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前天 12:03

伺服控制+蜗轮蜗杆减速机想替代磁粉刹车控制张力


https://s3.bmp.ovh/imgs/2025/11/27/9553c360a7a15cd8.jpg






磁粉刹车作为放卷张力控制的经典方案,其优势源于磁粉磁化后的剪切力传动原理。
磁粉刹车的输出扭矩与励磁电流呈高度线性关系(无机械摩擦带来的非线性误差),且磁粉形成的磁链传动无刚性冲击,扭矩输出平滑。
放卷过程中半径逐渐减小(从满卷到空卷),通过张力控制器实时调节电流,可动态补偿半径变化带来的张力偏差(张力 = 扭矩 / 放卷半径),全程保持张力恒定。
无机械刹车的 “粘滑效应”(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导致的张力突变),启动与停止时张力过渡平稳。

伺服控制张力是伺服电机通过扭矩闭环控制,即编码器反馈转速、位置,驱动器调节电流,输出精准扭矩,达到全闭环控制。
多数中低速、中低张力场景可直接用伺服电机直连,仅在 “伺服扭矩不足”“转速不匹配” 或 “安装空间受限” 时,需搭配减速机。
减速机的本质是 “扭矩放大器 + 转速减速器”,当伺服电机额定扭矩不足时,通过减速比提升输出扭矩。
伺服电机额定转速通常较高,若放卷所需最大转速较低,通过减速机降低转速,避免电机低转速运行时的扭矩波动。
放卷卷材的转动惯量较大时,减速机可降低负载惯性对电机的影响。

蜗轮蜗杆减速机在伺服张力控制,尤其是放卷场景中通常不合适,核心风险是 “自锁特性与放卷被动转动需求冲突”,且存在效率低、响应慢等缺陷。
放卷系统中,卷材是被生产线的牵引机构(如牵引辊)拉动的,伺服电机的作用是提供反向阻尼扭矩(模拟磁粉刹车的阻力),而非主动驱动放卷轴转动。
放卷轴的转速由牵引速度决定,伺服电机需 “被动跟随” 放卷速度,同时动态调节阻尼扭矩以维持张力恒定。
当蜗轮蜗杆处于自锁状态时,放卷轴被牵引机构拉动时,会遇到极强的反向阻力,自锁阻力>牵引拉力。
即使选择非自锁型蜗轮蜗杆,蜗轮蜗杆的低效率、大背隙、慢响应也会导致张力控制精度远低于磁粉刹车,完全失去伺服替代的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伺服控制+蜗轮蜗杆减速机想替代磁粉刹车控制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