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13年前的自己。
去以前的鸡窝,看了下我以前的账号。大色猫已经封了,但是我很呆账号还能浏览。我13年前写的帖子,还在。看了下我现在的性格,好像没什么特别大变化。
包括写字风格也没什么变化,尽管已经老了十几岁。
这些年过去了,我进步了什么?鸟语要流利很多,变得厚颜无耻口无遮拦谈妞。
整理998的回帖,自己再去加深学习。搜索鸟语网站,买书。行业认知有提升,但是依然愚昧。
我错过了什么?好像除了黄陂校花,其它都没错过。老天爷对我很不错。
电脑手机的刷新率变成高刷,显示器换了好几个,以前认识的人已经进去了。
想起在成都神龙工厂,被领导呵斥为闲杂人等,好像海发生再昨天。
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快,一晃,就是13年。
感觉不真实,感觉活在虚拟现实世界一样,毕业后小饭馆八元的炒青菜,感觉就在昨天。
和倩倩一晚上内射好几次,感觉就像上个礼拜。
第一次坐飞机的感觉从屁股除得到感知。对了,我知道我最大的变化了。
我对很多人,很多风景,很多吃的,都失去了好奇心。已经很久不吃武昌鱼了,也不想吃。
那时候,为了搜机床刮研形成油膜刚度的原理,可以搞好几个小时。
看油管上的刮研工程师,玩一个平面,阻力变得浮溜浮溜得的滑。
为什么我逐渐丧失了很多好奇心。为什么内燃机缸体内壁的珩磨形成油膜原理和机床导轨平台不同。
我还是那么天真,那么单纯 猫 还打篮球吗 大脑神经可塑性随年龄下降,处理新信息时的能耗增加,对陌生事物的 “接受门槛” 变高,探索的生理动力减弱。也有可能是好奇心并未消失,只是可能从 “对广泛未知的探索” 转向 “对熟悉领域的深度挖掘”。
内燃机缸体的活塞在缸孔内作高速往复直线运动,速度变化剧烈,依赖边界润滑
在行程中段速度高,可短暂形成流体动压油膜。
缸体内壁珩磨目的是形成交叉网纹(螺旋交叉沟槽),用于在活塞环与缸壁间储存润滑油,防止干摩擦;
刮油回流:帮助多余机油返回油底壳,避免窜入燃烧室。
机床导轨平台的滑块或工作台在导轨上作低速、平稳的滑动或滚动。
通过油泵持续供油,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稳定的承载油膜。
导轨平台珩磨(或精磨)目的追求极高的平面度、直线度和极低粗糙度;
表面通常光滑平整,不刻意保留储油沟槽。 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5-11-13 12:35
大脑神经可塑性随年龄下降,处理新信息时的能耗增加,对陌生事物的 “接受门槛” 变高,探索的生理动力减弱 ...
我經常看數學和物理的知識刻意保持大腦的活躍性,
聯係左手拿筷子,鼠標和寫字,也是保持大腦的學習
能力。
大佬 10年换了一种人生: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