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55|回复: 15

苏联的机床行业怎么没落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 11: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维修 于 2018-2-1 11:32 编辑

苏联在七八年代后陆续开发的数控系统,相当多的已经具备了多轴多联动功能,在这一方面主要是列宁格勒机电厂和托木斯克“循环Контур”联合体,他们在79年到83年间陆续推出了2С系列数控系统,包括2С42-61、2С42-65、 2С85-62、2С85-63,其中:

  2S42-61:托木斯克“循环Контур”联合体1979年生产,采用微处理器MS1201,专为复杂的机床和加工中心(OC)可最多控制轴数:8,最多3轴联动;



MS1201主控板




采用2С42-61数控系统的加工中心
  ' 2С42-65:托木斯克“循环Контур”联合体1983年生产,采用微处理器MS1201,用于钻削、铣削和镗孔设备,可最多控制轴数:8,最多4轴联动;



采用2С42-65系统的ЛР395ПМФ4М加工中心


采用2С42-65系统的2Е450АФ30加工中心




这就是在3轴基础上完成4轴联动的附加设备,2А450转台


 2С85-62:列宁格勒机电厂1979年生产,采用改进的微处理器电子-60M,主要用于镗铣床,可最多控制轴数:8,可实现5坐标加工;



电子MS1201.02控制器模块



采用ЗС-150系统的数控激光切割机和线切割机



  3С-170 :循环联合体1987年投产,数控系统品牌为AP-170,采用了苏联新一代微处理器К1801ВМ2为核心,数字I/O量:256/256,内存RAM:64K,主要用于数控磨床,最大控制轴数:10,最多5轴联动。
  . 苏联用于大型、重型机床的数控系统为Уникон-20,该系统由西伯利亚电工学院(今日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研制,由位于摩尔达维亚首都基什尼奥夫的Счетмаш工厂1988年开始生产,采用МК-20处理器,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最大控制轴数:8,可同时联动轴数:6,主要用于类似所谓谣言的东芝事件中的那种重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Уникон-20系统设计者,西伯利亚电工学院瓦列里·卡根博士Валерий Геннадьевич Каган2








1987年以后,几家企业又推出了新型3С系列高档数控系统3С140, 3С150, 3С170,进一步填补了苏联在高端数控系统的空白,其中:
  3С140:循环联合体1987年投产,数控系统品牌为AP-140,采用了苏联新一代微处理器К1801ВМ2为核心,并采用了新的AP-140编程语言进行设计,数字I/O量:256/256,内存RAM:32K,用于车削中心,最多控制轴数:4,最多3坐标加工;


К1801ВМ2微处理器拓扑结构


采用3С140系统的13Т31Ф3数控车床
  ЗС-150:列宁格勒机电厂1987年投产,主要用于钻床、铣床、镗床等设备,采用电子MS1201.02控制器,ЯФП电气编程语言,数字I/O数:420/210,内存RAM:32/64/128K,最多控制轴数:12,最多7轴联动;


苏联12轴7联动的,绝对当时国际上顶尖的高档货
在《铸造设备研究》1991-08 里的论文《苏联机床工业简况》,给出了一些数据: "
  “自1985年以来,苏联向欧共体成员国出口了18000台机床。其中12000台出口到西德。1989年,苏联生产了13万台机床,其中2.2万台为CNC机床(注: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16%,低于日本的30%和德国的20%,但远高于我国1990年时的1.5%)。

1976年之前数控机床产量世界第一,之后被日本超过,但事实上苏联确是特种机床的最大生产者和消费者

苏联机床工业现状及发展方向》,刊登于1990年《苏联科学与技术》杂志作者:B.C.别洛夫;C.Г.瓦西里耶夫 翻译:任大力 配图:谢尔盖
  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科学技术最新成果以加快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改善人民福利。完成这一任务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业行业的努力,而随时提供高自动化的工艺设备则是机床制造业最重要的任务。
  ,L& m/ `2 n! m! H o0 s! D 现阶段,机床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高精度金属切削机床在机床产品中的构成比增加,使这类产品达到当代技术水平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应该是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机床单位功率,在工艺操作上实现强化的切削用量并实现固定工作点多工序集中加工。苏联机床工业部根据“提高金属切削机床技术总体综合大纲”的要术对车、“钻-铣-镗”、磨、齿轮加工以及特种加工机床等主要系列组的产品均提出了技术任务书。
  苏联机床行业目前生产有所有尺寸系列的各类车床,如半自动型、全自动型、数控型(包括车削中心)、重型、以及立式落地型。远年来又开发出车削柔性生产单元。在万能型车床的基础上,苏联还生产有备种变型产品,如高精度型、普通型(以满足尺寸要求为主)和专用型车床。
  半自动型适用于高效而经济的车削加工。配置自动上料机构后, 这类车床既能改进为独立的自动车床,也能并入自动生产线中。这类机床的优点是有相当程度的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高,设计独具特色I刚性好,能有效采用各种先进刀具,布局新颖,便于退刀和除屑。


红色无产者机床厂生产的16К20半自动车床/ P. ?6 u* & ^. g5 {/ i
  在第12个五年计划中,半自动车床在大批和大量生产用的机床中所占构成比相当高。这类半自动车床主要有卧式单轴型(多刀和仿形)、立式单轴型(多刀和仿形)以及多轴型(立式和卧式)。数控半自动万能六角车床,既具有普通六角车床的工艺性, 又由于自动加工循环使操作者可多机管理, 故适用于加工形状复杂的捧料和坯料。!
  多轴自动车床和半自动车床(4~8轴)适用于汽车、拖拉机、电子、轴承及其他大批或大量生产的工业部门。数控立式车床(单柱和双柱型,花盘直径800-20000mm)适用手加工大型旋转工件。
  涂层机夹刀片车刀、金刚石车刀和超硬刀具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强力切削。金刚石车刀和精密主轴支承的应用使几十分之一微米加工精度等级的车床得以开发出来。
  现代车床除了其传统的工艺能力外,还能用以铣削平面、曲形槽以及进行孔的偏心钻。现代化的车削柔性生产单元实际上可不求助钻床和铣床就能全部完成复杂零件的加工。这种具有自动换刀机构、排屑机构、上下料机构(借助机械手)、工件在线自动测量仪和切削域防护罩的柔性生产单元可纳入柔性生产系统。



数控车床16К30Ф3
  本五年计划期间,车床类机床在下列方面得到改善:提高了主轴转速、主拖动功率和刀架快移速度;配置了加工精度、刀具磨损、过载 过热、工件调准等用的检测仪器;配置了自动按刀装置。
  机电一体化部件在车床上也得到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部件可视为一个机电综合系统,它包括电磁或机电减速的电动机, 机电测量转换器,该系统电动机微电子控制机构以及其他电子,光电、电气和机械元件,以保证执行给定的工艺功能。采用机电一体化部件可使金属切削机床和其他金属加工设备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模块化设计。





梁赞机床厂生产的重型车床1А660

“钻一镗一铣” 加工中心
  钻-镗-铣加工二中心用于一次装夹完成箱体件综合加工 。此类机床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类机床在规格上(工作台尺寸)和精度等级上都制定了广泛的系列型谱。
  在该类机床上所做的工作有:为其配置了组合钻头,缩短了辅助时间, 提高了生产率。此外,还注意提高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换刀速度,提高了加工循环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


ИC-800加工中心
  钻-镗-铣加工中心基型产品和派生型产品的规格型号也得到了扩大。如,为孔加工机床组补充了精镗床(卧式和立式)系列型谱。这种精镗床适用于大批和大量生产条件下,一般说是根据某种(某组)具体工件而设计和制造的并配有精镗削头,工件调整定位附件、刀具和辅助工具。一一由于采用了静压辅承支承和超精密滚动支承, 提高了工艺系统动态稳定性和刚性。6 b$ U) P( `9 L, _7 ?7 [6 o" Q
  此外采取自动调整刀具尺寸、降低热变形等措施,使该类机床的加工精度提高了。由于机床联动工作的主轴数增多,切削用量提高且上料和加工可同时进行,该类机床的生产率也提高。



ИС-500卧式加工中心
  远年来,在数控钻-镗-铣加工中心的基础上, 柔性生产单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种柔性生产单元是复杂的机床系统中最成功的形式之一, 借此可解决机器制造的自动化问题。在必要时,泼柔性生产单元可完整地纳入柔性生产系统,为其配备自动换刀机构,夹具、检测仪和诊断机构后,就可以进行三班连续作业且只需最少的人员操作。
  钻-镗-铣加工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广泛采用可更换多主轴头和程控刀架,以减少加工时单件刀具使用次数,提高主轴转速;采用无过渡传动的拖动系统,以简化主轴结构;减少工序的同时提高加工精度。

        









ИР-500加工中心
  为此,须采取以下措施:应用静压轴承;根据工件、刀具以及坯料基准参数的测量结果进行自动校正(借助数控);在行程全长上提高各运动部件在各个座标轴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ИР-320加工中心

高精度加工
  * D1 r. f6 L1 P4 G& I) a. k 近10年来, 高精度加工及其工艺研究的作用日益重要。可明显看到,人们对先进工艺持续增长的兴趣一方面集中在提高自动化程度上,另一方面集中在提高加工精度上。这是因为,采用精密加工可取消光整工序、便于装配(特别是自动化装配)、改善加工质量、减少废品和返工率、减少检测工序以及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互换性。精密机器制造在生产多品种产品方面从经济观点看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那些今天被视为精密加工的工艺,随着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被视为规范工艺的。 在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 苏联各机床制造厂已制造出各种精密设备,其中主要是:座标镗床、座标磨床、各种类型的精密镗床、车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和座标测量仪等。如, 古比雪夫机床厂生产的2A459AM14型数控座标镗床。该机床可用以对各种机床、机器、锻压机箱体件上的高精度孔进行钻、铰、镗以及铣削加工。机床合理的布局保证了最大的刚性和抗振性,而这是工件高效精密加工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此外,机床还配有自动更换工件机构。)


古比雪夫机床厂生产的2А459АМФ4精密数控坐标镗床
  ; 莫斯科“红色无产者” 机床厂研制的高精度专用车床加工的零件几何精度已接近刃切刀具加工所能达到的极限水平。这种MK6511型车床(采用金刚车刀)用于加工电子计算机存贮器的插板,机床配有机械上料机构及用于夹持工件的真空箱。)



红色无产者机床厂的超精密车床МК6510
  精密磨床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通用外圆磨床和轧辊磨床已制订了统一的系列型谱。为适应单件小批量加工而制造的万能外圆磨床加工的工件表面圆度误差≤0.2-0.5 微米,平直度为3-4微米/1000毫米。
  改进精密磨床的途径之一是扩大其工艺性。为此,该类机床扩充了特殊附件。如奥尔沙“红色战士”机床厂为其生产的平面磨床增设了砂轮轮廓修正器,籍此可增加型面磨削功能。如该厂生产的3Д710ВФ10型平面磨床(卧轴矩台)本来只能加工平面.而使用该附件后可在单件、中小批量生产条件下加各种型面。该机床已纳入磨床系列型谱。 其部件和零件同该尺寸系列其他机床做到了统一化,该机床刚性高,抗振性好,配有垂直运动和横向运动的数显装置。

        









奥尔沙“红色战士”机床厂生产的3Д710ВФ10平面磨床
  目前,超精磨削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工艺能显著提高关键零件(如高速轴承座圈)的加工质量。列宁格勒精密机床厂研制有高速轴承座圈自动精磨机床。
  苏联金属切削机床科学实验研究院研制有5878C型齿轮磨削母机。该机床采用靠模法精磨精密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其坯件为专用钢制作且热处理过的预切削齿轮,热处理应包括时效并使齿轮材料组织一致(硬度不均性不超过HRC2)。该机床可用以加工磨齿机分度付、精密分度机构和其他机构中的高精度双曲面齿轮和锥齿轮。



苏联金属切削机床科学实验研究院研制的5878C型齿轮磨削母机
  维帖布斯克“基洛夫”机床厂生产有型无心外圈磨削柔性生产单元。该单元用于直径80mm内旋转体工件。工件可在热处理前和热处理后进行磨削。做必要的适当调节后.该单元可加工铸件、钢件、有色金属件、合金以及各种非金属材料(如胶木、塑料等)。由于采用无触点电路控制加工循环,该柔性生产单元可靠性得到提高。
  为了加快开发国产精密机床的新产品,苏联机床工业部制订了《精密设备发展综合大纲》。大纲拟定了下述精密机床的基本发展方向:保证机床工作区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的额定精度;提高部件相对位移时所有工作区各基准轴的位置精度保持性,以保证各加工表面的形位精度J完全或基本上消除内振源和外振源引起的振动, 采用表面强化现代工艺(如离子渗碳、渗氨,等离子硬质耐磨涂层及激光淬火)提高基础部件(主轴、套筒、导轨)的硬度并籍此保持精度贮备量。




中国某公司代理的列宁格勒产轴承超精机


特种加工
  技术进步与采用更硬的、更耐热、耐磨的新材料的应用息息相关。这类新材料中有不少难以用传统工艺加工。借助苏联发明的电物理特种加工法,目前出现了不少新的能急剧、有时能成数十倍提高加工效率的新工艺。这些新工艺在机器制造业、仪表制造业、电子工业和其他工业领域发挥的重大作用是难以充分估计的。


  苏联是特种加工机床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采用特种加工不仅能提高生产率和加工精度,而且能减少操作人员、降低投资,开发新颖结构的机器和仪器。特种加工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对相应设备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在本五年计划期问.苏联生产有新的精密电火花靠模穿孔机、数控线切割机、特种加工磨床、阳极切断机、超声波穿孔机、激光加工机床等等。这些机床的生产效率与以前型号的机床相比提高了50%到2倍。
  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新工艺也开始广泛应用, 如难加工材料磨削的酸蚀工艺以及金刚石砂轮、立方氮化硼砂轮的电蚀成型。
  苏联金属切削机床实验研究院研制并由特洛伊茨机床厂生产的4Л723Ф3М型电火花柔性生产单元用以加工结构钢、难加工钢和台金为材质的异形工件(锻模、弯曲模、金属铸模、塑料冲压件、橡胶、玻璃等)。机床的主要设计特点是自动更换工作电极,采用自适应控制系统, 通过自动测量流经电极间和其他部位的介质消耗量来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机床的钢材最大切除率为1200立方毫米/分钟,加工频率为88KHz时, 工件表面粗糙度Ra=1.6微米。:



特洛伊茨机床厂生产的4Л723Ф3М型电火花柔性生产单元0 K7 i0 g)
  苏联金属切削机床实验研究院研制且由莫斯科机床结构厂生产的4Л723Ф3М电火花柔性生产单元是为了在大型工件上进行靠模冲孔而开发出的第一种型号。机床工作台工作尺寸为800 x 1120毫米,工件最大重量为2500kg。机床配有12个工作电极自动更换的鼓轮机构且采用了自适应控制系统。钢材最大切削率为2450立方毫米/分钟,加工频率为88KHz时,工件表面粗精度Ra=16微米。'



C4Р222Ф2型激光穿孔机
  苏联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问在一系列国民经济领域中推广了电加工机床组成的自动化工段以加工各类复杂廓形的工件,藉此使生产率和加工精度平均提高了30%。



斯科机床结构厂生产的4Л724Ф3М电火花柔性生产单元;
  4Р222Ф2型激光穿孔机用于红宝石、金刚石拉模等类似工件的孔加工,工件重量可小到几十分甚至几百分之一克,。加工孔径为0.02-0.2毫米。机床每秒钟可打20个孔。



科洛缅机床厂生产的重型机床1 n8 m. I4 O' Q$ V8 I# V( G' T2 |
  乌利扬诺夫重型机床厂生产有65А80Ф4和65А90Ф4的数控立式铣床(带十字工作台)。这两种机床用于加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合金钢,耐热高强度合金钢工件的平面和容积表面,机床可按记录在穿孔带上的程序进行高效自动化加工。机床主轴变速范围和进给速度范围扩大,各部件和机构刚性提高,从而使机床能有效地使用各种刀具。滑板和铣头运动分别由直流快反应电机驱动并由滚珠丝杠付传动的进给拖动机构实现。主传动系统中,主轴采用无级变速,主轴转速测量可远距离控制。机床尚采用了振动排屑法。



乌利扬诺夫重型机床厂生产有65А80Ф4
  65А90Ф4M柔性生产单元可利用各种刀具加工任何材质的任何形状的工件, 包括利用立方氪化硼、金属陶瓷以及其他超硬材料的刀具加工淬硬工件。机床配有工件自动更换双工位装置以及可保证长时间自动操作的PC存贮器。独立刀库紧靠着工作台,换刀时可利用键盘控制。


65А90Ф4M数控立铣
  科洛缅机床厂生产有ЗН763Ф1型立式磨床。该机床用于磨削旋转件的内外圆柱面、锥面、型面以及端面。机床刚性好,采用高精度滚动轴承支承,砂轮架采用淬硬导轨并借助滚珠丝杠付驱动,从而使机床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


ЗН763Ф1型立式磨床
  在第12个五年计划中生产的重型机床效率高、工件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操作方便可靠, 先进的技术水平使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销路持续增长。——————中途插一句转天涯的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化作为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方向之一是现阶段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但是,不能把机器人化仅仅理解成在仅需执行辅助功能的场合推广机器人而不让其直接参予工艺过程。工业机器人的意义不在于控制工件和刀具时代替人的操作,而在于能开拓一条大有前途的途径, 即使单独的机器和组合机能并为一个统一的带多级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综合体。让机器人仅仅按其固有的规律发展是不对的, 因为这样使机器人只能适应各种落后了的技术手段。机器人决不是最终目的。机器人化了的技术综合体不是用以显示采用了工业机器人,而在于藉此能提高产品质量、数量并降低成本。
  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生产有2组工业机器人:坯件控制型和刀具控制型。承载20~l60kg、尺寸系列一致的桥接式和龙门式工业机器人也开始生产。莫斯科“红色无产者”机床厂生产承载20~40KG的拟人化组合模块工业机器人。开发新一代组合模块工业机器人的工作也在开始进行。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扩大了工艺性、采用了整流驱动机构、谐波减速器以及CNC控制


带工业机器人的坯件生产线
  在评估过去一个时期苏联机械制造业运用机器人技术的效益时应当指出,这方面没有获得明显效益。主要原因是受到工业机器人产品构成的限制以及产品可靠性差, 缺乏传感系统且没有培训用户掌握这一复杂技术。
  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扩大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 增加执行装配、检测、去毛刺飞边、抛光、打标记、钎焊印刷线路板等工序的产品。应当广泛推行工业机器人组合模块化设计原则 建立规范化的结构模块、控制机构、程序系统以及由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化综合体——这是机器人工业和机器人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
  为此,必须减少机器人的规格种类。研制工作机构系统(包括自动换刀、换坯件的夹持机构),使对接和联接尺寸标准化。执行各种工艺(如点焊、弧焊、激光焊 涂层、装配及设备操作)的工业机器人的基础应是所研制的各种执行模块和工作机构



此外,要尽快解决传感器应用问题。传感器在苏联机器人系统中尚未广泛应用, 这就限制了适宜型、敏感型、集成型和智能型机器人的开发, 因为这类机器人要能根据内外信息来控制执行机构并对控制程序进行相应的修改。要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应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提高其经济效益,而且在建立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自动化工厂)时要为使用机器人创造必要的条件。6 B6 g0 f, D2 g
  ) \" i% D, o" {; O' V
  自动线$ I6 o. _9 X" n) J5 o- n$ _9 P
  # B0 P, ?2 y, ?% d* K* S
  机械加工自动线及其系统今天仍是工件大批、大量生产用的主要设各。远年来,汽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制造厂在继续添置自动线 由于广泛采用多处理控制系统、高效刀具及由组合机床、专用机床组成生产线的先进布局,自动线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 X+ F% % M \8 E& P$ L& v 改进自动线的基本方向是:增加各单位设备的产品数量,减少自动线中的单位设备数量;减少生产占用面积,在机床自动线上进行工件综合加工(包括备料、非金属切削加工、检测、装配、包装等工序);减少自动线操作时的手动劳动;提高工件质量并保持长期稳定性;提高机床自动线的技术经济效益以及开发可重构的柔性自动线。$ F0 X7 U. D/ |
  此外,苏联正在开发用于无切削加工工艺的机器人和机器人传送自动线并在研究这种自动线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8 q/ a9 E5 P7 O0 a4 [9 P! C- f- e% d* n [ L0 z6 b7 N3 X
  金属切削机床今后的技术发展向方是:
  5 ]( P0 u! |4 N E7 m1、扩大数控技术在金属切削机床上的应用范围;采用以多处理技术、主运动及进给运动电子调速拖动及自动换刀机构为基础的现代控制系统;采用机床基础件状态、刀具磨损量及刀具自动调节的诊断系统;开发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数控机床(包括多主轴可换和自动换工件的加工中心);广泛应用带数控操作系统且能现场编程的机床以及借以开发机器人工艺综合体的高效双主轴多刀架数控机床。
  ; v% X% I/ U5 m2 ^( p5 I4 F2、开发高自动化的数控柔性生产单元。这种柔性生产单元应能减少操作人员的干预并能在一个到二个工作班次期间独立工作。
  - P% M% a$ l( S* Q( x3、提高生产率。具体措施为: 增大拖动功率,提高机床刚性及工作速度,采用新型刀具并强化切削用量,扩大机床工艺能力,提高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各工序集中操作,改善排屑机构,采用有效的冷却润滑剂进给系统及可靠的防护装置。;
  4、提高加工精度。具体措施为: 扩大精密机床品种, 必要时提高机床精度标准。
  5、提高机床可靠性和寿命。具体措施为:采用更完善的控制系统、电气设备、高精度轴承及其他配套件,采用优质材料、改善热处理工艺, 提高机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质量。
  6、为各类重型机床配备数控系统, 在这类机床上实现工件一次装夹综合加工。
  7、发展机器零件尺寸加工和刀具加工的自动化设备和配套设备。具体措施为: 采用电火花、超声波、激光、电化学特种加工手段以加工复杂形状的难加工材料和台金;广泛8、推广复合工艺、磨蚀、等离子机械加工等工艺手段。
  9、扩大高速粗精磨削、强力磨削、单砂轮多表面磨削、振动加工等先进工艺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强化加工工艺,首先将提高切削用量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手段。
  提高重型机床的工作可靠性

        



斯大林,米高杨和奥尔忠尼启则0 E, R: s9 P3 {. ?- d# {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33年5月9日,这是苏联在第一个5年计划期间为了加速发展为重工业服务的机床工业,而在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奥尔忠尼启则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的。作为斯大林最信任的同乡,奥尔忠尼启则被委任为负责苏联工业化的部门负责人,1930年后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同年12月成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1932年后,调任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由此可见当时苏联对机床工业的重视。1931年,奥尔忠尼启则创建了机床工具研究所(НИИ станков и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和中央机床设计局(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по станкостроению),1933年为了加强科研创新力量,既科学和工程工作需要伴随着理论发展来进行实验验证,并在金属切削领域实现应用。因此将2个单位合并,成立了金属切削机床实验科学研究院(ЭНИМС)。二战前,机床院依靠科学依据制订了机床工具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开发了世界第一个用于机床通用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的文件,并在短时间内研制了一批机床应用在莫斯科地铁工厂和拖拉机工厂,研制了苏联第一台多轴转塔车床,从此承担了苏联机床工业领域国家队的重担。




机床院研制的测试设备
  到二战以后,机床院成为全苏从事机床有关技术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90年,有研究管理部门40个,职工800余人,另有1600人的实验工厂和高加索、维尔纽斯两个分部。研究人员中有院士、博士24人, 副博士200人, 并拥有自己的研究生部。主要从事机床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各类机床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研制, 特种加工工艺装备的开发研制, 数控系统开发研究,CAD/CAM软件开发,精密加工和精密测量系统研究,机床材料开发和热处理新工艺研究、技术情报,技术规范,标准和指导材料的编制等。机床院不仅从事理论研究和样机试制, 同时还进行中间产品的生产,在样机的基础上生产一个批量,进行生产考核,然后转到专业生产厂去进行大批量生产,从而更加强了该院对机床行业的影响和指导地位

        

1958年在В.Г.扎斯曼Зусманан 和В.А.罗特米洛夫Ратмиров的领导下,苏联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红色无产者机床厂诞生。这是一台在普通铣床的基础上加上液压系统、数字控制系统、步进马达及其驱动系统,把刀具的三维运动轨迹送入数控机,由它转换成步进信号去驱动步进马达,使刀具按原定要求切削工件。产品研制成功后,参加了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并获得金奖,从此苏联机床工业进入数控时代。清华大学邹至圻教授从苏联考察回国带了一张A4大小的广告,上面印有苏联数控机床的照片和技术指标,尽管没有具体技术数据,但在这张广告的帮助下,清华大学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


苏联第一台数控机床6Н13ГЭ2,控制系统为ФП-4


图中的这个是用于拆卸-安装机车轮对上面的轴承的重型液压机械设备。
  图中的是特维尔机车车辆厂的车间(设备安装地)。

        

就象磁流变抛光一样,苏联取得的独一无二的成就,却因苏联解体而专利权廉价卖出给西言,最后还要高价买回。



  苏联机床院在高速电主轴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苏联唯一的高速电主轴实验室和高速电主轴试验机。(该院的专利权,因苏联解体廉价的卖给瑞士,现在确要高价买回)

  该院在这一领域积累了30多年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拥有一个完整的智能知识库(对于制造商来说这就是无价之宝!),由于苏联理论至上的传统使得他们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成功解决了高速轴承的静力学、动力学、热力学、动态弹性变形、热态润滑、加减速状态下的振动与谐振等8种主要模型的系统仿真和测试难题,除了为国内机床配套,也出口过韩国,匈牙利,电主轴单元性能超过意大利OMLAT,45千瓦大功率主轴相当于瑞士IBAG水平。此外支撑的合理选用与配置是电主轴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机床院的陶瓷轴承,磁浮轴承和空气轴承都是成熟产品,转速6000--10万转/分,精度符合美国ABEC-7/9标准。瑞士就是利用了苏联解体后的困境以合作方式买苏联科技成果。但是俄罗斯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而坚持要合作,这和苏联生物芯片与美国合作,以及苏联E2K处理器与INTEL合作一样,都不是完全失去知识产权。
        



这是机床院与瑞士合作的那个项目,30千瓦,3万转/分电主轴;(苏联解体时专利权已卖给瑞士)
科普下电主轴:电主轴是随着数控机床发展而兴起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电主轴就是将高速电机置于机床主轴部件内部,通过交流变频控制系统,使主轴获得所需的工作速度和扭矩,具有结构紧凑、速度快、传动效率高等特点。高速大功率电主轴作为高速机床的核心功能部件,主传动系统取消了带轮传动和齿轮传动。机床主轴由内装式电动机直接驱动,从而把机床主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这种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因此可做成“主轴单元”,俗称“电主轴”(ElectricSpindle,Motor Spindle)。



































许多东西,你放下了,是个永远的困扰,每天都出现,无法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1: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7年以后,几家企业又推出了新型3С系列高档数控系统3С140, 3С150, 3С170,进一步填补了苏联在高端数控系统的空白,其中:
  3С140:循环联合体1987年投产,数控系统品牌为AP-140,采用了苏联新一代微处理器К1801ВМ2为核心,并采用了新的AP-140编程语言进行设计,数字I/O量:256/256,内存RAM:32K,用于车削中心,最多控制轴数:4,最多3坐标加工;


К1801ВМ2微处理器拓扑结构


采用3С140系统的13Т31Ф3数控车床
  ЗС-150:列宁格勒机电厂1987年投产,主要用于钻床、铣床、镗床等设备,采用电子MS1201.02控制器,ЯФП电气编程语言,数字I/O数:420/210,内存RAM:32/64/128K,最多控制轴数:12,最多7轴联动;


苏联12轴7联动的,绝对当时国际上顶尖的高档货


许多东西,你放下了,是个永远的困扰,每天都出现,无法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3

帖子

81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169
发表于 2018-2-1 1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直接上链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1: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东西,你放下了,是个永远的困扰,每天都出现,无法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97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776
发表于 2018-2-1 11: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机床从东芝事件就可以看出,还是和西方国家有很大差距

点评

是的,但是,人家有基础能起来的,最后,扼杀在摇篮里面了  发表于 2018-2-1 12:1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8087
发表于 2018-2-1 12: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苏联的‘专业脱节性’有关,苏联是‘窄专业设置’,需要‘人与人协作’,靠精神,或者靠强制,

米国是公司之间协作,或‘人与钱的协作’,看似松散,但效率巨高,速度快

举例说,米国玩核弹,42年底才立项,招老奥,给银子,先修镇子,盖房子,办托儿所,建酒吧,哈哈,看似很松散,但两年,玩成了,

苏联靠‘卧底’,靠牺牲好多间谍,靠举国动员,才玩出核弹,思路不同的,

世界有人专门研究这个的,很有趣,

点评

硬掰不得  发表于 2018-2-2 08:23
内因外因都起作用  发表于 2018-2-2 08:22
国情、文化、民族性不同,模式道路也各不同?  发表于 2018-2-2 08:22
八爷,这有啥名家之言吗?听起来很观点很独到,好像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8-2-1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7

帖子

29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0
QQ
发表于 2018-2-1 15: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看不到,显示 百度内部用户交流使用。
不知是不是只有我是这样的。

点评

你用链接看吧  发表于 2018-2-1 1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02

帖子

31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54
发表于 2018-2-1 17: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的大连机床厂已经倒闭了,当年比沈阳机床还好呢。现在有很多“空手套白狼”的公司,各种控股、炒地皮,大连机床就是这么倒闭的。我们厂也是被这样的公司收购了,真的为将来担心。

点评

看造化了  发表于 2018-2-2 08:24
急功近利的主多  发表于 2018-2-2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6 10:59 , Processed in 0.09953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