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寂静回声 于 2017-9-17 17:17 编辑
http://www.caixinglobal.com/2017-09-15/101145746.html
2017年9月16日,也就是今天,有着25年历史的北京天意批发市场正式关门停业。这座北京最大的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将被改造为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图为天意批发市场关停前,摊主在大甩卖,市民争相扫货。今年北京总共要关三百家批发市场,包括六月的动批,现在的天意,还有年底前的大红门。干了二十年,干成要被清理的低端人口。砸了上十万人的饭碗,困难群众也没了买实惠东西的去处。文中有些数字错了,可能把万当成百万,把百万当成十亿了。 五环外附近菜场关闭,早市关闭,理发店关闭,小饭店关闭。
未来的都市生活都是高端的、以高科技为中心的生活。无人驾驶车、无人商店、无人...高端人才全留在北京。淘宝和电商已经将天意这类小商品批发市场挤到了市场的边缘 北京房价高企 结果必然是利润率高的行业才能留下来 这个城市的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
上海正在变得面目模糊。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新一轮上海城市改造的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在这座城市之中赖以生存的空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有的会试图在这座城市中寻找新的容身之处,而剩下的人则可能会离开。他们被打击的原因多种多样——或是政府加强对于餐饮的监管,或是承租的物业用途变更,或是政府力图恢复区域内的建筑风貌——总之每个似乎都有根有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曾经以海纳百川为主旨的国际化城市,开始变得小气。
北京也只能做半条街的生意。宽阔的马路、林立的立交桥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过马路往往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人们不愿意来回穿梭闲逛,所以路边的店家只能做街的半边生意。相比之下,上海的路网则以窄路、高密度为主。核心区域单向车道、双向二车道交织,人们能够轻松在马路周边徘徊,也让“逛街”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
中国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奠定了以北京为模版的“大都市”范式,而北京的这种居住区与生活区的分离,以及大马路、宽马路的扩建,正是以标准的美国郊区式城市为样板改建而成的。这种模式在上海亦不能免俗。浦东从零开始建设,参照的同样是这种以“车道为核心”的规划方式。车辆代替人的脚步成为丈量城市的尺度,生活方式也因此与这个城市的另一半截然不同。徐汇区政府发起的衡复风貌保护区的整治计划,在纳入了永康路这条被很多人看作是上海地标的酒吧街之后,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比利时人 Thomas在提到永康路时会说:“他们杀死了这条路。” Thomas是在2011年的时候来到上海的。当时,他正在瑞士的一所学校学习酒店管理。为了满足课程中实习项目的要求,他跟着法国导师来到了上海,并且在永康路上开出了他们的第一家酒吧,酒吧的名字就叫做实习生。 实习生酒吧的成功也让 Thomas迅速在上海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2012年毕业以后,Thomas回到上海,分别在武定路、大沽路、泰安路等地陆续开出了好几家酒吧和餐馆,并以上海为基地,发展到了泰国和法国,俨然有了一种飞速扩张的态势。 然而,随着2016年8月永康路整体整治的推进,实习生酒吧最终还是没能在永康路留下来。与实习生酒吧一同关闭的,还有这条街上大量其他的餐饮店和酒吧。曾经永康路是一个聚集着许多外国人的夜间狂欢之所,但现在只有零零星星的人会在夜晚出没。 最终,这些大规模的改造都可能被纳入一个简称为《上海2040》的规划当中。这是上海市政府在2016年中出台的一份延续到2040年的上海城市规划方案,并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这份规划提出了上海要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目标。上海市政府显然对于《上海2040》充满了期望。为了这份方案,上海市政府邀请了40个研究团队,联合市政府22个政府部门、以及16个区人民政府。在草案的发布会上,承接草案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局长庄少勤不无自豪地称它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个展望至2040年并向国务院报批的超大城市总体规划”。
在《上海2040》规划中,上海的远期人口控制目标设定为2500万。2020年是这个数字,2040年也是这个数字。如此严格的人口控制目标可能意味着上海这座城市不再欢迎外来的人了。
但这是一个危险的策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特聘教授陆铭有一本书名为《大国大城》,其中的核心论点就是中国要继续维持高速发展就应该继续扩大城市的规模,而其中可能会产生的城市病问题,则应该用更高效的社会管理手段来解决。反之,如果实施人口控制政策,那么整个城市甚至是国家都可能陷入萎缩。 在陆铭看来,控制人口就是一个极其短视的政策:“往往我们看些局部、短期的东西,其实我们损失了全局的长期的利益。就像我在书里面一直强调,我们要追求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被忽略的话,整个社会的蛋糕是被做小的,那实际上对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都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