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3|回复: 5

乌克兰最新战况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750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乌军放出一名中国籍俄军士兵的视频,他自称被骗上前线,主动投降乌克兰。
6月1日,疑似中国籍军人在网上发出一段视频,内容是俄罗斯第102团部分军人分别做自我介绍。视频显示,其中有多人来自中国,他们都报出了自己的中文名字和年龄。
在自我介绍的中国人中,有一个名叫王猛(音)。
6月28日,乌克兰军方放出王猛的一段视频,显示他已经成为乌军战俘。
王猛在视频中自称,他坐飞机从中国到莫斯科,然后被转到乌法征兵处,体检完后就一直等待了一个多月,期间只能玩手机。随后他们一批人分别在俄罗斯的罗斯科夫和乌克兰境内训练了一个星期,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没收了手机、护照、银行卡,直接派到了前线。
他说,自己本来只想在后勤部队工作,赚取佣金赡养父母,结果被骗到前线作战。他自始至终没有开过枪。他根本就不了解战况,但指挥官一直逼他们往前冲,结果冲到前线后失去后勤,断水断粮一天一夜。而指挥官还逼着他们往前冲,爬过麦田后逼近乌军。他接近乌军之后,就投降了,因为他觉的这是在逼他送死。
他还说,和他一起服役的两名中国人,一个被迫击炮炸伤了臀部,另一个被炸断了双腿,但没有救援,只能躺在那里,很可能会死于大量失血。
他最后说,战争太恐怖了,他很害怕,他只想回家和父母团聚。

据乌克兰最新披露的机密信息,中将派约600名军事人员赴俄,进行专业化军事训练,重点聚焦于应对西方武器系统的实战技能。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中俄关系从“无上限合作”向实质性军事同盟的战略转变。
专家分析,中方意图通过获取现代化战争经验,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军事冲突进行战略准备;而俄方则希望深化中对欧洲战争的实质性介入,进一步巩固双方同盟关系。但欧洲在强化对中共战略戒备,西方酝酿反制机制。
《基辅邮报》(Kyiv Post)近日援引乌克兰国防情报局权威消息人士透露,克里姆林宫已做出正式决定,将在俄罗斯武装部队各大基地和军事培训中心接待这批中共军事人员。
报导说,俄军训练课程将涵盖坦克操作技术、炮兵作战策略、军事工程技术以及防空系统运用等核心军事领域,旨在全面传授俄军在对乌作战中获得的珍贵实战经验。
这一军事合作计划的战略背景是,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以来,俄罗斯军队在实战中积累了大量应对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作战经验。乌克兰情报部门研判认为,此举清晰表明俄罗斯政权有意与中建立更为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共同在全球范围内与西方阵营展开战略对抗。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明确指出,中在无人机供应方面实施了明显的差别化政策。他表示,中已全面停止向乌克兰及其它欧洲国家出售无人机设备,但持续向俄罗斯提供相关军用物资。俄罗斯境内目前运营着多条有中国技术代表直接参与的无人机生产线。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助研钟志东博士表示,中俄此次大规模军事合作充分反映了双方关系从“合作无上限”向实质性军事同盟的重大战略转变。
钟志东从战略层面深度分析认为,中派遣600名军事人员赴俄学习的战略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首先,从军事能力建设角度而言,中军队长期缺乏现代化战争的实际作战经验,急需通过俄乌战争这一现代化战争范本获取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战术智慧。
其次,鉴于乌克兰武装力量主要装备西方武器系统,中军方可借此机会深入研究和掌握对抗西方武器系统的有效方法,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军事冲突进行针对性战略准备。
钟志东特别指出:“从台湾军事力量构成来看,基本采用美式装备体系和作战准则,中可以通过深度研究俄乌战争中乌克兰使用美式武器的实际效果,系统性掌握应对西方武器系统的作战方法。”
第三,此次培训项目重点涵盖坦克驾驶技术、炮兵作战、军事工程以及防空专业等核心领域,精准反映了当前俄乌战争以陆战和空战为主导的作战特点。
钟志东特别强调,防空作战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在当前以无人机和精确制导导弹为主要攻击手段的作战环境下,如何有效反制空中威胁已成为现代战争的核心课题。”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博士进一步从军事人才培养角度深入分析认为,中派遣的600名军事人员应当来自各军兵种的精英骨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化作战经验的“种子教官”队伍,通过直接参与和观摩俄乌战场实战,系统性获得现代化战争的第一手经验。
“这600人可能仅是第一批,中的军工部门或已派员前往俄罗斯或俄乌战场前线,深入研究战争经验。”沈明室认为,中的目标是通过这些人员将俄乌战争的经验带回国内,用于优化部队训练和作战策略。
关于俄罗斯同意提供此类高级军事训练的深层战略动机,钟志东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认为主要基于两个核心考量:
一方面,俄方意图通过此举进一步强化与中“无军事同盟之名,有军事同盟之实”的特殊战略关系,同时期望中共提供更加具体和实质性的军事技术支持以及经济援助作为战略回报。
另一方面,俄方试图通过深化军事合作“将中国更深度地卷入欧洲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对欧洲安全事务的实质性介入程度,借此打破中国在表面上维持的相对中立立场,全面巩固俄中战略同盟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钟志东进一步指出,虽然中俄两国并未签署传统意义上的正式军事同盟条约,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有实质内容而无正式名义的军事同盟关系”。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在政策立场上明显倾向于俄罗斯,通过大规模购买俄罗斯能源产品和矿产原材料,他说,“在经济层面实质性资助俄罗斯维持战争能力,同时在国际外交场合持续为俄罗斯提供政治声援。”
6月23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Mark Rutte)在北约峰会召开前发出严厉警告,中持续推进的大规模军事现代化建设正在显著提升其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的现实可能性。
他特别强调,一旦台海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俄罗斯很可能会在欧洲战场制造更大规模的军事混乱,以分散北约的战略注意力和军事资源,这将对整个欧洲的安全稳定构成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
面对俄罗斯的长期战略威胁以及中共快速扩张的军事实力,加之朝鲜、中国、伊朗对俄罗斯侵乌战争的多维度支持,吕特强调北约必须大幅加强整体防御能力建设。
鉴于当前全球安全局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北约正在认真考虑将成员国军费开支目标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2%大幅提升至5%,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全球安全格局和战略挑战。
针对相关指控和质疑,中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6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予以否认,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建设者和维护者”。他还声称:“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积极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从未向任何交战方提供武器装备。”
然而,据乌克兰媒体报导指,自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全面军事行动以来,尽管中共公开声称在冲突中保持严格的中立立场,但西方国家持续指责中共在经济贸易和外交政治层面为俄罗斯提供了实质性的战略支持。
面对中俄军事合作的持续深化,欧洲各国也在重新调整对华政策框架。钟志东表示,随着中共对俄支持力度的不断升级,欧洲的“去风险化”政策很可能逐步升级为更为严厉的“脱钩政策”。
他预测,如果中对俄乌战争的介入程度持续加深,欧洲国家对台海以及南海事务的介入力度也将相应增强。
作为战略反制措施,欧洲正在全面强化对印太地区事务的深度介入,特别是在台海局势和南海争端等核心议题上。
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名欧洲领袖近期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安全论坛上警告,中共与俄罗斯日益深化的战略合作,正对全球安全秩序构成重大威胁,呼吁欧亚国家加强协作,以应对当前这一“最严峻的挑战”。

面对俄罗斯持续侵略带来的战场压力,乌克兰政府29日正式宣告退出《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俗称《渥太华条约》,并直言条约已无法因应当前形势,反而让国防陷入不对等处境。这项重大决策不仅震撼国际社会,也引发连锁反应,波兰、芬兰及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也相继决定跟进,齐声退出该项公约。
综合外媒报导,乌克兰外交部坦言,这是一项“困难但必要”的政治抉择。乌方指出,自2005年加入条约以来,一直信守承诺,不过俄罗斯自2014年起对乌发动侵略,更在2022年全面开战后大规模部署杀伤性地雷,使战场态势出现根本逆转。外交部强调:“我们签署条约时无法预见这样的不对称战争。”
由于俄罗斯本身从未加入该条约,完全不受限制,却反过来利用地雷取得战术优势,乌克兰反而因条约所限,难以有效防卫。外交部也特别提到,这种限制已违背《联合国宪章》第51条所保障的国家自卫权,“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重新调整立场。”
在俄罗斯威胁日益升高之际,邻近的中东欧与北欧国家同样感受到压力,波兰、芬兰及波罗的海三国也宣布退出该条约,显示出区域安全情势已进入新阶段。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已于6月29日签署正式命令,启动退出程序。乌国政府强调,现阶段的优先任务,是守护国土与人民生命,“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国家生存与自由。”

乌克兰对俄罗斯控制区发动密集导弹攻势,传出重大战果。根据乌克兰军方与多个消息来源,俄军驻顿内次克地区的第8近卫集团军司令部遭精准导弹袭击,代理司令戈里亚奇金上校(Colonel Ruslan Goryachkin)传闻也在这次袭击中丧命。俄方迄今尚未公开证实其死亡,但已引发军事观察人士关注指挥链重创的后续效应。
社交媒体X知名博主《Lawrence of Gobi愚蠢的精卫》消息指出:“有朋友问今天乌克兰巡航导弹有没有击中普京。可惜不是,但收获也不小。”据称,乌军导弹击中位于顿巴斯的俄第8集团军总部,造成数十名俄军军官阵亡,是近期最严重的一次高层损失之一。
不只如此,6月30日深夜,乌军又在克里米亚重创俄海军特战系统。据乌方说法,乌军导弹成功摧毁驻克里米亚摩斯克(Morske)的俄罗斯海军特种部队“西班牙”军队指挥部,且“指挥部里面的俄军几乎全军覆没”。
攻击行动并不限于陆上目标。乌克兰军事情报总局(HUR)6月27日通报,俄罗斯“影子舰队”的一艘油轮“Vilamoura”在地中海爆炸起火。该船隶属俄方为逃避制裁所运作的非法运油体系,当时正从利比亚阿兹祖韦蒂纳港(Az-Zuwaytina)航行,载有至少100万桶原油。据情报显示,爆炸发生于引擎室,该船悬挂马绍尔群岛旗帜。
另有视频显示,俄罗斯本土伊热夫斯克(Izhevsk)的“Kupol”军工厂内部传出连续爆炸声响,可能涉及乌方精准远程打击,但相关细节尚待官方证实。
乌军近期升高对俄方战略设施与后勤中心的攻击频率与精准度,目标直指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核心神经与对外非法能源走私网络。

乌军总参谋部证实,27日深夜由乌克兰特种部队与安全局(SBU)操控的一批无人机,突袭俄军位于伏尔加格勒州的马里诺夫卡(Marinovka)空军基地,并摧毁四架 Su-34战斗轰炸机。《基辅独立报》引述军方消息称,此举为削弱俄方对乌克兰前线城市的远距精准打击能力,后续损毁评估仍在进行。
与俄罗斯航空太空军关系密切的 Telegram频道“Fighterbomber”罕见坦承损失,直言“无话可说,又是数十亿卢布的代价,原本完全可以避免”。被外界视为间接证实乌军说法,也在俄罗斯军事社群掀起争议,不少强硬派评论员痛批此举“等同替敌军点收战果”,表示不耻。
《路透社》报导则指出,马里诺夫卡基地位在俄罗斯内陆,距最前线逾300公里,长期被作为战术航空兵集结点,俄方迄今仅称“正在评估损害”,尚未公开具体损失数字。
《New Voice of Ukraine》过往曾指出,Su‑34为俄军执行精准空袭的重要战机,每架造价可达4000万至5000万美元。此次四架战机遭毁,可估计价值约2亿美元。
华府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在最新战况评估中提到,乌克兰近期透过“蜘蛛网行动”等多起攻击,已对俄罗斯空军造成多重损失,也迫使莫斯科调派战机远离前线,并增加基地防御支出。ISW认为,这类打击除了对俄罗斯境内造成物理破坏之外,更对俄军内部士气与舆论形成双重压力。

6月27日,乌克兰无人机部队在顿涅茨克地区诺沃帕夫利夫卡附近,成功摧毁一套极为罕见的北韩产 M1991型240毫米多管火箭炮系统。根据乌军公布的画面,这套火箭炮在刚从隐蔽位置驶出后,就被乌军第413团“突袭”营发现并锁定,一架 FPV无人机从火箭炮后部钻入后引爆其中一枚火箭弹,火箭弹瞬间从车头驾驶室冲出,整辆火箭炮随即发生剧烈爆炸,彻底报废。
这已不是俄军首次在战场上损失这种北韩火箭炮。今年5月17日,乌克兰也曾使用美制“海马斯”火箭炮成功击毁一辆同型火箭炮。乌克兰情报称,自2024年11月29日起,北韩已开始向俄罗斯提供包括 M1991在内的大批重型武器,其中包括 M1989“谷山”自影炮、 KN-23弹道导弹,以及超过500万发炮弹,意图弥补俄军在持续拉锯的前线火力缺口。
M1991型火箭炮是北韩炮兵部队的中坚装备之一,属公路机动发射系统,可在45秒内连续发射22枚240毫米无制导火箭弹,射程可达40至60公里。每枚火箭弹重量近500公斤,可搭载高爆、烟雾或燃烧弹头。这套系统曾是北韩三八线附近火力对韩国的重要威慑,最多时部署规模达200套。
中国军事自媒体《天眼看亚太》指出,然而在俄乌战场,M1991暴露出无制导火箭炮难以精准打击、易被对手发现并反制的弱点。相比之下,乌克兰从西方获得的“海马斯”系统能发射制导火箭弹,具备远程精准打击能力,让俄军同类火箭炮明显处于劣势。除北韩火箭炮外,俄军仍广泛使用 BM-21、BM-27等苏式无制导火箭炮,尽管数量庞大,但在面对乌军高效炮兵侦察与无人机打击时损失惨重。
据乌方统计,战争爆发以来俄军已损失约200辆各型火箭炮。
分析指出,随着前线态势陷入胶着,俄乌双方对远程火力的依赖日益加重,北韩提供的这批火箭炮短期内虽可填补俄军火力空缺,但在现代高强度战场条件下,若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打击效果有限;一旦集中又易遭对手集中反制,陷入“打不了也守不住”的尴尬境地。

俄乌冲突进入新的战局,乌军借由技术融合,快速、精准、结构性地打击俄军,取得巨大进展。
@NOELREPORTS本(6)月24日发布画面,可见乌军“Black Sky”无人机部队成功打击俄军位于乌克兰境内顿巴斯(Donbas)的部队,就连隐匿在丛林中的也被精准击中。隔日,乌军“Sicario”无人机操作师成功利用“六轴无人机”投放炸弹,炸毁俄军往南通行的桥梁残余结构。
与此同时,俄军巡逻队触发乌境“扎波罗热(Zaporizhzhia)地区”的地雷,造成严重伤亡。从截获的音讯可知,爆炸当下有一名士兵惊声尖叫,据称还有一名同袍当场被炸断腿。
@NOELREPORTS进一步称,乌军今(26)日运用米格-29(MiG-29)战机炸毁俄军位于南方的指挥部。据悉,乌方侦察机在发现俄军正在一栋废弃建筑集结装备、人员后,随即回报战机飞行员,让其得以精准定位、投放炸弹。
@Visioner今日则在 X发布最新消息指出,乌军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州的军事基地,现场燃起熊熊大火,当地居民对此更称目击大量伤亡。从俄军基础设施到军事量能,乌军借由侦查、打击“技术融合”,对俄实施“结构性的”打击。

俄乌战争持续进行,乌克兰弹药库也逐渐迎来各国增援的新武器,刚获得核准配装的“卡特兰”(Katran)无人水面艇、自制滑翔炸弹均为焦点。
根据乌克兰军事媒体《Militarnyi》专访“黑海军团”特种部队军官、代号“Devyatyi”的说法,卡特兰在水面上可连续执勤六天,作战半径高达3000公里,并能以AI精准锁定并打击100公里外的目标。艇体上层可挂载 FPV无人机、导弹等多种武器;操控席仿飞机方向盘设计,配备 AR眼镜回传即时影像,使前线与后方指挥所同步掌握战况。
除了海上武器之外,乌军也在加速研发本土精准弹药。《Defense Express》透露,乌克兰正在测试自制滑翔炸弹,现已能在10公里高空投掷后滑翔60公里,目标是将射程拉到80公里,理论极限可达百公里。
而瑞典送来的军援“CB-90”快速突击艇已在黑海备受瞩目,瑞典先前交付逾20艘,本(2025)年1月再宣布追加16艘,让乌军增加沿海与河川机动力。CB-90可载21名全副武装士兵,以超过40节高速贴海突进,配合卡特兰无人艇构成新型水面打击群。
至于陆地上,捷克“DITA”155毫米轮型自走炮已进入乌克兰国民卫队第四个旅级单位服役,两人即可操作,每10秒可自动射出一枚炮弹,最远射程39公里;高自动化火控让炮兵得以“快打快移”,降低反炮兵威胁。
美国援赠的 SURC/SOC-R小型突击艇换装 M-134迷你炮后火力大增,六管机枪每分钟射速可达数千发,目前乌军已实战运用,以压制低空无人机与岸上目标。

欧盟执委会副主席兼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稍早宣布,要筹给乌克兰的军火已经有80%达标,并指出中共国帮助俄罗斯侵略并破坏欧洲各国民主等问题。
曾经担任爱沙尼亚总理的卡拉斯在欧盟各会员国外交部长会议后,召开记者会表示,在伊朗局势动荡之际,乌克兰依旧是欧洲最优先关心的主题。尽管欧盟各国都支持停火,俄罗斯却不断升高攻击的频率与密度。
卡拉斯表示,欧盟对此强力回应,将于这个星期结束以前批准对俄第18个制裁配套。每1个制裁配套都消弱俄罗斯发动战争的能力。欧盟也将对俄国油价上限祭出更严厉的新规定。
卡拉斯表示欧盟各会员国外长讨论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宣布先前承诺要在今年内援助乌克兰的2百万批军火已筹齐80%,还剩20%要再努力。
卡拉斯表示,欧盟各国外长还讨论了俄罗斯对欧的混合战与破坏,并明确点出中的角色。
卡拉斯说,尽管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且在气候变迁等问题是重要合作对象,但中共让俄罗斯有能力战争、自己还网络攻击欧盟各国、介选并破坏欧洲民主、以贸易为武器胁迫欧洲,在有害与欧洲的外交,难以恢复。

乌俄战争进入夏季阶段,乌克兰无人机部队展开新一轮针对俄军后勤与指挥设施的精确打击。根据 X账号@NOELreports视频显示,乌军近几日对俄方展开多重点攻势,不仅击毁雷达、装甲车与指挥中心,甚至一举摧毁俄罗斯部署在前线的反炮兵系统。
据贴文引述消息人士称,6月20日夜间,乌克兰无人机突袭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罗戈瓦托耶(Rogovatoye)一处军事基地,造成至少2名俄军士兵丧生、11人受伤。虽然当局起初对外声称受袭的是一处农业设施,但消息随后证实该地点实为军事目标。
与此同时,乌军在东部战线多点出击。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无人机操作小组成功摧毁俄军一部移动雷达系统,并击毁一辆拖车、两辆摩托车、一辆卡车与一辆货车,另有一名士兵当场毙命。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无人机操作小组成功摧毁俄军一部移动雷达系统,并击毁一辆拖车、两辆摩托车、一辆卡车与一辆货车,另有一名士兵当场毙命。图:翻摄自视频
在赫尔松方向,乌克兰第34海防旅发布空袭画面,证实其对俄军临时占领区内的指挥所发动精准打击,导致俄军指挥中枢受损。
第8独立特种作战团的 UA_REG小组亦证实,在某次袭击行动中成功摧毁了俄军1L219“动物园”(Zoopark)反炮兵雷达系统。该系统对俄军炮兵侦察能力具有战术价值,其被击毁对俄军打击极为沉重。
而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多布罗皮利亚方向,乌克兰第55炮兵旅也有重大斩获。根据旅长瑟尔斯基(Syrskyi)透露,乌军无人机部队在阻止俄军大规模进攻中发挥关键作用。俄军当时派出24辆装甲车,包含 BMP-3、BMP-2与主力坦克参与攻势,最终有多达20辆遭乌军摧毁,显示出乌军对俄装甲纵队的高度杀伤力。
乌克兰第34海防旅对位于暂时占领的赫尔松地区的俄罗斯指挥所进行了空袭。
第8独立特种部队团的 UA_REG小队证实,除了击中其他重型设备和人员外,还摧毁了俄罗斯1L219“动物园”反炮兵雷达。
根据旅长瑟尔斯基(Syrskyi)透露,乌军无人机部队在阻止俄军大规模进攻中发挥关键作用。俄军当时派出24辆装甲车,包含 BMP-3、BMP-2与主力坦克参与攻势,最终有多达20辆遭乌军摧毁。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3年多,尽管没有公布自己阵营死伤人数,但从殡葬服务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情况有多惨烈。
自由欧洲电台(Radio Free Europe)稍早引述俄罗斯《生意人报》( Kommersant),指出光是在今年前4个月,罗斯殡葬服务市场年增了12.7%。送行的业务过热,已经导致近200家新的殡葬相关企业开业,其中鞑靼斯坦共和国、莫斯科地区和圣彼得堡的成长速度最快。
报导引述据俄罗斯政府统计局Rosstat,指出该国在今年4月月棺材价格上​​涨了9%,挖墓费用也上涨了15%。
一些在乌克兰阵亡的俄罗斯士兵的悲痛家属抱怨,俄罗斯当局承诺要给的经济援助并没有兑现。
一位女士在其父亲于乌克兰波克罗夫斯克附近的战斗中牺牲后,在社群媒体上抱怨:“我自掏腰包”,当局没有替她的亡父办理葬礼,“没有抚恤金。(政府)没有人来悼念,甚至连军需部门或他所在旅的代表都没有。”
尽管官方声称国家承担丧葬费用,但赔偿金额非常有限。
2024年,俄罗斯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大多数地区的丧葬服务报销金额不得超过650美元(约新台币1万9千1百元),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塞瓦斯托波尔地区的报销金额不得超过880美元,超出此金额的部分必须由家属自行支付。
俄罗斯当局给的补贴事实上低于行情。根据负责监测该产业的Telegram频道“殡葬信托”(Funeral Trust)估计,2024年俄罗斯葬礼的平均费用为750美元。
根据西方估计,俄罗斯人在乌克兰战争中伤亡人数约在100万人上下。
随着战争持续夺去生命——且官方数据仍未公布——俄罗斯殡葬业的扩张是这场冲突造成的损失最明显的指标之一。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26日公布一段视频,显示乌军对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部署的S-400“凯旋”防空系统实施精确打击,成功摧毁多套关键雷达与发射装置。这是乌克兰针对俄占克里米亚军事设施持续攻势中的最新一击。
根据GUR声明,这次行动具体摧毁了两台92N2E多功能火控雷达、两台91N6E远程监视雷达,以及一套S-400导弹发射装置。这些设备被形容为“敌方防空系统的眼睛”,其被毁意味着俄军在该区域的空防能力遭受严重打击。
“这些雷达是敌人侦测与交战的关键核心,失去它们将导致整个防空系统瘫痪。”GUR强调。
S-400防空系统以其雷达与导引能力著称,其雷达单元负责监控空域并引导导弹拦截来袭威胁。专家指出,失去追踪与交战雷达等于导弹装置丧失作战功能,俄军将难以维持对克里米亚的空域控制。
GUR公布的画面中,可见雷达与发射车遭到精准命中,爆炸后浓烟窜升。多家独立军事分析机构经比对影像后证实,遭击毁的设备确属现役S-400系统,这次打击是迄今最具视觉证据的成功案例之一。
另一方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则报导称,此类行动属于乌方意图削弱俄军占领区防御能力的长期战略,并引述俄方人士警告:“针对防空雷达的行动将持续进行。”
此次打击进一步显示乌克兰意图削弱俄军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力,同时展现其对高价值军事目标进行远程精准打击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个不寻常的事件中,45名印度人被揭露为在俄罗斯被欺骗而成为雇佣兵,最近终于获得了营救。印度外交部于9月14日宣布,这些人在非法加入俄罗斯军队后,被派到乌克兰参战,但如今已顺利回国。然而,依然有约50名印度国民在战场上拼命抗敌,印度政府仍然在积极寻求将他们带回的机会。

连阿三,都救,

我们……
许多东西,你放下了,是个永远的困扰,每天都出现,无法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集团军军部被炸没了

点评

谈到日本桑 读下中日战争史 你会有发现哦。。。。  发表于 3 天前
日本人挺喜欢看这些的,当做科幻片看  发表于 3 天前
查查前贴 记得我问过你 当你看过外面的世界 叫你看战狼 铁道游击队 沙家浜。。。你还看的下去吗 会自己思考吗。。。。。  发表于 3 天前
许多东西,你放下了,是个永远的困扰,每天都出现,无法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7-5 11:08 , Processed in 0.10305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