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4|回复: 0

抗原试剂 一盒难求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6323
发表于 2022-12-26 19: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12月9日,国务院印发《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后,抗原检测试剂就在新冠防控中被提高到了“战略性储备物资”的地位。


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呼吁下,除退烧药、感冒药等药物需求量猛增之外,抗原的需求量也直线上涨。


但最近大家对抗原最直观的感受有两个:一是价格贵,二是买不着。


从防控政策放开到现在,抗原价格经历过怎样的变化?为何放开政策已经半个月过去了,抗原试剂依然“一盒难求”呢?


抗原价格,从骤然暴涨到日趋下探


国内抗原价格的曲线变化,是以“新十条”政策为转折点的。


业辰医疗创始人、拥有多年500强医疗公司销售经验的赵先表示,在12月之前,一支抗原给经销商的价格差不多是1块多钱。随着12月7日“新十条”发布,抗原需求增长,生产成本随着工厂生产人员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给经销商的价格涨到了将近3元。


终端的零售价涨得比成本价更猛,刘佳在北京经营医疗器械生意,他对这半个多月抗原价格的变化有非常深刻的感知。


他透露:“第一周的时候,从我这里出去的抗原,最初价格应该是3.5元/支左右,但一手一手倒下来,到了终端一支抗原6、7块是常事。”这样的价格趋势大约稳定了一周,第二周抗原大量缺货,价格也跟着疯涨,“单支价格涨到十几块了,还供不应求。”


十几块钱一支的抗原还只是“小巫”,还有个别商家卖到几十元一支的。四川成都一网友还曾曝光过成都一诊所抗原卖到40一支,工作人员还表示“贵你就不买呀”。


价格暴涨是需求暴涨的连带效应,今年年初海外市场也经历过抗原价格疯涨的阶段,其中尤以澳大利亚最“疯狂”。


今年一月,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主席罗德·西姆斯曾公开表示国内抗原试剂盒价格暴涨,某网络零售商甚至标价500澳元(约合人民币2300多元),而药店的单次检测试剂盒价格目前为70澳元(约合人民币320元),而此前试剂盒在药店的售价约为10澳元(约合人民47元)。


前有海外抗原价格暴涨的前车之鉴,后有国内抗原价格飙升的市场乱象,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从政策端到执法端,对抗原恶意涨价现象予以重罚。


随着多方监管力度的提升,“疯狂的抗原”逐渐偃旗息鼓。


最近这一周,“严打”之下,抗原不合理涨价的乱象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价格日趋平稳在4~8元左右。


在多家电商平台上,抗原均处于预售状态。以淘宝为例,振德、九安医疗和生之源的价格多为5、6元左右一支,乐普的稍贵,为8.6元一支。


药店渠道的价格也平稳了。北京一药店工作人员称,从22号开始每天都会到货一些,有10支装和100支装两种规格,每支5元,每人限购一盒。上海一药房则是“25元每盒,5支装。”


一位自称有资质的卖家余洋,他表示最近一支抗原的售价均在7元左右,“零售会贵0.5元到1元,量大能优惠到6块多“,谈起之前抗原价格猛涨到单支十几块,他坦言“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价格变化不会太大。”


至于未来抗原价格的走势,几乎所有受访专家都认为,抗原生产成本会进一步压缩,而且随着政策的继续开放、产能的充足,会达到供需平衡,“价格还有很大下探空间。”


中国抗原曾“供应全世界”,为何国内却一盒难求?


现在的市场上,抗原“一盒难求”,抢购场面一度十分热闹。


比如,有公司采购人员拎着现金到生产工厂门口等着;某电商平台每天中午12点准时限量抢购抗原现货;去药店购买也得跑着去,因为“要抗原的话马上来,下班后再过来不保证还有。”一家北京大型连锁药店的工作人员如此提醒。


从现在抗原市场紧张的供需关系,很难看出“中国制造抗原,曾供应全世界”的影子。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抗原检测相关产品的出口额超过700亿元,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而今年年初,检测试剂1-3月出口货值均在140亿元-180亿元区间,出口额再创新高。


“中国制造”的抗原在国外有多么普遍呢?


以今年年初疫情泛滥的澳大利亚来说,《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现已批准21种抗原检测试剂盒,其中15种来自中国,占71.4%。“澳大利亚70%的抗原都是中国制造”毫不夸张。


当时很多企业为应对暴涨的海外抗原需求增加了不少产能,比如今年4月,万孚生物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自2月份起持续增产扩能,两个月内产能已达1000万人份/日。


而到了第二季度,海外市场防控政策有了变化,多国取消全面防疫措施,暂停抗原试剂盒免费发放计划,国内的抗原出口大幅度回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4-7月检测试剂出口货值回落至18亿元-40亿元区间,比峰值直降了9成。如果这些富裕的出口产能都释放给国内,那国内的抗原难题或将可以得到不小的缓解。


那么这些出口产能释放给国内了吗?国内为何还是“一盒难求”?


赵先认为很大部分的出口产能其实无法释放给国内。


一是“资质问题”,他解释道“国内取得抗原注册证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而国外需要的时间和审批流程简单。取得国外出口资质的企业有数百家,而国内有注册证的抗原企业仅有40几家,取得国外资质在国内是不允许销售的。”


二是“不划算”,他认为“随着政策松动,抗原需求也会趋于平衡。拥有国外注册证的企业不太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及成本在国内取得注册证了,它们可能会回归自己的IVD核心事业。“


而有国内注册证的40多个企业,部分在海外需求缩减后,也相应减少了生产。


一位杭州的抗原试剂生产企业工作人员曾透露,“公司之前的抗原主要供海外,海外需求降低后,国内当时以核酸检测为主,公司相继减少了生产量。”12月初被疯抢的抗原试剂,绝大部分是压在企业仓库里的囤货。


12月之后,国内需求暴涨后,囤货迅速被清空。即便是多家抗原试剂生产商公开表示在积极扩大产能,比如,之江生物表示争取12月和1月产能扩大四倍;明德生物表示正在招工确保抗原生产……但能达到抗原供需平衡也需要一定时间。


资深医药企业研发经理李津表示,抗原生产要求很高,“抗原检测试剂盒属于三类体外医疗器械产品,其生产条件一般需要在10万级的洁净区内进行。”这就导致如果新投入产线,需要一些时间达到生产标准。


上海芯超生物副总经理叶杨在“新十条”发布后,曾对媒体表示,受制于新冠疫情压力与原材料短缺压力,公司扩大产能之路被“卡”。“武汉工厂的一批工人陆续感染,日产量一直在上下波动;而且多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或处于缺货状态,也让抗原检测产品的生产受到限制。”


不过李津同时也表示,目前抗原检测试剂产品的生产过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连其中最复杂的硝酸纤维素膜(NC膜)生产工艺也都可以实现自动化点膜、包被、干燥、裁切等工序。”他认为如果有足够的洁净区空间,迅速上马设备调试成功,产能扩增还是很快的,预计1个月之内可以实现产能的大幅提升。“抗原短缺的难题,要比药品短缺的问题解决得更快”,他补充道。


一方面是生产企业在短时间提产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是不少企业生产的抗原,被政府统一调控了。


亚辉龙公司在最近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目前的抗原销售的渠道场景发生了变化,主要以政府采购为主,例如政府疾控中心采购用于社区发放。济南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基本上是生产出来多少,政府就拉走多少”。


政府调配优先供给中小学校、医疗服务机构和养老院等重点民生保障单位,这就意味着部分企业的绝大部分产能不能自由流通到零售市场上,这也是个人消费者很难买到抗原的重要原因。赵先预测,抗原流向各大正规药店、完成国民供应后再流向各大经销商、电商,直到个人容易购买,“大约还需要两周时间。”


另外,“抗原黄牛党”的囤货居奇,让本就稀缺的抗原资源“雪上加霜”。


几位有抗原现货的个人卖家均表示自己手里都握着不止一家厂商的货源,“每天能到货2-3万份,具体数量和厂家不一定”。问道是否有售卖资质的问题时,几位卖家均不再回复。


最近两周,在国家对无医疗器械销售资质卖家的严打下,相比于两周前,“黄牛党”已经没那么猖獗了。


刘佳透露,“最近这周,至少明面的‘二道贩子’已经少很多了。”


另据一位接近“黄牛”的知情人士爆料,“身边很多人都不敢做了”,因为近一周监管部门查得非常严,“我知道有个人有厂家的渠道,去工厂拉了几十万的货,运输途中被扣下了。”


在企业提高产能、打击“黄牛”、政府调配三方出力下,“抗原难题”正在逐渐缓解。李津表示,“医疗器械的生产扩容,比药品的扩大生产规模的限制更少,短期内扩大产能更容易。”另外,赵先认为“感染高峰过去后,抗原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回落,政府调配保供也在努力。”多方因素共同促进,抗原行业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对于广大民众用不用囤货的问题,所有受访专家与业内人士均表示:“不建议囤货。”
(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

点评
专家还说不用囤药呢,在这次所谓的应阳尽阳 新冠闯关的全球第一行为艺术中,专家和政府的名声都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2-24 02:14 , Processed in 0.10319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