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传动的去背隙设计
精密机械传动如摆线、谐波能实现很小的背隙,众所周知,又小又轻又贵。行星传动如3K能实现大速比,成本显著要小很多。缺点啮合损失过大,效率较低,有间隙。如果有去背隙设计,倒能在作动的执行器方面一试。
齿轮去间隙常规办法在变速箱里见过,劈一个薄的片出来,它和主体齿轮间在扭转弹簧来改善敲击噪音,但这属于NVH范畴,作动的执行机构需要的是能"传扭" 的去背隙,不太一样。
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方法:
1,柔性行星架,调行星架销孔位置来改变行星轮的位置,以消除间隙,但啮合的正确位置也随之变化了,这个办法偏装配
例01
例02
例03
2. 锥形齿,轴向推紧,偏加工制造
宏观上看,如何实现均载是行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8爷以前提过的浮动设计对寿命至关重要,但间隙一去除,过约束的4个轮子没法浮动来“自定心”,均载会变差,还有行星架的位置度,同轴度这些,难道全靠制造和装配的精度硬抗?看下来,有研究测试的,但不知是否已有能落地有批量的产品出来?有大侠在这方面有实践或者思考吗?
对比一下,谐波只有一个柔轮,摆线轮也只有一片,(另一片180度布置是用来抵消载荷的),相当于只有一个”行星轮“,剩余的就是处理销孔精度配合的问题了,过约束的问题不如行星传动那么明显,可能也是精密传动大多是这两种的天下原因之一。
用过DENSO和KAMO的,国产的台湾APEX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