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15|回复: 14

缺课就要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2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了就读书,闷了就健身。有病就吃药,缺课就要补。


咱读电机时曾有很奇怪的问题,电机热平衡是怎么回事?

读到了读秀的一些资料,貌似工程计算不算特高深的问题?

经过多方查找,咱看到了那个大体的式子  就是发热等于升温和散热之和。  看看资料的名字  电机学?!!!咱记得读了好多遍啊,从来没记得有这么一章内容的。
赶紧各种翻资料,最终咱确定了 ,老外教材上这一章应该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写到了其他书上, 咱缺课了(丢人,,,,,)


赶紧回去补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迷茫的维修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做从未做过的事情,做一个酷炫的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0 2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点评

人大是我的学习榜样  发表于 2016-11-30 21:01
丢人,,,,,  发表于 2016-11-30 20:58
许多东西,你放下了,是个永远的困扰,每天都出现,无法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9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778
发表于 2016-11-30 20: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人大后面捡樱桃,
英文教材对我有难度,还是先把中文的通了

点评

也不是英文教材 ,翻译版  发表于 2016-11-30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4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215
发表于 2016-11-30 2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以为电机很简单,一通电就转呗,哈哈哈。现在看太肤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43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216
发表于 2016-11-30 22: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力学,学材料也要求学这个。 遵循能量守恒

点评

确实有点难度,我也看的很慢啊。先把渐开线齿轮看好吧,机械原理上,掌握好基本的结构特点再学啮合原理吧。多看看手册,了解有哪些东西  发表于 2016-12-1 09:30
大侠的齿轮和传动搞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推荐个路线,上来就啃啮合原理难度很大啊。等着大侠在前面带路呢。  发表于 2016-12-1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8: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体先写一段吧,绝缘等级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材料的,a级大约是棉纱浸油,b就是各种真空浸胶树脂材料了漆包线,在往上是石棉纤维和云母配合不同的粘合剂。
绝缘等级的对应温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方法。比如温度计法,埋入法,多点取最高值。
对同一工况进行测试温度计法最低,多点法最高。因为温度计法只能测试表面温度。而多点法相当于找出了最高点的温度。所以测试法不同要注意不能混用。
电机内部属于多点发热。但是工程计算是假设一个部件的温度均匀的。建立一个热平衡微分方程,发热大约等于电机温升与散热之和。
解出来会变成一个全响应。稳态和一个瞬态解的叠加。在升温过程里最开始是很快的,因为和环境温差小散热小。后来温差大了,散热也快了升温就慢。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电机一般认为海拔1000米一下最高环境温度是40,绝缘等级给出的温度是一个温差和环境温度的叠加。若环境温度高了,可接受温差就必定要小。也就是要降低使用等级的。
电机发热来自于个个部分的损耗,铜耗铁耗,摩擦损耗,也就是效率的损失部分成了热源。
而电机选型在验算时分两种一是吧整个电机看做一个整体。用实际损失效率和温度时间常数算出一个对应的通电时间和限制值做对比。
更加精细的方法就是建立一组热平衡方程。有热源和通路,最后要散发到外部。其间大约会有一些个个
部件之间的热传递问题。但是可以更精确的算出温度的变化。
做从未做过的事情,做一个酷炫的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89

帖子

21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47
发表于 2016-12-1 08: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没搞懂熵和焓,想借地方问问,

点评

书不行,找本好的热力学  发表于 2016-12-6 16:07
流体力学里面看到的,其实大学物理就有讲过,还是差的太多了  发表于 2016-12-1 09:58
还是热力学没通呀。通了就懂了。上大学的时候,熵是越学越伤心,后来连续把书看了三遍,又听西工大的视频教程,才算搞明白了。  发表于 2016-12-1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6-2 03:26 , Processed in 0.11570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