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并创7个月高点,为今年以来仅次于2月份的次高。
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5%;食品价格上涨3.6%,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2.7%,服务价格上涨2.1%。
在食品中,鲜菜、鲜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14.6%、10.2%和6.2%;猪肉价格下降2.4%,降幅继续收窄。
在非食品中,教育服务价格、房租拉动居住价格上涨较多。居住价格上涨2.6%;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涨21.2%和23.5%。
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约0.6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9月份CPI环比上涨0.7%;此前8月份环比上涨0.7%。
“这两个月感觉蔬菜、水果贵了些,一个月下来买菜比之前要多花一两百元吧。”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市民王萍说。
江西南昌市9月份市场蔬菜价格涨幅较大。据墩子塘、像湖两农贸市场监测,18种监测蔬菜平均价格6.51元/公斤,比上月6.17元/公斤,环比上涨5.51%;其中17个品种上涨,占94.44%;一个品种下跌,占5.56%。
其中菠菜11.75元/公斤(上月10.3元/公斤),芹菜8.13元/公斤(上月7.7元/公斤),生姜9.75元/公斤(上月9.6元/公斤);蒜头8.25元/公斤(上月9.2元/公斤),下跌10.33%。
9月份,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4%。
路透社引述分析师认为,7月起陆续启动的中美贸易战关税制裁与自8月起接连传出的非洲猪瘟,也是导致中国9月份CPI年增率上攀的因素。
《自由时报》报导分析说,民以食为天,鸡蛋、蔬果等民生商品上涨,将冲击中下阶层人民生活,且这可能只是民生商品涨幅的开端,下一步面粉、食用油也可能紧接着上涨,之后冲击范围将从原料扩大到成品,如面包。
报导认为,“如果短期内不能控制和解决,普通的通货膨胀可能会演变成恶性通膨,迅速蔓延,导致局面不可收拾.
尽管官方称9月通货膨胀率略高于上月,但国内消费者却已感到生活成本强劲飙升的压力。
《华尔街日报》周二(10月16日)报导说,北京一家跨国公司营销专家刘畅表示,感觉今年的食品支出更高。“之前,50元足够买我们家一周的蔬菜,现在只够三天的菜钱。”她说。刘畅是四口之家,育有两个孩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中国9月消费者价格(CPI)连续第四个月加速上涨(2.5%),达到7个月以来的新高;而食品价格也创出2月份以来最大涨幅(3.6%),其中新鲜蔬菜和水果价格上涨超过10%。
此外,非食品价格作为今年CPI的主要推动因素,9月也同比增长2.2%。其中,交通运输燃料价格同比飙升20.8%,略高于8月19.4%的涨幅,并导致非食品价格上涨。
虽然9月的官方数据低于当局今年约3%的通胀目标,但消费者和经济学家表示,官方数字可能未反映生活成本的实际上升,因为今年夏天中国大城市房租飙升,加上教育、医疗和其它服务业支出也在涨,未来CPI指数不太可能下降。
房租作为非食品价格的一部分,官方统计9月上涨 2.6%。 但有政府背景的行业组织中国房地产协会的数据显示,9月上涨了16%。分析师表示,可能是因为抽样和统计方法差异导致了这种明显差异。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中国的通胀压力可能被低估了”,西兰证券经济学家范磊表示,“官方数据可能没有显示全貌,但消费者已明确感到压力。”
他认为,这些季节性因素也可能掩盖了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变:北京的供给侧改革导致产量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在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
9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城市居民的季度调查显示,接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预计接下来会感到价格上涨的压力。
5月从香港搬到北京的28岁白领张曦说,北京的高房租让她考虑再次搬家。“香港的房租也很高,但平均收入也比北京高。”她说。
张曦的考量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另一面。随着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放缓,价格上涨将吞噬消费者的可支配支出,并可能削弱消费,而消费正是北京试图加强的经济增长动力,以弥补贸易战冲击下出口不利的影响。
同样,工业生产方面的数据也不乐观。9月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3.6%,低于8月的涨幅(4.1%)。
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资深中国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说,生产者指数9月小幅上涨主要反映了全球油价的“不可持续”增长。“但更大范围的情况是,工业出厂价随经济活动疲软在降温。”他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
虽然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还不是一个突出的政策问题,并未看到普遍存在的滞胀担忧(经济增长放缓而通胀上升),但通胀会一直成为敏感话题。因为通胀上升会挤压中央银行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尤其在中试图对抗中美贸易争端的时候,伴随中国经济各项指标走软,当局一直有保经济增长的压力。
川普政府目前已对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而中也对1,1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川普还表示,他已准备好将关税扩大到另外2,67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意味着所有美国境内的中国商品都可能被征税。外界预测,中美贸易战将持续到2019年。
新加坡华侨银行的分析师谢东明表示,随着更多关税出现,中国的消费者通胀可能在2019年进一步上升。
另一方面,经济学家表示,为报复美国的贸易战,当局祭出从大豆到天然气等商品的进口关税,这也让与民生相关的商品价格跟着上涨。
京东金融的经济学家沈建光更指出,“对滞胀——通货膨胀和增长处于哪个水平——没有明确的晴雨表,但(中国经济的)趋势很明显:物价上涨而经济增长放缓。”
基于近期央行官员未对通胀问题广泛置评,外界预测,官方未来几个月还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同时又必须竭力警惕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各项指标,最重要的就是CPI以及PPI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