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3|回复: 1

新势力们的自研芯片 不天真但很荒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8116
发表于 2024-7-15 14:1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是新势力,还是Tier1,都在把”芯片”作为主要资本杠杆。
节省成本?听起来很魔幻;对外销售?更是离谱;未来剥离变卖?在市场饱和下谁来接盘。
无论多少年,无论是汽车还是芯片,最终一定会回归基本产业逻辑。

本月,在蔚来小鹏的铺天盖地的流片消息里,有几个关键词格外扎眼:
“上了自研芯片,每辆车BOM成本减少几百块”;
“蔚来李斌坦言,购买英伟达芯片耗费了公司不少钱,为此转向自研芯片,‘一颗芯片可以顶四颗,所以能降低成本’”。
更让人起疑的言论还有:
“自研大算力芯片不仅可上车,还能用于数据中心”“未来3年,芯片不是不可以打包外销”…
嗯,再加上Momenta,若干家新势力造芯花的钱,基本可以再造一个“地平线”了。

然而,真正的高算力智驾芯片市场现状是:
即便是几乎垄断高阶市场的Orin,千片级别的采购价格已降至3000人民币(去税),原厂交付周期更是缩短至4周。
何来贵到自己造芯片之说?怪该怪自己用了四颗。
此外,在英伟达2025年第一财季(2月~4月):以Orin为主力军的汽车板块收入24亿人民币,在智驾产业环境如此不好的情况下同比大涨11%。
很大程度上,这个数据由理想和小米拉高。
前者虽然嘴上说造芯,但更现实的操作是决定将全系车型全部换为Orin;后者则有机会大量消耗Orin。

另一边,Orin订单变多,也总体基本符合“智驾走向高阶”的漫长技术趋势。
但是,这仅仅是技术趋势。
事实上,这种高阶智驾盛况,大概率最高就维持在Orin这条水平线上了。
原因便是:
目前,比亚迪已经把全部中国汽车竞对踩在脚底。在主机厂没钱的前提下,转向“中低阶”的阶段性市场趋势不可逆。
清醒一点吧!一辆15万的车,真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小开销。
除了新势力,高阶销量,正因汽车产业现状而愈加扑朔迷离。这便导致Orin的中国唯一授权商德赛西威,迟迟没签Thor的合作协议。
反而是联想先抢下了这个机会。
可以说,综合汽车产业大环境,Orin所代表的智驾芯片,已经是“既能上Transformer给车道线识别带来‘质的提升’,又不会在芯片上投入巨额成本”的顶配算力指标了。
就像激光雷达一样,根本没有足够的市场容得下第三家大算力芯片。

蔚来和小鹏,在财报季大量释放“自研智驾流片”信息,要么是缺钱了,要么就是有股东想减持。
没错,蔚小理的“造芯”只有一个作用:运营市值。
2023年12月,蔚来通过定增,由中东的CYVN认购了价值22亿美元的新股,充盈了接近干涸的现金流。
随后来到2024年4月,蔚来推出“自研1000T大算力芯片”,打出宣传语“一颗顶四颗”
然而,就在接下来的5月,腾讯第二次被披露大幅减持蔚来股票:4年时间,从16.3%减至4.9%。
另一边,蔚来最大的机构支持者之一Baillie Gifford,也在Q1削减了持有股份的83%。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Baillie Gifford在内,不少美元机构的持股周期也大约在5~7年。
而小鹏,也遭遇了阿里从2023年底~2024年3月的两次减持,占股从12.5%降至5%左右。
转眼,便到了当下的新节点。
一位资深产业人士指出,新势力“造芯”和“造机器人”,既是特斯拉的逻辑,但本质更像是一种“恒大造车”的逻辑:
创造和利用一个又一个的资本杠杆,换取时间和空间,从而再去实现突破。
“市值无论高低,与现金流没有直接关系。
但一方面,可以通过维护市值来吸引新股东认购新股,‘定增’搞到钱后再继续维持企业运营;
另一边,先拉高股价再做减持,让老股东套现离场。
而芯片,作为所谓‘研发技术’实力自证的关键一环,对于‘拔高期待值’极为关键。”

另外,也有汽车产业人士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英伟达在终端营销的胜利,为新势力做了一定的品牌加持,已经完全营造出一种“上了英伟达芯片的车才最牛逼”的市场错觉。
而且更遗憾的是,这种巨大的“畸形错觉”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因此,假如“自研芯片”真的有机会比英伟达的体验更好,那么到时候“比英伟达更牛逼”的营销逆风翻盘、提振销量,并非毫无可能。
但消费者给予的机会空间不大。
一旦不行,“三傻”都会被反噬。

好了,如果是从实实在在的产业逻辑看呢?
没错,自研芯片就是一种“浪费巨量资源”的企业迷之行为,几乎毫无作用。
首先,蔚来“神玑”的5nm制程,一次流片纯扔进去的钱就要大约5000万美元。
不用算什么人力、IP和EDA工具等等一整个系统成本,仅仅把“流片费用”摊到蔚来若干年累积卖出的“50万辆车”上,答案便是:
每辆车大几百元。
还是为了一个消费者买车不做充分参考条件的“智驾”能力。
“以7nm的Orin为例,有很多模块本来就是从其他产品上抠抠裁裁出来的,这枚芯片其实英伟达自己也没太用心,复用率很高。
3亿美元的成本也早被‘人傻钱多’的中国主机厂给摊平。
而新势力的自研芯片,是所有用钱的环节,全都用一枚所谓字面意义好看的大算力芯片来摊。
怎么可能一枚芯片省几百,这是你卖出几百万辆车之后的价格吧。
消费者应该很开心,因为蔚来的车是‘天价’。”
另外,一位产业人士透露,某家独角兽的芯片团队,失效检测工程师就超过100人。
“这么多人只干一件事,就是测芯片是否会失效。”
而一家车厂,都没卖几块芯片和几辆车,但却要持续养一个庞大的失效团队?
当然,也有人指出,可以把“自研车载大算力芯片”用在新势力自建的数据中心里。
这种说法已经被多个技术专家总结为一个词:
荒谬。
“除了主要的计算单元,车规外设配置、接口布局、温度和失效要求,都不一样。
另外,数据中心用到的封测方法更高级,而车规级总体还不能企及。”
他们还指出,数据中心更看重浮点计算,这一点只有英伟达能做到。
“这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态。大多数据中心要求兼容Cuda,就连华为这么强大的芯片实力,也只能勉强做到80%。”
更有趣的是,从各家组织架构看,新势力已流露出“把芯片、软件与其他辅助硬件一起打包,方便未来剥离出来”的念头。
没错,卖智驾芯片方案,抢Tier1的生意;剥离机器人,成立独立的具身企业再继续融资。
一位产业人士指出,前者的历史样本并非没有,譬如“比亚迪半导体”。
这家主机厂主导的半导体公司,已经把中国的功率模块装机量市占率做到了30%。
但问题是,这种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保供”和“内销”。就像小鹏可以使劲儿向大众合作的车推销芯片,但不太可能让上汽买账一样。
即便比亚迪做到了外销,但也多是小主机厂,大多用在“非主驱”上。
“任何一家主机厂,都不可能把电子电器架构这种核心机密,泄露给另一家主机厂运营的芯片企业。” 他强调。
外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具身智能?算了吧,“真具身”在三年内实现的可能性,比L4都低。
特斯拉害人不浅。

写在最后
既然都说可以降本,新势力们大概都有“孙悟空吹毛成芯”的本事,并不在意芯片到底花多少钱。
就像我们不看好Thor的未来一样。
而英伟达并不Care,甚至可以说无所谓,是因为有数据中心和游戏的高利润抹平和兜底,甚至还能用智驾给数据中心引流——
使劲儿用“智驾”托举大模型和数据量,再把数据中心的芯片价格,拱得更高。
那新势力不赔钱的资产有啥呢?
所以,只管做,让李斌和何小鹏想办法用芯片融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677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28
发表于 2024-7-15 18: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个普遍没有逻辑和常识的国度里,瞬间暴起,遥遥领先,傻子都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22 09:18 , Processed in 0.1000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