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昨天 11:03

那些靠吃青春饭的国产化ERP系统还能持续多久

深夜的客户会议室里,一位年轻的国产ERP小王顾问对着满屏的问题清单焦头烂额,客户催的紧,小王每晚都要加班到深夜才能把客户当天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解决,然而,今天碰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已经耗费了小王很长时间,但还是没解决,正在小王没有任何头绪时,总部核心人员甩出来一份现成的解决方案,这位年轻顾问按照解决方案的步骤,三分钟后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就是当下ERP行业最真实的缩影。国产化替代浪潮下,人海战术已经成了行业惯用的做法,待就业的年轻毕业大学生如雨后春笋,新系统的实施并不需要太多所谓的高级技术,只要肯花时间,把系统的流程熟悉了,就可以开始进行业务实施了,底层如何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曾经,ERP实施顾问是企业管理数字化的医生,而今天,很多人却活成了软件装配工。
大家还记得有句广告词,核心科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很多国产系统的现状就是这样,少部分核心技术人员掌握着系统的底层架构,其他大部分人只做系统里部分应用的流程配置,这些流程配置大学生操作几遍完全可以游刃有余,不用连滚带爬,更谈不上哭,哭什么哭,遇到问题总部甩给你解决方案,根本不用担心,所以,现在很多国产系统使用了人海战术,只要客户的需求有回应,不代表解决,这也是一个进步,大家都是系统的使用者,无论是客户还是这些年轻的实施顾问,一个配置流程一个录入数据。
当下行业流行着一个危险的说法:“国产ERP顾问都是全模块专家”。果真如此吗?

信不信由你,我可以这样说:SAP的模块化做到了极致,光是FI模块或CO模块就足够钻研大半辈子。所谓的SAP全模块顾问,大多是被甲方逼出来的,也几乎不存在——企业为节约成本,把多个模块运维压到一个人身上。

而国产ERP本身对模块的划分就没有SAP那么泾渭分明,财务与供应链深度捆绑的技术架构,让一个顾问同时上手多个模块成为可能。但能配置标准功能让系统转起来,不等于真懂底层业务逻辑。

当遇到制造业精细化成本分摊或跨国税务难题时,这种短板就会暴露无遗,真正的复杂度不在于系统操作,而在于对业务本质的理解。
SAP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当前80%的央国企及头部民营企业正推进国产化替代,SAP新需求实施开发已呈断崖式下跌。企业对SAP顾问的需求从逐渐提高,单一模块顾问的生存空间急速萎缩。

SAP的实施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咨询项目,而非简单的软件安装。其系统承载了数十年积累的全球顶尖企业的最佳业务实践和管理逻辑 。

SAP顾问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熟悉配置,而在于深刻理解系统背后的管理思想,并具备将复杂的企业业务需求转化为系统方案的能力 。他们就像是拥有深厚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学专家,能够为企业诊断管理病症,开出系统性的药方。
无论是SAP还是国产ERP顾问,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未来的价值不再取决于你会配置多少个模块,而在于你能否理解业务本质,为企业创造真实价值。

对国产ERP顾问来说,要避免陷入熟练工陷阱,熟练并不等于真懂。在完成项目交付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提升业务洞察力和方案架构能力。

现在的你,可能每天都在为项目奔波,为需求头疼。但别忘了抬头看路——在这个大变局时代,找准自己的深度领域,比盲目追求全模块更重要。毕竟,能够帮助企业诊断问题、创造价值的顾问,永远不会被淘汰。
https://s3.bmp.ovh/imgs/2025/11/28/60f659217f6be61f.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靠吃青春饭的国产化ERP系统还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