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8|回复: 0

21世纪英國君主制成本-王室成员生活及公务费用划分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686

帖子

58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44
发表于 2023-5-7 0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國君主制成本納稅人一年一杯咖啡 存續關鍵在王室

2023/05/06 11:53

〔中央社〕英國今天迎來睽違70年的君主加冕典禮,歡慶之餘,君主與共和制之爭較去年女王國葬期間更顯尖銳。有研究指出,英國君主制一年不過花費一名納稅人一杯咖啡的錢,十分「划算」,但問題不只在錢而已。由於英國廢除君主制的社會動能尚不成氣候,制度能否存續,很大取決於王室本身。

回顧近10年民意調查,支持延續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民眾占比大約是6成,認為國家元首應經選舉產生者則僅占2成餘,這樣的正、反意見比例至今堪稱穩定。不過,若將回顧時間拉長,可發現英國君主制確實已從「萬民擁戴」步入必須更加努力說服大眾自身存在正當性的年代。

非營利組織「國家社會研究中心」(NatCen)執行的「英國社會態度」(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BSA)調查,品質普獲學界肯定。1983年,BSA首次調查英國民眾認為延續君主制有多重要,高達86%的民眾回答「非常重要」(65%)或「還算重要」(21%)。

1992年,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4個孩子中,有3個相繼宣布與配偶離婚或分居,包括如今的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這重創白金漢宮精心營造的王室「模範家庭」形象。1994年,BSA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延續君主制非常或還算重要的民眾占約66%,較10年前足足少了10個百分點。

接下來幾年,支持維繫君主制的英國民眾占比穩定保持在6至7成。像女王登基周年這樣的「喜事」有助推升民意對君主制的支持度;女王2011年訪問愛爾蘭、與前愛爾蘭共和軍(IRA)指揮官麥金尼斯(Martin McGuinness)「握手言和」,曾讓君主制支持度衝高至近8成。

然而,2019年起,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捲入性侵案、哈利王子(Prince Harry)與妻子梅根(Meghan Markle)與王室鬧翻等一連串風波,又讓君主制的支持度呈下滑趨勢,甚至數度跌落6成門檻,刷各民調新低紀錄。

女王去年9月逝世,當時在國喪一片「擱置爭議」、鼓勵團結的氛圍中,許多問題暫被壓抑,但各界隱而不宣的默契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問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公眾好感度長期處於低檔的查爾斯三世雖然或許不至於如部分人士預言的成為「英國最後一任君主」,但他是否能有效管控國內外重大政治事件、特別是王室成員本身言行對君主制構成的威脅,仍有待觀察。

NatCen高階研究員、政治學教授柯蒂斯(John Curtice)說得好:英國君主制或許現在看起來很穩,但它的公眾支持基礎有必要強化。

從最現實的角度來看,延續君主制的經濟益處有可能大於財政成本。若僅考慮直接涉及納稅人的「君主撥款」(Sovereign Grant),此款項目前為一年8630萬英鎊(約新台幣33億4500萬元)。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憲法教授哈澤爾(Robert Hazell)的估算,這相當於每一位英國納稅人每年僅需支付2.4英鎊(約新台幣93元)。2.4英鎊差不多是在倫敦一杯咖啡的價錢。

「君主撥款」每年由政府撥給,財源為皇家財產局(Crown Estate)所管理地產物業一定比例的收入盈餘,每5年審議一次,供君主用於執行公務,白金漢宮定期在官網公布財報。全職執行公務的王室成員(full-time working royals)不得有外部收入,他們的個人生活費用主要依賴君主與王儲的領地營收。

君主制對英國經濟的貢獻恐怕比維持王室的成本(例如允許君主持有的領地是否也該計入納稅人成本)更難精確估算。不過,作為英國「軟實力」的象徵與資產,王室每年帶動的零售消費(包括「皇家認證」給商品帶來的「加值」行銷效果)、觀光旅遊、文化和創意產業等各項收入十分可觀。數據分析公司Key Data估計,光是加冕典禮吸引的外國遊客可望在今年5月上半個月為倫敦帶來近7000萬英鎊收入。

然而,經濟因素向來不是君主制與共和制主要爭論點,「政治」才是問題關鍵。

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共和制倡議團體「共和國」(Republic)今天預計集結超過1500人在加冕遊行路線上抗議。「共和國」昨天預告,來自瑞典、荷蘭、挪威、大英國協成員國史瓦帝尼等君主制國家的倡議人士也將參與。

「共和國」指出,他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國家元首需經民選產出。英國已有健全的議會和首相,為何不能成為議會共和制國家?一如世襲君主,民選元首同樣能不直接參與政府運作、超脫政黨政治,必要時挺而捍衛憲法、穩定局勢,並對外代表國家。類似模式在歐洲許多國家都運作良好,為何英國不能?

在理想情況下,獨立於政黨政治之外的君主可以在更高層次扮演凝聚國家、引導國家持續前進的角色,並在國家瀕臨憲政危機等關鍵時刻發揮風險管控或壓力調節的功能。此外,君主及其領導的王室可以既是民眾美好想像的投射對象,也是國家理想形象的體現。君主在外交、政治、社會等領域具多重責任,絕非僅是「吉祥物」。

然而,這些或許都不是多數民眾支持延續既有制度的主要原因。觀察歷來英國民調結果與媒體報導,多數民眾對君主制的態度受個別王室成員或事件的影響較大,而不是出於對制度本身的瞭解和反思。

由君主制改為共和制是牽動許多層面的巨大變化,這對擁有近7000萬人口、肩負沉重歷史包袱的英國來說,更是如此。在發生難以招架的危機之前,「以不變應萬變」、或是對既有體制進行適當「微整形」,或許較符合多數人想法。另一方面,誰能保證共和制一定會比同樣是民主政體的君主立憲制更具競爭力呢?

前保守黨副主席、民調專家艾希克羅(Lord Ashcroft)男爵近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自視為君主制忠誠擁護者的英國民眾僅占7%,對君主制持正面看法的為32%,傾向維持現狀的「務實中立派」占24%。也就是說,君主制「鐵粉」占全英民眾不到一成,而在君主制出現重大負面因素以前,多數人缺乏不延續既有體制的理由。

英國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歷史系法學講師普萊斯考特(Craig Prescott)的觀點或許值得參考。他近日為智庫「變動歐洲下的英國」(UK in a Changing Europe)撰文指出,往共和制過渡需有強大民意支撐,這通常發生在民眾普遍追求激進政治經濟變革的時候,否則君主制的最大弱點恐怕是王室本身,原因除了個別成員「難孚眾望」,還包括剝奪個人自由的「鍍金鳥籠」生活有可能對新一代王室成員缺乏吸引力。

也許現在難以想像,但誰知道在數十年後,納稅人一年付出一杯咖啡錢,對民眾或君主而言將是「不可承受之重」或「不可承受之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1-15 07:02 , Processed in 0.18236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