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答
现在这帮家伙连话都不会说了,翻译一下就是实现机械臂本体连带基座移动后与原位置精准重合。
机械定位基准法的复位方法
在基座与地面/安装平台的接触面设置高精度基准标记(如激光刻线、定位销孔或磁性定位块)。
使用高精度测量工具(如激光跟踪仪或全站仪)记录基座与机械臂的初始空间坐标(包括X/Y/Z轴和角度)。
移动后复位:
通过基准标记(如定位销或刻线对齐)初步定位基座。
结合激光测距传感器或千分表检测基座与标记的偏差,手动或电动微调基座位置至误差范围内(如±0.01mm)。
成本低,适合短距离临时移动。
无需复杂设备,操作简单。
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校准
在基座上安装L形基准块,并集成X/Y/Z向位移传感器(如电容式或激光传感器)。
在机械臂末端安装校准探头或光学靶标。
移动前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记录机械臂末端与基准块之间的初始相对位置(如X/Y/Z方向偏移值)。
将数据存储至上位机。
移动后自动校准,机械臂自动运行至校准程序预设路径,探头/靶标与基准块接触或对齐。
传感器实时检测偏差值,通过上位机计算当前位置与原始数据的差值。
控制系统驱动基座微调机构(如电动平移台)或机械臂关节补偿误差,直至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如±0.005mm)。
精度高,适合对空间精度要求严格的场景(如精密装配、检测)。
支持自动报警,当偏差超限时提示调整。
使用激光跟踪仪、全站仪、激光投点仪等设备记录基座的空间坐标:
在基座顶面或侧面固定 3 个以上非共线的 “靶球”(激光跟踪仪靶标),移动前测量靶球的三维坐标(X1,Y1,Z1)、(X2,Y2,Z2)…,记录到文件中;
用激光水平仪校准基座的水平度,记录各角点的高度差(如 “左上角比右下角高 0.2mm”),避免移动后因倾斜导致位置偏差;
若有条件,可在地面预埋高精度定位块(如带精密孔的铸铁块),移动前测量基座与定位块的相对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