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双驱龙门传动会让电控人员头疼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90513
发表于 昨天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驱龙门的两个电机需要严格同步,否则会导致横梁偏斜、负载分配不均或振动。
需通过高精度编码器(如绝对值编码器)和实时控制算法(如基于PLC或运动控制器的PID调节)实现微米级同步。
高速运行时,电机的加速度/减速度差异可能引发共振,需通过动态补偿算法(如前馈控制)优化。



双驱龙门需要横梁和导轨具有极高的刚性,以减少振动和偏摆模态。
大负载下,刚性不足会导致横梁变形,进而影响定位精度和动态响应。
需要通过材料选择和结构优化实现刚性提升的同时减轻质量,这对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极高。
双驱龙门通常需要高精度直线导轨(如滚珠或交叉滚子导轨),但大负载会加速导轨磨损,且摩擦力可能导致重复定位误差。


双驱系统中,两轴的滚珠丝杠、轴承、导轨等部件因制造误差(如导程差异、轴向间隙)和装配误差(如平行度、平面度偏差)会导致位置差异。例如,日本森精机的重心驱动结构虽能抑制振动,但双驱系统仍需解决因重心变化引发的力矩不平衡问题。
高速或高负载工况下,两轴的微小位置差异会被放大,导致工作台扭斜、振动甚至机械损坏。参考文章提到,双驱进给系统中,两滚珠丝杠因负载不均衡会导致扭矩变动差异,进而引发同步误差。
龙门结构的高刚性导致系统固有频率较高,但动态响应速度需匹配高速加工需求。传统主从控制或联动控制方式难以应对结构耦合性带来的动态误差。
负载突变、地面振动等外部干扰会进一步降低同步精度。需通过交叉解耦控制算法和逆动力学模型提升动态特性,但算法复杂度高,调试难度大。

当出现同步误差大、振动、异响等问题时,很难区分是机械原因(如导轨卡阻、横梁刚性不足)还是电控原因(如参数不当、算法缺陷)。
大负载双驱系统(如重型机床、大型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往往需要 “带载运行”,而调试过程中的同步失步可能导致机械部件(如丝杠、导轨)过载磨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如横梁倾斜、工件坠落)。因此,调试必须循序渐进(从低速空载到高速满载),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测试参数、记录数据,导致调试周期远长于单驱系统。此外,为了优化性能,可能需要多次调整机械结构(如增加支撑、修正导轨),进一步增加成本和周期。
即使初期调试达标,长期运行中的机械磨损(如导轨间隙增大、丝杠老化)、环境变化(温度、湿度)、负载波动(工件规格变化)都会导致系统特性漂移,同步精度逐渐下降。电控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 “自适应能力”(如在线参数整定、磨损补偿),但自适应算法的开发难度极高,普通电控人员难以掌握,导致后期维护成本高,稳定性风险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8-19 00:10 , Processed in 0.0953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