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7|回复: 0

恶意逃废债为什么屡打不绝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8185
发表于 2021-12-21 12: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丽娟

打击恶意逃废债,已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之一。
“这两年,金融机构一直在与恶意逃废债做斗争。无论是银行信用卡,还是各类借贷机构,都遭遇过借款人以疫情、失业等为理由不还或者少还借款。过去一年,我们就此问题进行过多次汇报,也配合过公安部门的调查。”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
此外,据记者调查,有的企业借机“抱团式”不还钱,在局部地区形成了银行信贷质量集中恶化的趋势。浙江省某股份制银行的一位人士称,一旦几家企业“成功”不还钱,效仿者就会越来越多,直接导致信用环境恶化,破坏当地金融生态。处于清退期的网贷行业,更是逃废债的“重点区域”。
如何根治逃废债顽疾,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重诚信、处处有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摆在当下的重要课题。
逃废债的规模有多大,影响几何?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12月12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共7059969人,这还不包括已经履行完义务从失信名单中退出的人,以及同一被执行人因多个执行案件被多次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
网贷行业逃废债现象尤为突出,一些借款人和借款机构借着网贷平台清退之际,彻底逃避债务。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持续公布区域内失信人名单,最新一期更新至第八十五批,此类现象已严重影响到相关投资者拿回自己的投资资金。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这是一些“老赖”的口头禅。他们利用网贷平台、小贷公司和金融机构的风控漏洞,进行“薅羊毛”,甚至自发组织加入反催收联盟,意图逃避催收,给各金融机构造成不小损失。
逃废债现象早已有之。彼时,一些借款人通过自发讨论、分享,从而摸清催收话术、业务漏洞,实现应付催收、停息挂账等操作。虽然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也并未真实进行逃废债,但是已在此时为之后灰黑行业形成打下了基础。
后来,逃废债的形式开始逐渐升级,一部分人发掘可以利用政策要求钻金融机构的漏洞,从而牟取个人利益,正常的维权行为开始剑走偏锋,逐渐失去了本味。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逃废债成为主要做法,加剧了逃废债现象。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发现,目前,恶意逃废债已形成一条产业链。从材料伪造到代理投诉,再到反催收服务,都有分工不同的人员予以协助完成。比如,通过伪造失业证明、隔离证明、困难证明、死亡证明等用于与债权人协商达成消除逾期记录、减免还款金额、征信修复等目的。
在这一链条中,更有“专业人员”参与,比如债务维权经验丰富的人、从事金融服务多年的中介、有过催收从业经验的人、民事诉讼经验丰富的律师等,他们在恶意逃废债产业链中形成了有组织、有纪律、分工明确的机构,对外提供逃废债服务并以此获利。
据报道,目前该条产业链的规模并无权威调查数据,不过,很多以“代理投诉”“征信修复”“债务重组”等为名义的公司,实际上都在从事恶意逃废债相关业务,从业人员数量可观,大的个体月营业收入可达600万至800万元。
多家银行相关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在处理投诉和反催收业务时发现,不同债务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内容竟然有许多雷同,甚至连错别字也无差,经查其证明材料、公章均系伪造。
甚至一些反催收联盟会详尽列举各地银保监局的联系方式、处理债务纠纷的流程,以及不同投诉阶段需呈现的投诉内容、格式、所需材料,指导债务人套用投诉信格式化模板、利用银保监局投诉专线进行投诉,向金融机构施压。
这种助推恶意逃废债的“生意”初具规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扰乱了金融秩序,加剧了金融风险的扩散。
逃废债现象的加剧与疫情直接相关。诸多借款人在疫情之下现金流压力陡增,而长期信用保持良好的借款人,个人征信或将首次受损,担忧也随之产生。
这本来是特殊因素造成的特殊情况,但逃废债“生意”链条在利益驱动下逐渐壮大,把一些原本信用记录和信用习惯良好的客户也拉下了水。
当劣币开始驱逐良币时,不好的示范效应就开始显现。
一家中小型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宏观上来看,个人逃废债将影响消费信贷领域的健康发展,阻碍小微普惠等政策的实施落地,甚至影响社会信用环境的健康。
从金融机构端来看,这种现象会导致贷款不良率逐步上升,积累金融风险。在此情况下,金融机构基于信用的贷款模式,可能趋向于保守,不利于当前国家货币政策的正常实施。
从金融消费端而言,借款人会误以为面临负债压力时可以通过某些手段“钻空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价值观。
以征信修复为例,国家于2020年5月14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信用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旨在帮助用户消除非人为情况下的征信问题,帮人们更好地维护自身信用。
但是,一些中介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消费者所谓的“征信修复”,不仅没有帮助双方缓解信息不对称,反而因为偷换“信用修复”概念、全权代理投诉加剧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破坏了消费者对于征信的正确理解。
据报道,在一些“反催收”微信群,有借款人通过逃废债中介拒绝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后,表示自己“白白赚到了一辆车”,甚至表示“反正不用还款,当初应该贷一辆更贵的车”。
此外,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逃废债的存在降低了债权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任感,金融机构可能会有意在逃废债现象比较严重的区域,收缩一部分信贷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及无辜”,可能会使本来就难以获得信贷的小微企业,再次面临融资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23 13:01 , Processed in 0.0917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