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1|回复: 1

央行为何从金融机构借国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8116
发表于 2024-7-7 21: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号中午,多家媒体报道说,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央行借入了数千亿中长期国债。
央行为何从金融机构借国债?是为了抛售,为了干预失去理性的债券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楼市、股市、汇市表现不佳,大量资金涌入债券市场,中长期国债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
甚至有一些机构加杠杆买入国债,买一批抵押出去,融资之后再买。可能只有1块钱本金,但买了5块钱甚至10块钱的国债。一旦债券市场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出现踩踏事件。
机构为何狂买国债?除了楼市、股市、汇市不佳,出现资产荒之外,是机构都在赌:中国利率会长期走低,甚至出现零利率。
有机构扬言,要把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打到接近于零。
有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国债收益率是重要的利率指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尤其重要。当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267%,美国为4.278%,日本为1.075%。
日元近期大幅贬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利率跟美国倒挂水平比较高(且没有外汇管制)。中国目前也处于历史上罕见的,利率跟美国倒挂的时期,如果未来国债继续涨、收益率继续跌,会加剧利率倒挂,引发汇率持续贬值风险。

国债市场过热带来三大负面影响:
第一,分流了资金,让A股苦苦在3000点附近挣扎,不利于激活股市。
第二,国债收益率不断走低,引发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第三,过分加杠杆炒作国债,隐含巨大金融风险,央行警告一些机构:你们是想重演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吗?
今年以来,财政部、央行多次表态,央行未来将常态化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鉴于当前经济状况,大家都默认为央行首先会大量买国债。这加剧了国债市场的热度。
直到5月末,官方正式表态:央行可能先卖!
市场仍然不太理解。央行持有的国债并不多,基本上是特别国债,它如何干预中长期国债的走势?
答案终于来了:央行先借入国债,然后抛售。等国债回落了,再买回来。

这跟在股市融券做空,是一样的打法。
还有一些债券投资者不死心:你固然可以卖,但不还是要买回来吗?所以我不怕。
规则是央行、财政部定的,你跟规则制定者博弈,结果是只能输。
从最新报道看,央行借国债是用信用方式,期限不固定。明天卖了,可能是半年后买回来,也可能是2年后买回来,你还敢对着干吗?
而且中国正在进入国债发行高峰期,去年新增国债4.16万亿,今年可能新增超过5万亿,未来几年可能都在这个水平之上。
央行的调控目标,用潘功胜的话说是“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也就是说上图中的蓝线到右侧的时候变得平坦了,应该向上倾斜,或者更陡峭一些(红线)。
提高中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办法是让它跌,手段是借国债抛售。
央行通过抛售国债,可以实现一石四鸟:
第一,推动国债市场降杠杆,预防金融风险;
第二,引导资金从债市进入股市。
第三,避免中美利差倒挂加剧,维稳汇率。
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央行通过卖国债,开启了常态化买卖国债的时代。这意味着未来印钞方式将出现历史性变化。未来中国的印钞方式,将跟美联储接近——扩表、买国债。

为什么要改变印钞方式?
2014年之前的印钞方式是,印钞买贸易顺差,也就是外汇占款,相当于把人民币的锚历史性转换为美元。
过去10年,增加了“对金融企业债权”的方式(MLF、PSL),也就是把刚出炉、热腾腾、超低利率的钱优先给大银行,相当于向他们注入利润。
二级市场上买国债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相当于间接发钞给财政,更好解决土地财政式微带来的问题,撑住、活跃国债市场。
还有经济学家建议,每年增发5万亿国债,连续10年增发50万亿。
所以未来的国债是不缺的,甚至还需要央行“做市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9138
发表于 2024-7-7 21: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我说,我管财政部就行,现在不是2.267吗?你炒,100块变106了,收益率自然下降了,阿拉宣布,10年期改,1.267了,一下子,炒家都埋了,融资无法覆盖利息,死球了,过几天,改回3,让你摸不到头脑,纯粹赌钢蹦儿,哈哈,

你说信用?狗屁,汉爷不认,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22 09:18 , Processed in 0.0971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