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5-11-14 11:01:47

是牺牲阳极 还是牺牲阴极


https://s3.bmp.ovh/imgs/2025/11/14/d029354b02e16c59.jpg







楼主查的什么资料?谁告诉你在酸性介质中使用牺牲阳极保护可行的,完全不可行好吗?


牺牲阳极材料(如锌、铝或镁及其合金)与需要保护的金属结构(如钢制船体、地下管道等)在电解质(如海水、土壤中的水分)中形成一个原电池。
由于牺牲阳极材料的电极电位比被保护金属更低,它会在原电池中充当阳极。这意味着它会优先于被保护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也就是腐蚀溶解。
牺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时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流向被保护的金属(此时作为阴极),使该金属表面得到电子而减少氧化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腐蚀。
同时在那里它们还可以还原溶液中的氢离子,导致析氢反应的发生。

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析氢反应属于局部微电池反应,可以忽略不计。


而常规牺牲阳极(如锌、铝、镁合金)在酸性环境中腐蚀速率极快,会迅速消耗失效,无法长期提供保护电流。
酸性介质会破坏阳极表面的钝化膜,加剧阳极溶解,同时析氢反应会更剧烈,会产生大量氢气。
酸性越强(H⁺浓度越高),析氢反应速率越快,容器表面产生的氢气越多。
析氢不仅带来爆炸安全隐患,还可能导致 “阴极极化不足”—— 过多氢气附着在容器表面,阻碍保护电流传递,降低保护效果。

酸性环境中牺牲阳极保护的析氢问题,是其不被推荐的重要原因之一。


牺牲阳极保护的核心逻辑是 “阳极牺牲、阴极受护”,容器作为被保护的金属基体,需处于阴极状态才能避免腐蚀。
碱性介质(如 NaOH、KOH 溶液)中,常规牺牲阳极(锌、铝、镁合金)能稳定工作,不会像酸性环境中那样快速溶解失效。
碱性环境会在阳极表面形成较稳定的氧化膜,减缓阳极过度消耗,保证保护电流持续稳定,适配容器的长期防护需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牺牲阳极 还是牺牲阴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