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黄河特桥塌了 戳破遮羞布
说豆腐渣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
这很正常,老百姓朴素的认知就是:桥塌了=质量有问题=豆腐渣。这个逻辑链条简单粗暴,但你不能说人家错。
说贪腐的,多半是在体制边缘游走过的。
这些人见过一些"内幕",知道工程项目里的水有多深。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完工,经手的部门少说十几个,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寻租"的空间。
说工程人不容易的,基本都是圈内人。
这话没错,工程人确实不容易。工期紧、任务重、责任大,上面催进度,下面要安全,中间还得协调各方关系。
在系统内待久了,你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潜规则":
1. 出事之前,人人都是专家;出事之后,个个都是诸葛亮。
每次开工程协调会,各路神仙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这个说国外怎么做,那个讲理论如何。但真到了关键时刻需要拍板担责,大家都开始打太极:"这个问题很复杂啊"、"需要进一步研究"、"建议请示上级"。
2. 责任是个皮球,谁都不想接。
一个项目下来,成绩是大家的,责任是临时工的。太多这样的场景:剪彩时领导站C位,出事后临时工背锅。有个段子说得好:功劳是领导的远见卓识,问题是下属的执行不力,事故是临时工的个人行为。
3. 检查是表演,整改是应付。
每次上级检查,我们都要提前"彩排"。路线怎么走,看什么点,谁负责介绍,甚至连"随机"抽查的工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检查组也心知肚明,大家配合演一出戏,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于检查出的问题?整改报告写得漂亮就行,反正下次检查还有大半年。
断裂的不只是钢绞线
回到尖扎大桥这件事。
钢绞线断了,这是看得见的断裂,虽然并不一定是原因。但更多看不见的东西,其实早就断了:
信任断了。老百姓不相信官方通报,宁可相信小道消息;
责任断了。层层分包,层层甩锅,最后谁都不用负责;
标准断了。及格万岁成了默认选项,优质工程成了面子工程;
良心断了。明知有问题也要昧着良心说没问题,因为说真话的成本太高。
最可怕的是,这种断裂已经成了常态,大家都习以为常。
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到真的出事了,才发现水早就滚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E5ODg1MzM3MA==&mid=2247483726&idx=1&sn=29f0224c6ae5aedb1868ba6e73f537ec&chksm=97befa5c4787b843c81a0d1aed15657ed5b9aa72b0863499773c65b9f074fe6357f6bcc4e97e&mpshare=1&scene=1&srcid=0824RKdYe1Yg58zwB69N6y3u&sharer_shareinfo=c83d22b2ed87bb660c290e77812c07c3&sharer_shareinfo_first=259faed03c5d7435aa40e5df70c09026#r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