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回复: 0

出口转内销能解决什么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480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洲时报》5月5日题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通货紧缩死亡螺旋的边缘”的文章提到,将出口产品以大幅折扣转至国内平台,短期内或许看似明智,但长期看,会削弱各行业的定价权,削弱盈利能力,并为新一轮的企业削减成本埋下伏笔。
文章说,这种转向反而加剧了其原本想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经济近年深陷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0.2%,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则同比下降2.2%。
文章说,中一直将国内市场定位为制造业的“泄压阀”,现在出口级库存的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并引发更深层次的通货紧缩,波及整个经济。
虽然有传言称当局将提供支持,但实际举措却寥寥无几。在此背景下,中方面谨慎的刺激措施必然带来后果。持续的价格下跌不会自行纠正,反而会重塑人们的行为。企业缩减开支,家庭推迟支出,投资决策偏离轨道,增长势头逐渐减弱。

美媒CNBC5月5日报道,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单辉(Shan Hui,译音)预计,全年中国CPI将降至0%,低于2024年0.2%的同比增幅,PPI将下降1.6%,而去年下降2.2%。
单辉指出:“价格必须下降,才能让国内和其他海外买家吸收美国进口商留下的过剩供给。”她还表示,制造业产能可能无法迅速适应“突如其来的关税上调”,这可能加剧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团队认为,随着贸易战冲击出口订单,PPI可能在4月下跌至2.8%,较3月2.5%的跌幅进一步扩大。
2023年和2024年,中国经济CPI长期徘徊在零附近后,今年2月和3月连续两个月转为负增长。3月PPI同比下降2.5%,连续第29个月下跌,也是近四个月来的最大跌幅。

巴克莱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周英科表示:“副作用是中国企业之间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他解释说,大量原本面向美国市场的折扣商品涌入国内,也将侵蚀企业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就业,对工作前景和收入稳定的担忧已经在削弱消费需求。
路透社报道,凯投宏观中国经济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通缩压力上个月持续存在,而且几乎肯定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加剧,因为中国企业将过剩产能出口的难度加大。”
位于浙江义乌的“大陆奥凯体育用品公司”是一家拥有超过20年历史的体育工厂。创始人吴晓明日前告诉TVBS特派记者,受到美中关税战影响,该公司面临巨大冲击,出口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了60%。
他说,2022年一颗最低端的球(排球)可以卖到人民币7到8元,但到了去(2024)年上半年,同样一颗球只能卖到人民币5.8到6元。等于产能过剩,导致足球价格在短短两年间暴跌20%。

在官方要求下,淘天、美团、海智在线等线上平台也为企业提供了“出口转内销”的“云引擎”。
“五一”长假期间,上海多家商场还举行出口商品展销会或增设外贸产品专区,一些原本出口的外贸商品以“一折”的极低价格出售。
但是不少外贸企业主对于转做内销市场并不乐观。做外贸的“老范美国日记”5月6日发布视频说,“出口转内销”是个伪命题。
他表示,“本来我不想讲出口转内销这种愚蠢的事情,但是今天是真的有点不吐不快了,因为我问了做某宝的表弟,他们出口转内销卖得怎么样,他说他压根就没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想参加这个活动就必须打骨折,不亏掉底裤,根本就参加不了这个活动。”
“我听后真是火冒三丈,这叫哪门子帮扶呀,只不过是既压榨了这些苦命工厂,又博了好人好事的名声,既当又立的把戏。”
他认为,“且不说外贸产品审美适不适合国内,价格你又卖不了,你照着7倍的汇率去做的产品,国内只能接受同等数字的人民币,怎么做?再者说国内的消费力就摆在那,买了你出口的东西,还有能力买本就内销的企业的东西吗?需求就那么一个,给了你出口企业,救了你一时,可能就压垮了另一个本就奄奄一息的内销企业。”
“出口转内销就是一种退缩行为,想让国内消费者兜底的下下策。上上策的做法应该是以攻为守,贴牌的客户不卖,我们自己卖,深入敌营,线上线下,攻城拔寨,趁贴牌客户陷入缺货困境,奇袭市场。”
老范在美国做线下家具,这次关税战反尔给他带来商机,“我就很庆幸,这次的关税冲突,我认为就是时代赋予我的一次时势,一次东风,我在找更多做家具的公司合作线下渠道”。
中国博主“外贸Abby富”2日也发布视频说,外贸企业做出口转内销“根本没戏,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国内市场的价格战早就把利润压到了最低了,哪里还有外贸产品的利润空间啊?第二点、需求不匹配。卖给外国人的那些户外产品、运动冲浪,国内的民众根本用不上这些东西。”
她认为,中国外贸企业真正的出路其实就两条,“要么就是工厂外迁,要么就是去开辟“
企业主“杰哥书柜”也发布视频表示,出口转内销这事不靠谱,主要有三个原因:
在中国做内销,做的越多,亏的越多。
“我们中国本来生产完全过剩的,内销做的多亏的多,很多做的都亏的多,不要看它好像很旺盛一样”。
中国外贸“出口转内销”的话题,也引发网友热议:
“出口转内销的逻辑根本就不通。”
“主要就一个原因,口袋没钱。”
“出口转内销······打骨折······踩爆肋骨。”
“本来脸盆里水都已经满了,你再倒一脸盆进去。”
哪有自己开饭店自己当食客的道理。”
“说到点了。没外贸,就挣不到美金。没有美金,我们需要的高端产品就买不到。”

北京本土投行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CNBC表示,中帮助出口商转销受影响商品的举措,可能只是权宜之计。
他说:“对于那些原本能从美国消费者手中收取高价的出口商来说,在国内市场销售只是清理滞销库存、缓解短期现金流压力的手段,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利润挤压可能迫使一些出口企业倒闭,另一些可能选择亏损经营,只为避免工厂停工。
根据高盛单辉的估计,中国有1600万个工作岗位(占劳动力总数的逾2%)涉及对美出口商品生产。
欧亚集团的中国事务主管王丹表示:“最低免税政策的取消以及现金流下滑,正将许多中小企业推向破产。”她警告说,出口依赖型地区的失业人数正在增加,预计今年城镇失业率平均将达到5.7%,高于官方目标5.5%。

高盛近日发表题为“China Matters Patience and Resilience”的最新报告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并预测,中国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4.0%,而中共为2025年设定的增长目标为“5%左右”。
中美双方在关税谈判上存在深层次的分歧与高度不确定性。尽管美国财政部长和总统曾释放调整关税的信号,但中方官方立场明确,要求美方取消所有单边关税才会重启贸易谈判。
报告分析,双方在谈判风格、互信程度、核心诉求以及涉及的广泛议题(包括芬太尼管制、TikTok出售、产业政策、货币管理、贸易失衡及地缘政治等)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短期内达成贸易协议的难度相当大。
虽然中国在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方面仍有空间,但出于对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考量,政策刺激的力度更显保守和有选择性。
文章说,过去,中国经济的再平衡进程相对缓慢,在经济下行时往往仍旧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补贴来支撑。现在考虑到美国关税可能长期维持在高位,且过剩供应难以被其它国家完全吸收,中国被认为需要加速推进深层次改革。
改革方向可能包括赋予地方政府征收消费税的权力以更直接地刺激消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提高居民消费信心,以及投资于与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5-13 21:34 , Processed in 0.08255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