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个关于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帖子。   上图写的东西是傅里叶级数法,也就是说在连续域用40hz做基频,分别求去其在80hz,120hz等等频率的分量。傅里叶级数再求取过程中可以由三部分构成,零频(平均功率),不同频率正弦分量和弦分量。其中,频率相同的正弦分量和余弦分量可以和成一个具有相位偏移的余弦分量。   离散域部分会难理解一些。首先,离散域是对连续函数进行周期性采样。 离散采样频率会影响到离散信号的表现。 对连续信号进行1k采样会造成几个不同影响。 1.      原信号中1k频率的分量会在离散信号里反映到0hz的频谱上。 2.      高于1k的信号无法正常表示,被叠加到低频段。 3.      对离散信号进行求傅里叶级数,使用的采样长度会影响最低频率。 在我做的变换里,我选择了25个采样点作为单周期长度,所以不考虑零频率分量情况下.  若由k=1 N=25   2*pi*k/N=2*pi*(1/25)   表示为周期为25拍的正弦信号  ,对应40hz k=2 N=25    2*pi*k/N=2*pi*(2/25)   表示为周期为12.5拍的正弦信号,  对应20hz 。。。。 若k=12 N=25    2*pi*k/N=2*pi*(12/25)   表示为周期为2.08拍的正弦信号,  对应约480hz     若k值继续增大,傅里叶级数结果会关于12.5形成对称。   若k=25 N=25    2*pi*k/N=2*pi*(25/25)   表示为周期为1拍的正弦信号,  对应1000hz 此时的信号被映射到零频率分量上面     同样改变求取的变换时N的长度 若由k=1 N=50   2*pi*k/N=2*pi*(1/50)   表示为周期为50拍的正弦信号  ,对应20hz k=2 N=50   2*pi*k/N=2*pi*(2/50)   表示为周期为25拍的正弦信号  ,对应40hz   由此可得出结论,改变N长度会使k在时域对应频率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