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上两个轮廓度公差要求 关联两种基准代号
问https://s3.bmp.ovh/imgs/2025/11/04/ebde4266bb7729a6.jpg
答
DIM. AND TOL尺寸与公差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除非另有说明
MACHINE ALLOWANCE机械加工余量
FILLETS R 3倒角 R3
CORNERS R 6.4圆角 R6.4
DRAFT EXT 2° NT 2°外拔模角 2°,内拔模角 2°(NT)
WALL THICK 6.4 BSC 4.8 MIN壁厚 6.4(基本尺寸),最小 4.8
DATUMS X, Y & Z ESTABLISHED BY DATUM TARGETS ON ROUGH SURFACE
基准目标点X、Y 和 Z 由毛坯表面上的基准目标点确定。
根据GB1785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规定
https://s3.bmp.ovh/imgs/2025/11/04/81a8560c7c92156b.jpg
https://s3.bmp.ovh/imgs/2025/11/04/d305573a570a2be8.jpg
GB17851修订自ISO5459:2011,现在最新版2024已经发布了。
https://www.doc88.com/p-90659667333632.html
ISO5459-2024版主要变化点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2228799585837323
右侧的公差框格内容是符合ISO5459和GB17851标准的且无歧义的,左侧的公差框格内容确实非标准。
由于该图纸来自卡特彼勒,首先查看图纸标题栏中指定的标准。如果注明ASME Y14.5,则按ASME标准解释基准;
如果注明ISO (ISO 5459/1101),则按ISO标准解释。
从ASME Y14.5看,像X、Y、Z这样的基准标识是被允许的(任何大写字母都可以用作基准符号,除了容易与数字混淆的I、O和Q)。尽管如此,这种用法并不常见,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坐标轴产生混淆。
但在实际应用中,X、Y、Z通常会专门用于铸件、锻件或预加工零件的图纸上,以区分初始状态(如铸造成型或锻造成型)的基准体系与最终机加工完成后的基准体系(如A、B、C)。
这种双重设置在涉及铸造或锻造后进行机加工的零件中很常见,基准X、Y、Z 通常参考铸造成型或预加工的特征(例如,通过像X1/X2/X3这样的基准目标点来定义一个平面),为机加工定位建立一个粗略的对齐基准。较大的公差值2控制了机加工表面相对于这些原始毛坯特征的位置和形状,确保机加工过程不会偏离原始铸件太远,同时允许铸件本身存在一定的制造变异性。
基准A、B、C 则参考机加工后的特征,以实现更严格的控制(公差值1),重点关注零件在功能装配上的配合或各机加工要素之间的精密关系。
这两个公差都适用于最终的零件(即机加工完成后),但它们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左侧的公差确保了与预加工状态的兼容性(例如,保证有足够的余量进行切削,或符合铸件本身的公差要求),而右侧的公差则强制执行最终成品状态下的精度要求。
这两个公差框格并排标注(而不是像组合公差那样上下堆叠)表明它们是两个独立的控制要求,而非单一的组合公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