菜棚,铲除路边杂草,清理积水等等。
另,据网络流传视频显示,众多穿红色背心的人员排成长队,“接力”传送楼上的花盆。
网友批评,
“7月26日,广东,多么熟悉的一幕,花花草草招蚊子,志愿者们接力传送”、
“表演式工作何时休?”、
“回来了都回来了”、
“几只蚊子都弄得鸡飞狗跳的”、
“确定这是防蚊?这是要斩草要除根,目的就是不让你种菜种粮食”、
“我就知道这些人又开始整事”、
“又搞运动了”。
“把佛山所有的树枝花花草草全部干掉”、
“把珠江水抽干”。
广东“灭蚊”已经发展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版“除四害”运动,尤其清除居民区绿色植物,被指荒唐至极。部分地区已经下达“一刀切”的政治任务,“防疫人员”挨家挨户到沿街商铺和居民家中强抢盆栽,然后拉走扔掉。
网传视频显示,居民家中的大量盆栽被扔到车上。其中许多盆栽和绿植不加处理,拉走后就抛弃在路边或荒野。
也有视频显示,东莞市还将居民楼附近的路树整排砍伐。
许多广东方日报民抱怨,所谓“灭蚊”就是一场走形式的政治运动。地方官员只管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但居民楼顶的积水、村中的臭水沟却无人清理。
各级官员施政不为民众,而是为了迎合上级,追求“政绩”,一旦遇到公共事件,往往通过轰轰烈烈的“运动式”表演来应对。例如在新冠病毒蔓延期间,中共通过强制封控大搞所谓的“清零运动”,导致无数的次生灾害和人道主义灾难。
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疫情期间封控两个月,当很多居民食物短缺、无法就医、情况非常紧急时,政府依旧在轰炸式宣传官员如何尽职尽责、封控如何合理。
近日,广东佛山爆发基孔肯亚热传染病,当地重启核酸检测,市民被要求排队抽血检测,引发舆论恐慌,担心重启封城防疫措施。
截至7月26日,广东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亚热本地病例,其中佛山确诊病例就超过4000例。基孔肯亚热是一种由于蚊子叮咬引发的传染病,病人有发烧、出疹、关节疼等症状。
官方声称感染者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但当局实施的防疫措施,使佛山一夜之间仿佛又回到新冠疫情防控阶段,引起人们恐慌。
有视频显示,佛山居民开始排队抽血检测,防疫人员提着喷雾器四处喷烟消杀。
佛山当局已经指定53家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并将“防蚊隔离床位”从3696张增至7220张。佛山40家医院可以进行基孔肯亚病毒的“核酸检测”项目。
佛山网友“震木”7月26日发布视频,当地居民正在排队抽血,检测是否感染基孔肯亚热。
网友“广东李小姐”27日发布视频称:“(她本人)今天发烧39度,为预防基孔肯亚热,抽了三管血,要等待3小时才能出结果。”
网友纷纷表示:
“又有新冠的感觉了。”
“升级了改抽血了,不搞喉咙了?”
“抽一次可以管48小时还是72小时?”
“防蚊子为什么要抽血?”
有网友证实抽血检测是官方要求的:“是真的,我佛山现在严重,我这上班的地方都有一个人得到了,去30多个警察,天天跟着他,前几天我家儿子都去抽血了,现在去到医院感冒了,就一定要抽血。”
微信公众号“文立于尘”7月26日发文称,“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文中写道,一夜之间,佛山再度进入当年新冠疫情防疫的情境。先是40家医院挂出牌子,可以做基孔肯亚病毒的“核酸检测”,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其它配套措施已经上线了。
有网友说,自己家里人拿着佛山身份证去深圳旅游,被好几家酒店“拒绝入住”。该网友刚坐上车,还没开走,就看到窗外的人,已经提着喷雾器在对着地面消毒了。
还有网友表示,他的小孩去珠三角的医院看病,发烧已多了一项检测登革热,上百块收费“强制的”。
网上还流传着一张珠海高新区的排查表,标题是《佛山旅居史人员情况统计》瞬间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3年前。“那时的记忆,混杂着消毒水味、棉签的触感和手机屏幕上不断变化的颜色”。
与此同时,佛山社区、村委下发通知,建议居民扔掉家养的盆栽,“水生植物,建议弃养”。这与当年疫情期间,不少宠物狗被扑杀,如出一辙。
作者表示:“人们反感的从来不是棉签本身。他们反感的是长期、反复、被强制的肌肉记忆。是那种一张通知就能让一座城市停摆,一个身份标签就能让你寸步难行的:无力感。是那种为了一个‘万全之策’,就可以牺牲掉无数人具体生活的行事风格。”
目前,北京、上海也陆续发现了基孔肯亚热输入病例,各地风声鹤唳。“仿佛一夜之间,全中国的蚊子都成了重点监控对象”。
作者称:“人们恐惧的,早已不是蚊子,而是挥舞着电蚊拍的人。当一种手段本身成了目的,那么无论起因是一场肺炎,还是一次蚊叮,其结果都将并无二致。”
广西南宁青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截至13日18时,青秀区在主动排查外省协查病例中,于青秀区建政街道及其周边陆续发现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均为轻症,目前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处置。
为控制肯雅热传播,青秀已在相关区域开展蚊媒专项消杀工作,并将在全城区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建议市民积极做好个人防护,清理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若出现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爱华说,在广东特别是在广州,100%的蚊子都出现了抗药性。不管是杀虫剂、盘香、电蚊香片或电热蚊香液,都是菊酯类农药。人类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导致蚊虫已经产生了非常高的抗药性,必须要加大药量才能够起到效果。
然后,封闭循环开始了,蚊子“抗性越强,加药越多,导致(蚊子)抗性更强”。
郑爱华提到,应急防控时,还要注意短期内集中使用灭蚊药对其他生物、土壤、水源的影响,比如蚊子的天敌之一蜻蜓的抗药性就很差,一种糟糕的可能是“蚊子还没死,蜻蜓先死了”,这样的物种歼灭战有可能给未来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专家建议,要审查杀虫剂产品和应用技术,把蚊媒对杀虫剂的耐药性,以及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纳入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大战在前,当人海战术和化学手段略显疲乏时,生物灭蚊也被派上场。于是,人们投放了4,000万只不吸血也不叮人的“绝育雄蚊”出战佛山、广州等地——最新战术是每发现1只雌蚊,就释放5只“绝育雄蚊”——野生雌蚊与之交配后,只能产下死卵。
广东顺德区龙江镇免费向居民的水池、水缸里投放泥鳅(一位镇领导解释说,泥鳅可以吃蚊子幼虫),禅城区在两座公园投放了近5,200尾食蚊鱼;驱蚊类植物也紧急上岗,南海区预计将在289个村/社区首期播种200亩艾草……
最近佛山当局搞运动式防疫灭蚊,除了进行消杀,清理积水,为了防蚊子,在井盖小孔贴上隔离膜,下水道装了防蚊网,导致下暴雨后积水退不下去,结果一场雨就使佛山严重内涝。网民讽刺:防蚊白干了,想这办法防蚊的真是“人才”。
广东灭蚊行动乱象频发,被居民形容为“鬼子进村”。到处都是乌烟瘴气,绿化带被铲除,花农种花的大棚也被强行清空,居民菜地遭水泥封死,甚至连下水道也被封上铁丝网,导致城市淹水。
8月15日,一名广州的花农拍摄视频称,因为疫情灭蚊,自己的花卉大棚被政府人员强行清空。
视频画面中出现警示标语“场内施工,车辆马上走开,否则后果自负。”
有网友现场拍摄视频说:“那看一下吧兄弟们,不要说小打小闹了,大棚照样清理,全部扫光,看到没有,大棚啊,钩机进场了,直接帮你弄干净了。”
“看一下吧,这卖花的,花盆都还在里面,干干净净,兄弟有些东西懂得自然懂了,你不懂的双拳难敌四手啊⋯⋯”
8月16日,一位佛山网友发照片,展示政府人员上门防疫,自己家院子被消杀后的情况:“原本的菜地全部被水泥封住。”
有网友留言嘲讽:
“这水泥封死,一下子增加了成本消费+人工,又可以跟上级邀功领赏了…还额外增加了当地GDP…等哪天疫情挺过来了,屋主又要请人来拆水泥…一来一回,推动了就业,拉动了GdP,赢麻了。”
也有网友批评:“又开始犯病了。因噎废食的事干太多了。”
还有网友哀叹:“为什么要这样搞?难道只为了驱蚊,连人民生计都不顾。”
近期,网上传出不少视频,显示广东灭蚊,预防基孔肯雅热出现许多魔幻场面。政府人员大肆清理绿化植物,路边的树木、花坛都被水泥封死,居民小区的绿色植物全部被铲除。
有视频显示,佛山一小区都孩子们正在游泳池里玩耍,防疫人员现场喷烟雾,许多孩子在水中被熏的捏住鼻子。
“广东清绿化行动。”“市政府前面的花坛清理没有?要保护好领导。”
“唉,仿佛看到三年前,结果呢⋯⋯”“我记得这画面几年前出现过,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为啥不在花盆下面的接水盘里给几滴灭蚊药就能灭蚊,非得把花盆一起费掉呢??多可惜的花呀。”
“解决不了蚊子还解决不了你们这些老百姓?”
茂名市一名村民发视频控诉,8月17日茂名市出现一例基孔肯雅热病例,该村下令全村除草,人人抽血检测。
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延续了一个多月。各地“防疫”运动,愈演愈烈。
什么给小孩子抽血,什么全城清理私人绿植,什么全市大扫除,什么给下水道装防蚊纱网,什么出动吊机搬走天台杂物,什么入户排查积水……比新冠疫情时期生猛百倍。
上面所说那些还不算“防疫”狠招。真正的狠招是:全省各城都在疯狂喷药水消杀。
坐标广州,天河、越秀。
随便出门逛逛,不管哪条路,总能看到“消杀队员”们拿着喷枪在路边喷洒药水。
城中村更甚。穿环卫工制服的人三五成群,背着设备,举起喷枪,向两边墙壁和空中到处乱喷,不管有没有行人经过,反正朝你脸上头顶狂撒药水。
我回棠下小屋子喂猫就遭遇了两三次这种“生化危机”,窄巷里白雾腾腾,怪啸连声,即使以百米冲刺速度屏住呼吸快步逃离,每次都鼻子堵塞、眼睛剧痛。
小区里也是这样。一早醒来,就听到喷枪怪啸,然后就仙雾缭绕了。
我住在小区里。早几天晚上十点多,刚吃完饭在喝茶,听得窗外露台上忽然响起像冲击钻一样的厉啸声,以为什么鸟人居然胆敢深夜装修,开门出去一看,竟然是一个黑衣人带着一个穿环卫工服装的家伙,背着装备,拿着喷枪,沿着人行楼梯一直走上来,边走边到处乱喷。整个露台顿时毒雾弥漫,一股恶臭味扑面而来。这俩杂碎喷完露台喷走廊,沿着住户通道乱喷,再一层层往上走,每层楼都喷一遍。
问候完这俩杂碎的家人,我马上打电话报警。当然是没用的,警察例行嘻嘻哈哈,话术策应。次日,街道志愿者来检查卫生,我问那是你们街道安排的吗,回复说“会跟居委会反映的”,理由是附近出现一个病例,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进入周边的居民楼消杀。
所以,现在不光每天早午晚在路边、街巷和小区空地消杀,还要随时进入居民楼消杀。
消杀喷的杀虫水,那是含毒农药。
即使是最良心的杀虫水,都是必然含有拟除虫菊酯的。尽管生产厂家声称拟除虫菊酯高效灭蚊和对人体低毒,但那就是一种不折不扣农药。
根据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技术中心官网的介绍,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类会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由人体吸收,近距离大剂量接触会导致儿童和成人哮喘病急性发作以至死亡,长期接触会导致肺炎、胸痛、癫痫,短期接触会导致头痛、肌肉颤抖、抽搐、昏迷等神经毒性症状。实验表明,拟除虫菊酯类会导致老鼠出现甲状腺癌、肝癌、混合性腺瘤。
该中心转载中国一篇2016年的论文,暴露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会增加儿童患脑瘤的风险。
另一篇2012年论文,显示暴露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下,会增加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
另一篇2019年的墨西哥论文,显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遗传毒性,可诱导基因重排、改变基因表达并修改DNA,促成淋巴瘤和白血病。
广东和广州相关部门没有透露在每天多次的灭蚊喷雾中,具体使用拟除虫菊酯类下的哪种农药。
长沙卫健局对光明网说过,他们使用的药物包括“氯菊酯、氯氰菊酯、醚菊酯等”。
根据相关研究,醚菊酯对人体存在低毒性,但氯氰菊酯对人体构成中等毒性,通过皮肤接触,会导致麻木、刺痛感、痒感、灼烧感、膀胱失控、运动失调、癫痫发作等症状,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实验中还会使哺乳动物丧失生育能力。
这些灭蚊水、灭蚊喷雾里只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吗?
当然不是。
中疾控去年9月发表文章《登革热疫情防控,科学灭蚊是关键》,指导各地疾控人员,可喷洒或投放有机磷杀虫剂。
卫健委去年9月实施《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规定可在居住区、人群临时集结地、蚊媒传染病流行区喷洒拟杀虫喷雾,成分包括除虫菊酯类,还包括双硫磷、倍硫磷、杀螟硫磷、甲基嘧啶磷等有机磷农药。
根据中疾控指导性意见和卫健委蚊虫防治标准,有机磷农药是必然会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一样,成为这次广东灭蚊运动喷撒药水的成分。
有机磷农药主要特征是强烈的臭味,如大蒜味。
在我窗外大量喷洒的,就具有近似于蒜的刺激性恶臭。有机磷农药的害处很多人都知道,就懒得找什么论文了,百度就可以了吧。
这位北京三甲副主任说:“有机磷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巨大。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敌敌畏、对硫磷等,它们进入体内后……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呼吸功能障碍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多汗、流涎、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肌肉震颤、头晕、谵妄等,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昏迷等症状,对患者生命产生巨大威胁。”
对硫磷,就是上面中疾控文章里说的可以喷洒投放的灭蚊剂。
这位山东三甲副主任指出:“农药喷洒时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是最常见暴露方式,其次是误服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他的意思是,有机磷农药喷洒在皮肤黏膜上,会导致人体中毒;沾染到了水和食物,被人吃下去,同样会导致中毒。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网站的一篇论文,有机磷农药通过吸入的吸收最快,换言之,只要闻到就可能使人体中毒。
国家地理杂志》网站说,有机磷农药通过摄入、吸入或接触皮肤进入人体后,会抑制胆碱酯酶,导致神经过度活跃,中毒者通常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
“这是一种痛苦的死法,你最终会窒息而死,因为你基本上瘫痪了。”
上述论文还告诉我们,美国2005年已停止在住宅区使用有机磷农药。
另一篇美国多家大学专家署名的论文和建议书告诉我们:
倍硫磷,在美国及30个国家属于高毒性农药,已被禁用。
双硫磷、在美国及28个国家属于高毒性农药,已被禁用。
杀螟硫磷(杀螟松),在28个国家属于高毒性农药,已被禁用。
只有甲基嘧啶磷属于中等毒性,还没被任何国家禁用。
就是这些被多个国家禁用,在很多国家只限于种植业使用的高毒性有机磷农药,却与所谓低毒的拟除虫菊酯农药一起,混合成灭蚊喷雾,堂而皇之在广东各个城市的街道和住宅区里到处喷洒,在广州竟然还肆无忌惮进入居民楼里大量喷洒。
不是喷一次两次,而是反反复复地喷洒。据我所知,在广州的绝大多数地方,包括住宅区,一天就要喷两三次。街道上、绿化带等等究竟一天要喷多少次,就没空去数了。
在一线城市人来人往的公共区域、居民住宅区喷洒高毒性和低毒性的农药,不是只集中喷洒一次两次,而是全城每天至少要喷两三次,反复喷洒大半个月。而且还会没完没了的一直喷下去。
行人走在街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当头喷洒。上述我在城中村小巷子的遭遇就是典型案例。在我小区住宅的窗外,也大肆放毒了两次。
随着呜呜喷枪怪啸,低层住户随时随地就会从窗户外吹进来各种各样的农药,毒性颗粒会粘附在餐具、桌椅、床铺、饭菜、茶水上。沿街食店更是这样,锅碗瓢盘和食材,都会被肆无忌惮喷洒的农药污染。人吃进去喝进去,会否慢性中毒?这,难道还需要问吗?
所以,这一场场的灭蚊运动,究竟是在灭蚊,还是在灭人?
广州市政府真要继续喷,请在市政府单位里喷,在街道办和居委会里喷。
你们喜欢吃,那就每天自己吃有机磷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吧。
别强迫1900万广州市民陪你们吃。
8月21日,网络流传一对话图片显示,广东K市启动“全民基孔热核酸大筛查”,试剂采购高达98元/人份(新冠混检单价仅3.5元),仅该市500万人口一轮筛查,就耗费财政4.9亿元,而采购中标的企业,竟是一家成立仅3月、注册资本50万的生物科技公司。
有广东方日报友在评论区发帖说,“这是真的,前段时间小区门口天天播放,免费筛查,免费治疗。我就纳闷了,这又不是人传人,又不致命,搞什么免费呢。”
该消息引发了网友热议,
“这条路算是摸着石头走通走透了,以后各种病会不断出现”
“那三年尝到甜头了”
“蚊子也没想到,有一天成为被利用的工具”
“熟悉的配方”
“掏空财政稀奇吗?一点也不稀奇,不管真假。这都是常规操作罢了”
“头独(投毒)+掏财空。还是那一套,木有新鲜事”。
微信公众号“清希文化”于8月21日发文《基孔肯雅热“防疫闹剧”:一场借疫敛财的法治崩塌与人权灾难》,文章指出,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基孔肯雅热不是传染病,但某些地方防疫通告却充斥着“高致死率”“变异毒株”等骇人表述。某县疾控公众号甚至宣称“感染后终身残疾风险高达30%”。
文章引用一位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话说,“过度渲染风险,本质是为防疫产业化铺路。这不是无知,而是精心设计的恐慌经济。”
文章指出,“当防疫变成生意,每一只蚊子都成了摇钱树”。
文章列举了众多防疫“闹剧”,包括上述网传图片揭示的,耗费大量财政进行“无底洞般的筛查”;天价采购,消杀服务,比如Y县采购“专业蚊媒消杀服务”,合同金额1.2亿元。中标方以每吨2.8万元的价格购入普通氯氰菊酯(市价4000元/吨),再以无人机喷洒每亩收费200元。核算后发现:实际消杀成本不足合同的15%。
还有强制健康公民的消费的隔离产业化,如Z市要求所有“疑似接触者”入住指定隔离酒店,每日收费480元。而所谓“隔离点”实为当地某官员亲属经营的招待所,房间挂牌价仅128元。
文章还揭示,当局防疫物资采购链更是充满了腐败,如中标消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某卫健系统退休领导之子,核酸试剂分销商,被查出是招标评委的弟媳,隔离酒店所属集团,参股方包括地方融资平台负责人。
文章称,基本的套路就是,“决策者制造恐慌→企业获取订单→财政资金转移→利益群体分红”,更可怕的是,当局还通过“专家论证会”为敛财行动披上“科学外衣”,在一次被泄露的会议录音中,竟然有一句“这个病毒不重要,但防疫很重要”。
文章最后说,“当防疫变成少数人暴富的工具,代价却是百姓生计与国家根基”。
台湾《自由时报》消息,中国广东省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失控,从7月27日凌晨0时至8月3日凌晨0时止,广东省内新增2892起屈公病本地病例,今年总计已有7716人染疫。
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彭扬惠透露,院内收治的屈公病患者大多是轻症,出院时症状差不多都已缓解,不过有少数患者可能1至3个月内持续会有轻微关节疼痛,最长可达18个月。
目前广东全省开展集中灭蚊行动。观察者网消息称,为求立竿见影,佛山部分水体中,城管部门投放了5000多条据说能吃蚊子的“灭蚊鱼”。中山市黄圃镇每晚6时各家各户相约一起点燃蚊香。多地进行消杀,还有生物防治,来对抗伊蚊传播。
广东方日报民纷纷留言,
“怎么感觉有点新冠的节奏”、
“有种像新冠一样的既视感”、
“比新冠严重多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艾滋病呢!真像!”
也有网友说,“好的,我现在就开始囤水囤面包”、“蚊子灭没灭不知道,感觉我们快被灭了!”
8月1日,有网传视频显示,有广东方日报友拍摄视频表示,在医院里只要是发热的,全部都会被关到一个小房间去检查核酸。
X网民热议,“故意制造恐怖氛围,找借口再次封锁十几亿奴隶。”
“搞核酸检测的目的就是‘控制’!从控制个人到控制全社会,这是最狠的维稳手段!”
“在正常国家,政府早被推翻180次了。”
佛山重启核酸检测、旅居登记、隔离及抽血排查,不配合者会被罚款、断电。
广东当局启用大量基层人员强行入户灭蚊,广东多地划定低、中、高风险区。被网友批评指又现新冠(COVID-19)封控手段,政府只会这个。
佛山市场监督管理局8月1日通报,根据佛山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即日起将治疗屈公病引起的发烧、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的药品,包括:风寒感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47种药品纳入实名登记管理,佛山全市所有零售药店需严格执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报告制度。
所列药品中,连花清瘟胶囊引起了网友的质疑。
有网友讽刺,“包治百病万能神药?还是万能镰刀?”
“换汤不换药,故技重施。”
“秦始皇要是吃了连花清瘟能活到现在”。
香港《明报》报导,8月4日在疫情“源头”佛山顺德采访发现,有药房老板称早在6月初已有村民“中招”,但未引起防疫部门注意。
据报,顺德区乐从镇是此次基孔肯雅热疫情“重灾区”,“零号病人”(即7月8日确诊的首宗“境外输入个案”)就在乐从镇腾冲村。
但当地一间药房的老板表示,6月初该村已陆续有人出现感染基孔肯雅热后的症状,包括发烧、出皮疹、关节痛等。该药房老板自己亦曾被蚊叮后“中招”,但据称,当时有关情况并未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不过报导未提及政府部门是否知情。
根据佛山市顺德区卫健局7月15日的通报,官方7月8日发现“基孔肯雅热”疫情,但到7月15日下午才首次通报了这一起基孔肯雅热本地确诊病例。通报延迟多天,真实情况不明。
8月7日,有网民在网上发布自家视频监控的画面。事情发生在8月4日凌晨。视频显示,一群人堵在户主的门口,其中一名粉色衣服的女子正拉着一名男孩的手,先后对男孩的手臂和手指采血。之后又对稍微年长的女孩采血。
“没有监护人在场,有权力抽未成年孩子的血吗?”该网民表示,自己是一名单亲母亲,独自带着孩子在外面读书和打工,白天照顾孩子,晚上上夜班。据她回忆说,8月4日凌晨1点30分左右,房东在没有经过她同意的情况下带人上门为两个孩子抽血。她的儿子和女儿当时都已经睡觉,忽然被叫起来抽血,“进来的人工作服也没穿,工牌也没带。第二天早上我下班回来后,就看见两个孩子在家哭,说他们头晕害怕。”
她还表示,自己上班不允许带手机,没有听到女儿打来的电话,“但是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就能随便抽孩子血吗?”
《鲁中晨报》报导,该网民为广东湛江的家长。她表示,抽血几日后孩子仍有头晕等不适症状。此前,孩子因为发烧去了小诊所看病。小诊所把这个情况上报给当地的卫生部门。
报导说,致电湛江市霞山区工农街道霞山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事,但称是突发有基孔肯雅热情况需排查。“她(该网民)的儿子发烧了,前往了一个小诊所看病,诊所按照规定上报了这件事”。工作人员就此事联系家长沟通抽血,但家长不配合,故联系警察联合上门工作。
此事件经媒体报导后立即引爆舆论,话题冲上热搜榜,网民对纷纷批评当地官方的做法。
临风听雪china:如果孩子未成年的话,监护人不在场,这种做法的确违法!
泉水石上流:凌晨上门抽血,不能等到天亮家长回家吗?
朕d范你学不来:哪条法律允许未成年孩子在没有监护人情况下,被强制抽血?
xingkongLB:需要家长在现场才能对孩子作医疗检查。
胖胖和大懒猫:不管如何,在监护人没在场的情况下,都不应该抽血。
臧玑v0:在监护人不在场和不同意的情况下,不可以对未成年人强制抽血。相关人员没有法律意识吗?
还有网民对官方指责“家长不配合”的说法提出异议:家长为什么必须配合?不配合不行吗?
百度网民092a3db:这是强盗行为,为啥要强制抽血?突发基孔肯雅热情况需排查情况,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孩子有基孔肯雅热情况,为啥要配合?
博主“直言敢为先”的评论文章表示,两个孩子凌晨独自在家,竟被一群人以排查基孔肯雅热为目的入户抽血,而且离谱的是家长还并不知情。究竟是谁给他们的权力,就这么无法无天?据《未成年保护法》的第4条内容,在家长不在场时私自入户对孩子抽血的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么这群人又是什么理由呢?竟然敢公然这么多人去给两个孩子采血?
“试想一下,两个孩子发烧在家休息,凌晨的时候被一群陌生人敲门,甚至还直接开门进来,他们的心理阴影会有多大。怪不得视频里面两个孩子都老老实实地站着。家长觉得并没有得到自己的同意就上门采血,没办法才选择把视频曝光在网上。那么如果家里面没有开监控,这件事儿又能说得清楚吗?再往坏了想,如果有一些不法分子假扮民警和相关人员,骗取房东去开门,最后加害两名孩子,真的是细思极恐啊!”
文章还指出,除了《未成年保护法》,《刑事诉讼法》第132条还讲到,公安机关在采血时,是需要监护人知情和陪同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先采血后续再补通知;《民法典》第1219条中说明,相关医疗机构采血的话是需要监护人书面同意的,紧急抢救除外。
而在这次事件中,是医疗机构采血,也并不是紧急抢救,就应该有监护人的书面同意才可以。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调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根据中国国家疾控局12日公告,广东、浙江、福建、海南、云南、广西等6个省区官方列为基孔肯雅热防控“1类地区”。
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1、2、3、4类地区。“1类地区”是指媒介蚊活跃期较长、以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省区。
“2类地区”则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指媒介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区。
截至8月16日,广东已累计报告近万例个案,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承认,此次疫情发现较迟,是导致本次出现较大规模爆发的原因之一。
广东省疾控局在微信公众号通报,8月10日至8月16日的最近一周,广东省新增报告83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据统计,本次“基孔热”疫情广东已累计报告病例9933例。
病例分布在佛山644例,广州85例,湛江22例,深圳、惠州各16例,珠海10例,潮州九例,东莞七例,清远五例,中山、云浮各四例,江门、梅州、河源各两例,肇庆、阳江各一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称,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