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复: 0

向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亮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9995
发表于 2025-1-24 16: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给企业生产、公共安全埋下重大事故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有的甚至形成跨省特大伪造、变造、买卖安全生产资格证书的黑灰产业链,严重扰乱安全生产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023年,北京市查办的一条特大跨省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黑灰产业链涉及1.9万余张安全生产资格证书造假。虚假网站后台数据显示,有超过50万人关注该网站,超过1.9万人购买了伪造的证件。
2024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案件刑事审判工作的通知》(法〔2024〕145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严惩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从源头上遏制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益。《通知》发布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通过依法审理相关案件,推动遏制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关口前移,促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取得积极成效。为有力震慑犯罪,警示教育社会公众,筑牢防范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防火墙,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5件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典型案例。

记者通过梳理5个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典型案例发现,在惩罚犯罪对象、认定犯罪情节、进行经济制裁等方面,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切实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例如,在孙某强、韩某平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案中,被告人孙某强指使他人设立多个虚假的国家机关网站、网页,于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通过维护、运营上述网站、给下线人员派发授权点、提供登录账号等方式,伙同他人伪造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设备操作证等共计18700余个。他的下线韩某平,使用从孙某强处获取的授权点,通过使用账号登录涉案网站的方式,伙同他人伪造上述电子证共计10200余个。为将伪造的电子证转化为实体证,韩某平还伪造国家机关印章57枚。

最终,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被告人孙某强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判处被告人韩某平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九万元;责令两被告人继续退缴违法所得。

该案主审法官、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程杰对记者表示:“法院在接近法定最高刑适用刑罚,同时并处高额罚金、责令继续退缴违法所得,表明了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的鲜明态度,是实现刑罚的惩罚、威慑和教育功能的体现。”

“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特种作业领域中的个别生产经营单位仍存在大意心态及管理漏洞。”对此,程杰提醒,广大生产经营者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对特种作业人员做实岗前培训及资格检验,及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从源头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在刘某政等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中,法院生效判决认为,刘某政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情节严重,在共同犯罪中负责制作假证并邮寄给买家,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张某兵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情节严重。四被告人具有坦白情节,且均自愿认罪认罚,喻某平具有立功表现,刘某政退缴部分违法所得,喻某平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可依法从轻处罚。但综合喻某平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其不适用缓刑。

最终,法院以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政有期徒刑三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张某兵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被告人喻某平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被告人涂某华管制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对刘某政、喻某平已退缴违法所得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并继续追缴刘某政、张某兵违法所得。该案不仅在情节认定方面从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经济方面也充分发挥财产刑作用,切实加大对犯罪分子的经济制裁力度,以更好实现刑罚的威慑、教育和预防功能。

“严厉惩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司法的权威性,也及时遏制了假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使用,确保行业队伍的合法化、规范化,有利于从根本上维护安全生产秩序。”邓晓静说。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伪造、变造、买卖安全生产资格证书犯罪涉案人员多、犯罪链条长,不法分子多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增加了查处打击的难度。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注重根据涉案假证的来源和去向、非法获利资金流向等,查明全案制、售、购、用各环节犯罪事实,准确区分各被告人在犯罪链条中所处地位和罪责。人民法院通过依法惩处上中下游多层级犯罪,有效惩治和震慑犯罪分子,为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此类犯罪因手段隐蔽性、欺骗性更强,目标对象不特定,社会危害更大。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多存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相关犯罪的情节,有的犯罪分子通过设立虚假的官方网站生成假证或者进行虚假验证;有的利用信息网络引流接单,通过话术诱导、欺骗务工人员购买假证;有的通过信息网络为自己或者为他人购买假证违法上岗作业。
例如,在李某祥等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魏某程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案中,被告人李某祥等人作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者负责人,为谋取非法利益,雇请被告人魏某程研制开发作弊程序并安装使用,通过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操作流程和运行方式、修改数据,实现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非法控制,从而参与考生作弊,让不具备通过考试考核能力的考生获取真实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证,欺骗性更强,社会危害性更大。
该案主审法官、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赵澜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案的审理明确了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具体行为和法律后果,有助于法律的正确适用和执行,也有助于帮助区分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其他类型的犯罪,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确保法律条文的正确应用和犯罪类型的准确界定,同时也起到了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以防止类似犯罪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2-22 12:11 , Processed in 0.1065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