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昨天 13:16

绿捷的86个校园餐项目 全靠串通中标

上海绿捷食品安全事件,今天出结论了。
调查组用四千字报告承认了一个事实:我们孩子的饭盒里,爬进了一整套发霉的体系。
绿捷公司存在串通投标行为,非法中标86个校园餐服务项目。公司被吊销“双证”,高层有8人被逮捕。
招标代理公司成掮客,餐饮企业当群演,连标书都出自绿捷流水线。这种每个环节都在盖章签字中完成的“合法犯罪”,又岂是8个被捕高管能扛下的?
86个学校的校长不可能不知情吧?
而“围标”86个项目,这是一张多么庞大而隐秘的关系网?绿捷公司能如此肆无忌惮,必然有更高层级的官僚“内部人”照应。这些人没一个涉嫌犯罪吗?
通报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闵行区人民政府在上述事件中,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的主管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不力。上海市纪委监委分别给予上述单位分管领导党纪或政务处分。

通报中提到:
“近年来,绿捷公司派驻学校的食堂经理共向公司反映食材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多起,绿捷公司均未按规定上报监管部门。”
这说明内部预警机制早已失效多年,监管的耳目在平时是失聪失明的。
一座GDP超五万亿的国际化都市,多年来上演着针对未成年人的食物虐待,而其原因竟是校园餐暴利背后的“权力寻租税”?

所谓“零容忍”,要等到蛆虫爬进舆论视野才能启动,这有点可悲哦。
这究竟是“零容忍”,还是“零容忍于被看见”?
绿捷退场,让一家巨型国企来接盘,固然能暂时用行政命令压住阵脚,但这是否意味着从一种垄断走向另一种垄断?
光明集团能否真正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利益板结?
后续的公开招投标,是会成为一场公平的竞赛,还是为新的“指定玩家”铺路的过场?
如果游戏规则不变,换一个球员上场,有没有可能只是把“绿捷”的苍蝇,换成了“光明”的蚊子?


747282747 发表于 13 小时前

这种民众折腾完还能有结果的也就魔都有了。帝都印象中都没见过几次这种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捷的86个校园餐项目 全靠串通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