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9|回复: 1

工业软件 上云很难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4413
发表于 2022-1-1 09:5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消息称,德国软件巨头Software AG公司云化不利导致收入增长缓慢,目前正在考虑挂牌出售的可能性。虽然SoftwareAG对此消息拒绝置评,但大批投资者已蜂拥而至,该公司股价因可能出售的报道而跳涨近8%,市场估值达到26亿欧元(折合30亿美元)左右。
据了解,Software AG在2019年启动了一个名为"Helix(螺旋)"的转型项目,希望能够从传统的销售软件许可证模式转向云计算软件订阅服务模式,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收入和利润受到了很大影响。昔日的世界级软件巨头,上云之路遇阻后的萧瑟身影令人唏嘘。
实际上,工业软件向“云”而行并非易事。海外市场,工业软件巨头Autodesk (欧特克)公司花了7年时间才扭亏为盈,PTC公司宣布向云转型后净利润连年下跌。再看国内,大部分云化工业软件产品还处于打磨阶段,暂时不能成为拉动公司营收增长的主力。业内专家指出,“云”对于工业软件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在云计算成为“水电燃气”般存在的今天,工业软件的“云化”越来越被认可与接纳。什么是“云化”?软件服务商将软件和信息资源部署在云端,使用者按需使用、按次收费,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采购、维护成本,缩小了企业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解决异地协同问题,灵活又便捷。
国内市场工业软件的“云化”趋势在运营管理类软件中已有明显进展,比如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老牌厂商均推出了SaaS服务。一些新兴公司也在尝试将“云”的基因融入到产品设计理念中,比如数巧科技尝试搭建基于网络化的CAE(计算机辅助仿真)系统。芯华章主张融入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设计全新的软件系统架构和算法,对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进行创新。
与此相关的收购事件层出不穷,比如美国公司PTC以约4.7亿美元收购业内第一个SaaSCAD厂商Onshape。罗克韦尔以15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专注在云化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和ERP(管理软件)的Plex系统公司、海克斯康收购全球第二大CAE公司MSC Software。业内专家分析称,这些收购事件多有出于工业软件加速云化方面的考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总是“骨感”的。有一点需要明确,并非所有的工业软件都适合“云化”。“工业软件是否适合云化的标准要结合用户使用工业软件的业务场景需求来确定。”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云侯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核心系统云化意愿最低;中小企业的非核心系统上云意愿最高。
从工业软件类型来看,大型企业的生产控制流程软件一般都是在封闭的内网中,上云会带来稳定性风险,这是企业不愿意去承受的。涉及研发环节的CAD、CAE等软件,由于处理的数据都是涉及企业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参数,很多企业也不愿意将数据放在云上。此外,一些仿真软件的计算模型规模很大,并不适合云的技术架构。在另一些场景如CEM(客户体验管理)、OA(办公自动化)、HRM(人力资源管理)甚至ERP,SaaS模式已经成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应用的复杂程度较低,数据敏感性较低,产品迭代速度快适合云原生架构快速开发部署的特性。
在他看来,数据的敏感性和系统复杂度(对算力和数据传输的要求)是评估一款工业软件是否适合“云化”的两大关键标准。对于工业软件厂商而言,盲目“上云”或者一味地追求工业软件“云化”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王云侯认为,工业软件的云化与企业的业务上云是分不开的。在企业上云的过程中,一是对于底层架构的适配,需要将离线系统的数据管理、通信协议等与基于云的架构进行融合适配;二是针对业务特征进行数据分离,需要明确哪些数据可以上云,哪些数据要留在本地,进而更好地实现数据治理。工业软件的“云化”同样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多家工业软件厂商表示,尽管已经了解“云化”的诸多好处,但对他们而言这还只是一个比较前沿的概念,成功落地的案例比较少。
作为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结合体,工业软件最重要、最核心、最底层的支撑是工业数据知识库。“我们缺的是工业知识的积累。”中软国际方案咨询专家战腾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解释说,“IT(互联网技术)只是将工业知识转化成信息系统的一种手段,而云化又是一种信息系统的部署方法,因此需要逐级递推,先打破工业软件的封闭性,实现标准开放,然后实现厂商在开放平台的对接等,接下来才有机会走向云化。”
工业软件与云的结合,不仅需要软件厂商的探索,也需要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支持。然而,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秘书长王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上一轮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主要走平台模式,重点放在商业经济方面,鲜有涉及工业服务,并没有将资源投入到工业软件云化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只有少数头部企业在做自己的生态,而这些生态又相对封闭、更新迭代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由于工业软件本身‘底子弱’,制造业企业购买云化工业软件的主动性匮乏。”
另一个核心的问题是缺乏又懂工业软件又懂云的专业人才。王娟坦言:“本应成为产业工人的一代宁可送外卖也不进工厂,优秀的程序员多数服务于电商等平台,没有懂生产又搞开发的人做工业软件云化的研究,仅凭一哄而上和政策激励很难形成可持续的买方市场。”
此外,“欧美工业软件占据主流,他们的封闭性很高,未能实现标准开放,这导致整个工业软件‘向云而行’的道路都得靠我们自己慢慢摸索。”战腾说道。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前路”可走,这让工业软件的“云化”之路充满未知数。
传统工业软件是个性化定制的“量体裁衣”,能够很好地适应客户侧的各种个性化需求,但是对整个行业来讲,成本高、通用性差,能够实现产品复用的比例较低。战腾认为,“云化”其实就是将许多PaaS(平台即服务)层面、SaaS层面的核心能力提取出来,增强复用性,降低成本,从而推动整个工业行业的发展。
王云侯指出,目前市面上工业软件“云化”主要有两种落地思路:一种是把工业软件拆解成更加轻量化的APP,然后结合云的PaaS平台提供给用户;另一种是直接将传统软件进行云环境的适配,比如ERP云就是这个思路。但遗憾的是由于本土工业软件整体产品力比较薄弱,客户侧仍然存在诸多担忧,市场接受度还不够高。
如何牢牢把握住“云”这个机会,乘势赶超?“一方面,应该加强与工业、云平台领军企业的联合研发能力,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整体研发投入,工业软件云化投资收益期比较长,企业自主跟进的意愿相对有限,整个行业仍需更多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和用户需求层面的驱动。”战腾建议称,“基于我国丰富的工业场景,找准某一行业进行深度探索,打造行业内部领军企业,逐步实现良性运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主题

674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182
发表于 2022-1-1 2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软件一般都很重,云上只适合轻一点的软件,比较好的模式是客户端依然安装软件,但是解算的核心参数和工艺数据可以云上,客户解算时需要联网获得核心数据,而浏览以前做过的不需要联网灌入参数,软件升级或者修改一些架构的时候可以网上升级手动导入安装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1-24 06:51 , Processed in 0.08848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