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5|回复: 18

连个圆柱直径都测不准,中国制造真出大事了?(转)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08

帖子

53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58
发表于 2016-11-23 10: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2016年的深圳机械展中,出现了一道看似极其简单,但奖品又是很丰厚(华为最新款手机)的几何精度测量比武和讨论题,讨论的对象是一根标有直径和两端面距离的圆柱棒图纸,并号称99%的测量人员在测量时会有问题。这原本也许只是一种夺人眼球的广告语,以期有更多业内人士能参与活动,引起测量从业人员对现代测量技术的思考。
让我们来看一下活动的过程给中国制造带来的启示:

对于测量而言,圆柱直径的测量,一般人都认为这再简单不过了,用一把游标卡尺就可以搞定。然而在数字化的今天,以坐标测量机为代表的数字测量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为期一周的网上公开征求答案过程中,该题得到了业内广泛的关注。然而无论是所收到的来自各方测量人员、技术人员,乃至从事专业教学和标准制订的某大学教授发来的应答邮件,还是微信朋友圈中各方技术人员的热烈讨论,几乎都没有能给出正确、完整的答案。最后参与大奖PK的二篇文章,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打不到及格分。所有这些都传递出一个可怕的信息,这个99%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1

题目一出,各方评论首先接踵而至,有的认为这是在考测量人员“1+1=?”,太无礼了;有的认为这题看似简单,但真要展开却有点烦,也不太值,所以不想参与;也有人凭直觉感到这样简单的题,背后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坑,不愿跳。也有一位上海的老测量工程师专门打电话来交流,并称赞题目出得好。然而这种种生相却总体上表现出相当一部分测量人员的思维憜性和缺乏进取的精神,对新技术缺乏探究和思考,而这实际上是创新精神缺失的一种表现。

2

测量原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数字测量技术更是为测量过程增添了变数。但我们的相当一部分测量人员始终神游在传统的测量思路中,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和应对新技术带来的问题,更可怕的是随意下给出结论,如某大学教授的来稿,就武断地认为坐标测量机得不到圆柱的局部尺寸,无法与传统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而事实是这类局部尺寸的测量方法早在2003年的国家标准GB/T 18780.2中已有明确规定。还有许多第一线工程师的来稿中则仅提供了一些凭经验的测量操作,缺乏理论依据,有相当多的检测方案与测量要求是不符的。种种现象,总体上表现出相当一部分测量人员的思维僵化、不善于学习、不愿学习的死寂。这说到底是缺乏一种创新思维,以及学习和敬业的精神。

3

精准是测量数据的灵魂。这种精准表现在测量人员对测量要求的精准解读、对测量系统的精准设计、对测量过程的精准规范、对测量操作的精准控制、对测量风险的精准管理,最后才有精准的测量结果。从本次比武的答卷和微信朋友圈的讨论来看,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的技术思路单一、局限,有的也引用了国家标准中一些变通的方法,但并没有去探究其适用性和应用条件。种种现象,究其实质是相当他们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双双缺失,工匠的精神更是无从谈起,而测量恰恰需要的就是一丝不苟。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落后的理念、知识体系、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下开展的测量工作,其结果将是何等可怕。测量是科学的眼睛,这样的眼睛会把中国的产品质量引到哪里去!?

真没想到,一道试题居然变成了中国制造业中测量人员专业素养的试金石,更试出了中国制造的短板,它甚至触及了中国制造的软肋----人才,并由此带出理念、知识和思维等方面的全面落后问题。

事实上,试题中所涉及到的理念、知识和方法早已体现在国际/国家标准体系中,即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与验证(Geometrical ProductSpecifications and Verification: GPS&V)系列标准,其中许多标准更是颁布在十多年前。按理说不应该出现上述问题。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国家始终在倡导标准化战略,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制定的标准,谁负责落实?没人抓落实,标准的作用又如何体现?

如果说按国际惯例,如推荐性标准的应用问题,此时需不需要考虑国情?是不是需要想些方法去推进这类标准的应用?

面对着许多国家标准落后国外同类标准数十年的问题,需不需要及时解决?因为这意味着在理念、思路、方法和应用中的全面落后。

企业在国家提倡的标准化战略中都做了些什么?

对标准的认识到了什么程度?

应用又到了什么程度?

企业在全球市场比拼中标准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企业对质量品质的追求到了什么程度?

测量在企业到底处于什么样原地位?

企业对员工技术素养的提高和知识更新做了什么?

高校是否应该反省授业中知识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呢?

在日益提倡工程教育的今天,高校应该有什么样的师资队伍?

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应该如何去培养?

它与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严格的管理执行有什么样的关系?

整个社会,又为之做了什么?能为之做些什么呢?

事实上,相关标准中包含了先进的理念,知识与方法,那么对标准的有效宣贯将是提高测量水平,乃至提升整个中国制造水平上台阶的最好抓手。只可惜我们似乎没有重视,更没有真正地从战略高度去应用标准。这归根到底涉及到国人对标准的认识。平时只要一说标准,我们始终认为那是制高点,做了标准就是抢占了制高点,抢到了就有了控制和主导的地位,事实真是如此吗?

通俗地讲,标准是工程实践的结晶、包含了业界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总结,是工程规律的体现,在它的基础上去进行规范的工程实践,就能事半功倍,同时它也成为协同的基础。所以标准中不仅包含了理念、知识和方法,它更是可操作的,并能带来实际效益的。可以说,标准是技术进步的台阶,是企业、乃至国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标杆。如果说它是制高点,那这个制高点不是抢来的,是技术和管理人员一点一点垒起来的。在今天的中国,也许我们还没有能力垒起真正的制高点,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去爬上这些制高点。

中国制造需要尖端技术,需要精准的测量。但更需要我们有对待工程问题正确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这些是真正的内功,只有练好内功,中国制造才会有精准的眼睛,中国制造才会有腾飞的一天。

比赛结束了,而中国制造的复兴也许刚刚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3

帖子

53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9
发表于 2016-11-23 19: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ek 于 2016-11-23 19:42 编辑

先说说直径吧;GB 或者ISo标准,默认独立原则;
所以检验local size;
1、扫描外圆,拟合圆柱(二乘法),得到axis;
2、在垂直axis的任意平面扫描一圈,得到点,拟合得到二乘圆圆心;local size 为通过二乘圆圆心的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满足尺寸公差 20+USL  20-LSL 之间;
3、直线度 圆度 圆柱度 规范查标准;
评价按默认最小区域法评价;
长度:
和直径差不多;取点,构造二乘的center plane;
垂直center plane 取任意两点,两点连线为local size 要在公差范围内;
平面度等按最小区域法评价

标准贯彻不彻底啊,GB还落后ISO..
GD&T或者GPS涉及到东西还是很多很多的;补充一句:标准操作规范,简化操作规范都是可以的;看零件精度和能承受的风险结合考虑;
以上如有错误请指出。。


点评

seek兄,你好啊,我是青年 :)  发表于 2016-11-24 02:1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7

帖子

202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20
发表于 2016-11-23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尺不够用?难道真是个坑啊。
测量本来就是一人一个结果。什么叫对错。零件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量的。只有合格与不合格。
这年头设备也不可能干出达不到未注公差的零件。

写这文章的用了这么多个问号,估计是个愤青吧。

点评

卡尺? 听过等径圆吗?  发表于 2016-11-23 13:55
这样的话那得看动机是什么了,也许就是给合作生产的三坐标或者投影检测仪器推广。  发表于 2016-11-23 13:45
是个教授,叫李明  发表于 2016-11-23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10
发表于 2016-11-23 1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并卵,还是先看看答案吧,很多时候答案也是在胡扯,看文风有宣传的嫌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116
发表于 2016-11-23 11: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交设备,遇到问题了,电话说同轴度超差。
问:要求多少?
答:2丝
问:双顶打表,两外圆跳动多少?
答:目测表针不动(杠杆千分表)
问:那不就没问题吗?
答:不行,人只认计量结果,那机器200多万呢!
然后,我就说,你去看看他们怎么测的,管他200万还是2000万,把过程给我讲。
结果,人家不让进去看。
我就说,你就跟他们讲,加工基准和图纸要求的测量基准是一致的,圆度,跳动都是微米级的,同轴度能超2丝,这蛋扯的有点大啊。
然后,计量人员采用手动测量,测量结果为2微米。再自动测量,又是两丝多。问他手动和自动过程有什么区别,说,没什么区别。
然后,爱咋咋地吧,签单走人。

点评

三座标找基准是个理论性有点强的活。不然,测出来的结果是错的。  发表于 2016-11-25 08:44
现在搞测量的都把三坐标当神了。也不管跟测量原理是不是一致,就认定三坐标就是对的。测个跳动,模拟基准轴线只打一个圆,还说三坐标就这样  发表于 2016-11-23 19:44
三坐标坏了是不是也得按照三坐标来,  发表于 2016-11-23 15:43
哈哈,真是没法跟人家说,哈  发表于 2016-11-23 12:13
我们质检的小伙子经常把加工的老师傅气个半死,小伙子认准了,三坐标最准!历史上,我们厂的跳动都是三坐标打出来的!!  发表于 2016-11-23 11:5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zh39204128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177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16-11-23 1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计量局感觉根部没用啥作用,用的游标卡尺,刚刚被贴标签的,最大误差在0.04,不敢用,做销轴的时候只能是那个量的,那个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19

帖子

82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07
发表于 2016-11-23 13: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半天也不说到底怎么才是1%的。
查缺补漏,全部慢慢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51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829
发表于 2016-11-24 0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党。
不同的岗位和层次,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标准化要求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63

帖子

747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72
发表于 2016-11-24 09: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动测量用CCD相机就好了,简单直接,测量精度可以符合图纸要求
甚至还有高精度的激光3D扫描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3

帖子

53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9
发表于 2016-11-24 21: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seek 发表于 2016-11-23 19:37
先说说直径吧;GB 或者ISo标准,默认独立原则;
所以检验local size;
1、扫描外圆,拟合圆柱(二乘法), ...

好久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6-18 15:23 , Processed in 0.12808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