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249 发表于 昨天 10:06

可否目测下轴断开的几个最可能原因

本帖最后由 592249 于 2025-4-16 10:08 编辑

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ctFs.jpg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cNYn.jpg

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cGwQ.jpg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cJoj.jpg

592249 发表于 昨天 10:07

本帖最后由 592249 于 2025-4-16 10:14 编辑

材质:45#,原料锻造直径400mm,未调质,2020年产品

蓝蓝的猪天上飞 发表于 昨天 10:27

@2266998   分析这个有大拿,该8爷上场了:lol

尜尜背菜刀 发表于 昨天 10:44

看着像是液环真空泵的轴,得从泵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尤其振动监测数值

寂静回声 发表于 昨天 11:41

本帖最后由 寂静回声 于 2025-4-16 11:53 编辑

https://s3.bmp.ovh/imgs/2025/04/16/ba0e4e497376d19c.jpg

中间光亮又有被拉扯的痕迹,一般认为是材料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使得该区域表面呈现出光滑的特征。
但如果把中间光亮部分看成是疲劳源的话,就会有个疑问,一般疲劳扩展裂纹,裂纹从疲劳源开始,沿着与正应力垂直的方向(在一般情况下)逐步扩展。其表面会有明显的贝壳状或海滩状条纹,这些条纹也被称为疲劳辉纹。这些条纹的形成是由于裂纹在扩展过程中,每次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都会向前扩展一小段距离,并且在扩展过程中会在断裂面上留下痕迹。
像你这个就不一样了,仔细看了所有图片,断裂面什么纹都没有。断裂面显得像是一个整体,没有明显的分阶段断裂痕迹。
不像疲劳断裂那样有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的明显区分。
好像断裂是瞬间发生的,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迅速扩展。
但如果是脆性断裂的话,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的迹象,但这又与中间光亮部分的特征相矛盾。
既有疲劳源,同时又没有明显的扩展裂纹,与高周疲劳相比,低周疲劳时裂纹从初始形成到最终断裂的时间较短,所以裂纹扩展区相对较小。
右侧又有个坑是吧,说低周疲劳断裂会在断裂面上,尤其是在疲劳源附近,可以看到韧窝结构。韧窝是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发生局部塑性变形形成的微小凹坑,表明材料在断裂前经历了较大的塑性变形。

Hyperion 发表于 昨天 11:53

书上见过断轴的案例
腐蚀、安装失误可能导致使用工况的受力,超过轴的屈服极限;还有个可能是设计值偏小。
第一张图轴磨的发亮,是轴承跑圈了吗?

w91678 发表于 昨天 12:48

材料不行,太软了,早期断了

592249 发表于 昨天 15:24

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O5TA.jpg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OoFI.jpg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O4wd.jpg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OWOe.jpghttps://s21.ax1x.com/2025/04/16/pEfOheH.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否目测下轴断开的几个最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